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绿脓杆菌病是由绿脓杆菌引起雏鹅的一种败血性疾病。绿脓杆菌病多见报道发生于鸡。杨瑞平等(2002.8)报道雏鹅也可以患本病。这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 患病雏鹅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粗乱,无光泽,两翅下垂。
不同程度下痢,粪便水样,呈白色或淡绿色或黄绿色。严重的病例粪中带血。
口角边缘皮肤、头部、下颌、腿(有毛部)等处,有绿豆大至蚕豆大脓疱,触之柔软、有波动感。有的病例颈部皮下水肿,严重病鹅两腿内侧部皮下也见水肿。
眼半开半闭,流泪,眼周围发生不同程度水肿,水肿部破裂后流出液体,形成痂皮。
呼吸困难,呼吸音粗而有哕音,病雏最后极度衰竭,突然倒向一侧,全身抽搐而死亡。
二、病理变化 病雏颈部、头部皮下呈黄绿色胶冻样浸润,切开,见有淡绿色黏稠液体流出。
肌肉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充血、出血。
肝脏肿大,质脆,表面有黄色斑点状坏死灶。肾肿胀,呈暗红色。脾肿大、充血,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心冠沟脂肪出血,并有胶冻样浸润,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肠黏膜弥漫性充血,呈现卡他性炎症变化。
三、流行病学资料 本病主要见于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定,约5%~10%。杨瑞平等报道雏鹅患病后的死亡率为2.6%。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创伤感染,尤其鹅只上笼育肥时受损伤或在注射疫苗时受感染,或由注射器及疫苗稀释液未经消毒而感染绿脓杆菌而得病。曾见一群后备种鹅注射疫苗之后发生本病的例子。
四、病原诊断 本病的病原体是绿脓杆菌(属假单孢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菌体一端有一根鞭毛,能运动。双个或单个存在。无荚膜,无芽孢。
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湿润、圆形、呈淡黄绿色,并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生长,培养基呈淡暗绿色[],菌落呈灰色。在肉汤培养基上生长迅速,稍混浊呈淡绿色,并形成一层菌膜。在血液琼脂培养上长成大而扁平的灰绿色菌落,在菌落四周有明显的β-溶血环。
不分解蔗糖、麦芽糖、乳糖、甘露醇,液化明胶。分解葡萄糖、木糖、半乳糖。产酸不产气,分解尿素。氧化酶试验阳性。液化明胶。
防治策略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特别要注意清理场所的杂物,防止创伤感染。
由于绿脓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可以试用下列药物:
妥布霉素:其特点是对绿脓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为庆大霉素的2~5倍,比多黏菌素强。肌内注射按每千克体重5~10毫克,每日1次,3天为一疗程。混饮按每升水用30~60毫克。与青霉素联用有协同作用。连用2~3天。
庆大霉素:肌注按每千克体重用3000~5000国际单位,每日1次。饮水按每升水加入2万~4万国际单位,连喂3天。拌料按每千克饲料用50~200毫克。以注射效果最好。
多黏菌素:混饲按每千克料含2~2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