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具有非常浓厚历史底蕴的千年古镇,不仅具备有完整的江南风貌,而且还是明清明清商贸典型的代表村落。就是常州的焦溪古镇。焦溪古镇,位于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地处常州、无锡、江阴三市交界处。焦溪东倚鹤山,北枕舜山,南望凤凰山。群山巍巍,河水潺潺,山水相依,柔中寓刚,大自然赋予了焦溪古村独有的大气与灵秀,在“杏花春雨江南”的娟秀娇美中融入一份雄奇与苍凉!焦溪跨过历史长河,累积了700年的文化历史积淀,2014年,溪古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被国家正式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焦溪以“六街、九桥、十八弄”而著称,古镇内小桥流水,因水成市,沿河人家“面街背水户通舟、台榭高低临水际”。前门通街,后门通船,鳞次栉比的民居,簇拥在小河两岸,错落有致,疏密有间,宛若一幅淡雅的水墨长卷。粉墙黛瓦、青砖大屋,封火墙、马头墙、女儿墙典型的江南建筑特色随处可见,各种木雕、石雕、花格子窗点缀其间,但用石头修葺的房子更是内藏乾坤,徜徉在古街深弄,置身于焦溪的民居长廊、飞檐斗拱、雕花木窗、黛瓦粉墙中,浓郁古韵扑面而来。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大意是你如果来到姑苏这一带,就会看到这里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这句诗生动地刻画了焦溪桥多、街多、弄堂多的特点。古镇里,一座座古朴精致的玲珑古桥横跨在龙溪河上,倒映在水里,像是一条白玉腰带,束在蜿蜒曲折的小河上,一条条深邃的弄堂纵横交错于这些历史悠久的古街中,曲折萦回,幽深狭长,看似无路处,却又豁然开朗。
如果你不曾来过,因为唯美的文字而浮想联翩,以为焦溪的古镇一定唯美至极,那估计要失望了。之所以说这座古镇得以完整的保存,全因一切都是旧时样貌,四座古桥上总共留下两头石狮,河两边的临街老屋,几乎可以用残垣断壁来形容。但也因为这样才让我们能够看到真实完整的古镇原貌,即使爬满沧桑,但胜在真实,底蕴深厚,韵味浓郁。
焦溪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丰富多彩,是焦溪村历史传统的演进,是焦溪百姓智慧锤炼的结晶,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们延续着焦溪记忆,是传承焦溪优秀文化的载体。
走进古镇,越往深了解,越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锡剧,出自常州焦溪而非无锡。锡剧又称滩簧,滩簧是常州、无锡地区的地方戏,也称常锡文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为锡剧。
锡剧是不断吸收江南各地的民间小调、小曲,故在声腔上形成了大陆调、玲玲调、行路调、三角调等主要流派,锡剧在焦溪很受欢迎,大部分焦溪人都会哼唱几句锡剧小调。在焦溪村,有十多个戏曲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的文艺社团。这个和我们行走在其他古镇如周庄听到的昆曲又略有区别,你会发现锡剧更接近老百姓的生活,乡土气息更浓郁,如果去了焦溪,一定不要错过。
除此之外,焦溪还是苏南有名的“中医之乡”,自清朝以来,焦溪村及周边地区曾有中医40多位,其中“承氏世医”和“丁氏中医世家”颇有声望。
焦溪承氏世医,始于清乾隆年间,世代相传行医。承槐卿是承云坡之子,是承氏第五代儒医,因医术精湛,为人厚道,逐渐在乡里声名鹊起,登门求医者渐多。他一生中治愈无数危重病人,尤其对诊治内科疑难杂症、湿温症有其独特经验,疗效显著,成为民国时期常州较有名望的中医内科医者之一。
承槐卿长子承少槐、次子承肖槐,是承氏第六代世医。承少槐自小随父学医,勤奋刻苦,医术精湛,擅长内科,治疗伤寒杂症,疗效俱佳。其诊断细致,用药慎重,颇得病家信赖,20世纪50年代在常州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承肖槐天性聪颖,30年代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后从父学医,医术渐精,先后于横山桥、焦溪等地行医。他推崇医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既吸收祖方精华,又能根据饮食变化、体力消耗、环境影响等具体情况,在药物的配制和用药的剂量上,既打破传统,又谨慎诊治。
要知道,要想在中医方剂上灵活加减药,除了对配伍的药性非常熟悉之外,还要精准把握病人的脉象、还有病情的深浅、发展变化、及生活习惯和年龄这些因素都一一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而这些承挹中都做到了,不愧为承氏第七代传人。
焦溪的白切羊肉在当地非常的出名,以肉嫩汤汁鲜美而受到食客们的喜爱,很多慕名而去的食客都是在店里吃了还要外带回家。除了白切羊肉之外,当地的焦店扣肉也很有名,以当地有名的二花脸猪烹制而成,香浓味美,肥而不腻,当地人很是喜欢,焦店扣肉在2012年被评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而上述介绍的这两项荤菜更适合在冬季享用,所以建议你冬季到焦溪来旅行。如果你向往古朴的生活,不妨来到焦溪这个原生态的古镇走走,感受一下浓厚的乡土气息形成这里一方风景一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