原创 樊秋含 传媒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在脱贫攻坚战中表现优异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栏目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登领奖台,在脱贫攻坚历史伟业中,担起了媒体使命。

回顾2016年,海南还是一个有着五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省份,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10.6万户,贫困人口47.7万。彼时,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脱贫攻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针对贫困群众“受穷不急、信心难立、脱贫无方”等问题,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整合多方资源,发挥媒体优势,创办《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栏目(以下简称“夜校栏目”)。

夜校栏目由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工作推进小组主办,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等多部门协办,海南广播电视大学、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具体承办,于2016年11月18日正式开播,这是海南省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有力举措,是融媒体时代海南现代远程教育的一次有益探索,更是基层教育大普及的一次积极尝试。

贫困地区群众依靠什么力量摆脱贫困?脱贫力量又从何而来?找准病因,方能对症下药。长久以来,缺乏掌握知识的能力、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是海南贫困人口长期处于贫困的症结之一。于是,办好电视夜校写进了中共海南省委七届全会的报告及其他的重要文件中,要求夜校栏目把好“问题脉”,挂好“专家号”,开好“诊断书”。

不负时代重托

斩断思想“穷”根

夜校栏目创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精准扶贫模式,即“电视+夜校+钉钉+热线”,该模式通过电视课堂的形式向基层干部、贫困群众宣讲政策、传授技术、进行感恩教育、树立典型、帮找工作、帮结姻缘,成为海南基层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享有的一个融媒体学习阵地。

其中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以及37位厅局长主动参与节目录制、亲临现场授课,把“两不愁、三保障”、教育、医疗等多项扶贫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贫困群众。深入浅出的授课形式和实用性强的授课内容,让贫困群众受益良多。

课堂上,主讲老师还与贫困户深入互动,为贫困户答疑解惑,把志气、信心送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此外,夜校栏目还会在演播室邀请一些鸡、鹅、羊等“特殊嘉宾”,贫困群众看到自己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在电视里出现,靠自己双手实现脱贫摘帽、勤劳致富的意愿更强了。

四年来,夜校栏目共播出216期节目,发掘出350个脱贫经验案例、800多个脱贫人物典型,累计观看人次超过1亿,为贫困村庄、贫困群众注入强大的脱贫内生动力。

2016年,澄迈县思源学校的初三学生蔡兴境和患有乳腺癌的母亲来到夜校栏目演播室,他说虽然现在困难重重,但有教育扶贫政策,有夜校栏目精神的鼓舞,他一定会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2020年,蔡兴境如愿考上了华北理工大学。

作为夜校栏目的“忠实粉丝”,海口市龙桥镇永东村的脱贫户王昌黄每次看完夜校,都会记下满满的学习笔记,时间长了,王昌黄已然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开始帮助乡邻解决生产难题。从“学生”到“老师”,王昌黄不仅利用自己的所学发展产业,脱贫摘帽,还走上夜校栏目分享自己的致富经。

在夜校栏目的帮助下,屯昌县岭仔村的谢进霞学习掌握了种植苦瓜的技术,并在苦瓜节知识竞赛中拿了一等奖,为此合作社奖励她800株苦瓜苗,用于发展生产,如今她早已摘掉贫困的帽子,享受苦瓜产业的红利了。

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的老乡们通过自身努力,创新务实,形成了“上夜校、摆集市、感党恩”的新模式。琼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段福生表示,积极探索“电视夜校+N”模式,打造贫困户增收服务新平台。

夜校栏目发挥快捷、直观、教育面广等传播优势,介绍脱贫致富的好方法,树立脱贫致富、自力更生的好榜样,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把脱贫攻坚主旋律讲成了出彩的故事,讲出了海南的正能量。

发挥平台优势

丰富教育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多措并举,打通致富“主干线”

海南省委省政府设立了脱贫致富“961017”服务热线,采用“电视+夜校+961017”结合的方式为群众服务,这样一来,贫困群众的心声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各级部门。各职能部门则根据贫困群众来电进行一对一定制服务,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回答,精准帮扶到家到人。

此外,贫困群众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邮政信箱、写信等多种渠道反映情况,增加各级部门与基层贫困群众的沟通互动,把夜校栏目建立成一个功能齐全、强大的服务平台。

