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又称夏羊、黑羊或羖羊,和绵羊一样,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家畜之一。中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朝时期,就有养羊文字记载。山羊生产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于管理等特点,至今在中国广大农牧区广泛饲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山羊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山羊分布的地区广,遍及全国,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区)山羊头数超过绵羊。南方一些省(区)不能养绵羊的地方却可以养山羊。
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在配种期开始前2周直到受胎,需在牧草生长旺盛、草质优良的牧地上放牧,否则,应补充精料,以促进母羊的正常发情,增加排卵数,提高受孕率和产羔数。妊娠前期一般不需要补饲,如果只靠放牧不能吃饱,就可以适当地补喂干草。在母羊怀孕的最后两个月内,胎儿的生长加速,母羊本身也需要积蓄一部分养分以备哺乳期内泌乳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增加精料。孕羊的饲料需求无霜冻、无霉变。品种多样,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最好给产后的母羊喂一些温水,水里加些食盐和撒些麦麸,使其恢复体力。
二、羔羊培育
羔羊出生1~3日内要吃足初乳,以保护羊羔的健康,弱羔或初产母羊护仔性不强时,要人工辅助吃乳。在一周之内,母仔不分圈饲养,然后就可以外出放牧。
在8周龄之前,羔羊主要以哺乳喂养,但一般羔羊15日或20日起即开始训练吃草吃料。半月龄的羔羊每天约补饲混合料50~75克,1至2月龄100克,2至3个月200克,3至4个月250克,混合料以碾碎的豆饼、玉米、豌豆等为主,最好不要喂棉籽饼。干草以苜蓿,青野草,花生秧,地瓜秧等为主。
羔羊到4月龄时必须断奶,一方面要恢复母羊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也锻炼羔羊独立生活。断奶的方法,多采用一次断奶法,这意味着母仔分开,不再合群。断乳后,把母羊移走,羔羊仍留在原舍饲养,尽量给羔羊保持原来的环境。少数母羊乳多的注意挤掉一些,以防引起乳房炎。断乳后,按性别分群放牧,每天补给混合料200克—250克。
三、疾病防治
1.谷物酸中毒。是羊采食或偷食谷物饲料过多引起的一种酸中毒。通常在过食谷物饲料后4~6小时内发病。呈急性消化不良,表现为精神沉郁,腹胀,喜卧,亦见有腹泻,很快死亡。要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羊偷食,控制喂量。一旦发现偷食精料,可以用5%碳酸氢钠1500ml胃管洗胃或用含有石灰水进行洗胃。强心补液可用5%葡萄糖盐水500~1000ml,10%樟脑磺酸钠5ml,混合静注。健胃轻泻用大黄苏打片15片、橙皮酊100毫升、石蜡油10毫升,混合加水,1次内服。
2.有机磷中毒。多因放牧时误食了被有机磷农药污染的草料而发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很快死亡。严格农药管埋,不要在喷洒有机磷农药的地方放牧。治疗可用解磷定,剂量按每公斤体重15~30毫克,溶于5%葡萄糖溶液100毫升中静脉注射;或用硫酸阿托品10~30毫克肌肉注射。
3.肠结节虫病。病羊以顽固性下痢为主要特征,消瘦,还会发生贫血、胃肠炎和水肿。每年春季和秋季都会进行驱虫。每公斤体重用0.05克敌百虫,并分配10%溶液灌服。也可以选用硫化二苯胺、福尔马林等。
4.绦虫病。轻微感染者不显症状或偶有消化不良的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导致病羊死亡。羊初期消化紊乱,消瘦,体弱,贫血,水肿,发育不良,掉毛,腹胀,还发生下痢。后期病羊衰弱,有的表现肠阻塞而死亡。病的末期病羊卧地不起,头向后倾,口吐白沫,反应迟钝,最后死亡。预防:羊放牧后30~35天之间进行第一次驱虫,10~15天后第二次驱虫,成年羊放牧后50天驱虫。可以使用硫双二氯酚,驱绦灵,砷制剂,硫酸铜等。
5.片形吸虫病。是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中而引起的,病羊是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可导致全身性中毒和营养失调,羔羊可导致死亡。有效的药物包括硫双二氯酚、硝氯酚、四氯化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