强党建、促脱贫,电视夜校开“良方”

推行电视夜校,既立足于当前,也着眼于长远。夜校栏目在帮助贫困群众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基层扶贫干部了解、掌握、运用政策的水平,让其主动贴近群众,因户施策寻求脱贫良方。

这种干群一心同上课、同学习、同讨论的机会,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更稳定和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走出去、学回来”,增经验拓思路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家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多年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始终坚持“不栽盆景,不搭风景”,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真脱贫、脱真贫,书写了精准扶贫的十八洞村样本,探索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之路。为学习好的脱贫攻坚模式,用电视镜头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夜校栏目组走进了“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通过实地走访,夜校把十八洞村优秀的扶贫方式及致富经验通镜头和当地帮扶干部的讲述,传递到海南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位贫困户,做到真真切切地走出去,学回来,激励着每一位夜校学员脱贫致富的决心。来自五指山市毛道乡毛道村的脱贫户黄永江看了这期节目后说:“看了人家湖南十八洞村那边的山,很高很深,条件特别艰苦啊,人家也能脱贫致富,旅游做得这么好,还有产业,我觉得我们也要做好,我就把我们村卫生搞好,我们村也可以搞好旅游!”

紧跟热点,灵动教学

省委副书记李军曾提出,“能把贫困群众召集到一起学习,就是一场革命。”电视夜校除解读扶贫政策、传授脱贫经验外,还策划、制作了多期特别节目,引导贫困群众充分了解海南实际和社会热点。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举国战“疫”,夜校迅速行动起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农村脱贫攻坚主战场,投身到“全民抗疫”的战斗中,把科学防控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到基层。

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了宣传海南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20年,夜校栏目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先后走进定安、临高、东方、海口秀英区等地,展示了海南农村全力推进全面开展以“清洁村庄美化家园”为主题的“三清两改一建”村庄清洁行动以及“厕所革命”试点及全省推广的成效,让贫困群众可以切实感受到人居环境整治所带来的乡村巨大变化。

安居方能乐业,勤奋才能脱贫,夜校栏目用镜头助力乡村振兴,用平台及时传递政策,带领贫困群众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此板块还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的点赞批示。2020年9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教育频道一同来夜校栏目进行调研,并在中国教育频道播出了夜校栏目专题,将夜校栏目经验在全国分享。

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颁布以来,夜校栏目先后策划了“我为自贸港建设做贡献”和“自贸港!来了!”两个特别节目,进一步做好海南自贸港的教育宣传工作。分别邀请了“脱贫励志典型”郑岗、“一线驻村干部”唐小征、“返乡创业青年”胡诗泽和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宣传处处长叶占波作为主讲,分享自贸港政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发言,通过夜校这个学习平台,把自贸港的政策和相关知识,向海南的三农领域延伸。夜校栏目也成为海南农村宣传战场的排头兵,自贸港建设的开拓者。

“线上线下”同步走

打造“夜校+”品牌

创立夜校栏目,零距离精准培训和服务贫困群众、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意愿和能力,是率先啃“硬骨头”的可贵探索。夜校栏目始终围绕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在开课时提出的六大功能,逐步拓展“电视夜校+”扶贫新方法,贴近基层群众,服务困难群众,策划了一系线下“电视夜校+线下培训”“电视夜校+找工作”“电视夜校+相亲”“电视夜校+农产品义卖”等创新公益活动,多方面多角度帮助贫困群众摆脱生活现状,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找工作,精准下沉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夜校栏目在节目中特设“夜校帮你找工作”板块,发布招聘、务工等信息,同时,联合12个市县的就业部门开展大型农村青年精准扶贫、就业先行——“夜校帮你找工作”线下活动,共计为7000多个贫困户提供12000个岗位。

在“夜校帮你找工作——2018《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大型就业脱贫招聘公益活动启动仪式暨澄迈县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上,金江镇的陆江娟激动地说:“今天看到那么多的招聘单位感到很高兴,我想找一个收入高一点稳定一点的工作。”在招聘会逛了一圈后,她和一家养殖企业达成就业意向,“这家企业的养殖工人工资有2500元,还帮工人交保险,工作强度也不大,真希望能尽快入职”。

卖产品,助农增收

2018年年初,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云岭村20亩扶贫萝卜迎来了大丰收,但受天气影响,贫困户的萝卜遇到了销售难题。接到贫困户们的求助后,夜校栏目组临时成立的萝卜义卖小组,制定销售策划,举办了“爱心助农”售卖系列活动,为云岭村的贫困户们总计带来7630元的收入。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物流受阻,海南冬季瓜菜售卖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许多农户纷纷通过“961017脱贫致富服务热线”寻求帮助。夜校栏目组不仅利用媒体优势,以电视飞字及助农信息专栏的形式,发布农户农产品信息,还推出了一系列“爱心助农,夜校在行动”“夜校集市春风大行动”等大型公益活动。不断扩大、完善“夜校+”品牌,形成了“有困难找夜校”的良好口碑,并利用新媒体社群、抖音直播售卖农特产,打造了“夜校小姐姐”亲民客服,助农增收,为消费扶贫贡献力量。截至2020年底,夜校栏目成功举办消费扶贫活动近一百场,累计成交额达700万元。

找媳妇,脱单脱贫

扶贫先扶志,脱贫要成家,为帮助和解决海南省农村贫困家庭单身男女婚恋问题,为贫困群众和农村单身青年朋友搭建一个与异性轻松交流的平台,积极倡导正确的交友观和爱情观,为贫困家庭单身男女点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实现脱贫目标。

2016年11月底至2020年底,夜校栏目利用媒体优势,整合资源,联合海南省妇联等有关单位开展多场《乡亲相爱》相亲活动。活动走进昌江、东方等地,利用夜校平台和“961017热线”,帮助贫困群众找对象,提振生活信心,增强脱贫动力。

扶志气,共奔小康

2020年9月,夜校栏目持续开展了“共奔小康,送课下乡促就业”“共奔小康,送琼剧下乡”扶志气系列公益活动。先后在保亭、琼中、乐东、昌江、东方等32个乡村进行送课,内容涵盖了种养殖技术、“精品保洁”“老人护理”“小儿推拿”等课程,一对一教学,更形成线上教学群,为群众解决生产农技难题,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也是2021年夜校栏目探索大规模“云教学”APP的良好开局。

夜校栏目和海南省精英青年琼剧团联合创作的现代扶贫励志琼剧《共奔小康》在文昌、乐东、临高、东方、琼中等15个村进行公益汇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志智双扶”,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同时,夜校栏目还制作了这样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如脱贫攻坚歌曲《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了那份庄严的承诺》等一系列群众喜爱的节目及活动,用文艺的方式走村入户,感染群众,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展现脱贫户和脱贫村的新气象,践行着媒体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此外,夜校栏目还发起了其他的线下活动,比如,数十场的关爱留守儿童特别活动、脱贫攻坚大比武、脱贫攻坚宣讲、歌训赛等为特定人群策划的特别节目。还利用电视、广播的直播形式,及时有效地通过夜校栏目平台传达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目前已经完成10场人数规模达到14万的电视电话会议的直播,成为政府与脱贫群众信息传达的桥梁。

载誉前行不改初心

主题升级服务“三农”

作为中国首档脱贫致富电视公开课,夜校栏目广受赞誉。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点赞报道;受邀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互联网+农民学校扶贫”研讨会,并在会上介绍夜校栏目经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曾多次肯定,赞许夜校栏目的经验做法。

开播四年来,夜校栏目曾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第一季度及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影响中国传媒”2017年度最具创新影响力节目、第二十五届“海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中央宣传部办公厅颁发的“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在第十四届小康电视节目工程推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对农电视栏目”。

在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下,夜校栏目既服务了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也顺应了贫困农民切身需求,成为海南抓脱贫攻坚、“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创新品牌。

2021年1月18日,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正式宣布《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调整转型为《乡村振兴电视夜校》,进一步拓展电视夜校功能,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省委、省政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服务千家万户农民的有力触角,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将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朝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书写海南更加辉煌的新篇章。(作者系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栏目编导)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