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地理论在新农村规划中的借鉴意义——以沭阳县茆圩乡村庄规划为例摘要:本文从评介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入手,分析了中心地理论对新农村规划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沭阳县茆圩乡居民点规划的典型案例研究,表明中心地理论在具体条件修正后的确对研究村庄布局结构以及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字:中心地理论模型修正新农村规划中心村1、中心地理论的核心内容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发表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系统地阐明了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建立起了中心地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如下。1.1假设条件和基本概念克里斯塔勒创建中心地理论建立在理想条件之上,其基本特征是均质区域,有一个统一的交通面。后来,该理论又引入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的假设条件。这一假设条件的补充对中心地六边形网络图形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克里斯塔勒还提出以下概念:1.1.1中心地。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1.1.2中心地职能。指在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中心货物和服务是分等级的,即分为较高(低)级别的中心地生产的较高(低)级别的中心货物或提供较高(低)级别的服务。

1.1.3中心性。一个地点的中心性可以理解为一个地点对围绕它周围地区的相对意义的总和。1.1.4服务范围。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提供的每一种货物和服务都有其可变的服务范围。范围的上限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的最远距离,超过这一距离他便可能去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1.2理论模型克里斯塔勒认为,有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市场区大小的等2428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即按照所谓K值排列成有规则的、严密的系列。1.2.1市场原则按照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从而最有利于低一级的中心地与高一级的中心地展开竞争,由此形成K=3的系统。这样,在K=3的系统内,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1,2,6,18,…1.2.2交通原则的系统比较,在交通原则支配下的六边形网络的方向被改变。高级市场区的边界仍然通过6个次一级中心地,但次级中心地位于高级中心地市场区边界的中点,这样它的腹地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属两个较高级中心地的腹地内。而对较高级的中心地来说,除包含一个次级中心地的完整市场区外,还包括6个次级中心地的市场区的一半,即包括4个次级市场区,由此形成K=4的系统。

与K=3的系统类似,由于高级中心地也起低级中心地的功能,12,48,…1.2.3行政原则的系统内,除高级中心地自身所辖的一个次级辖区是完整的外,其余的次级辖区都是被割裂的,显然,这不便于行政管理。为此,克里斯塔勒提出按行政原则组织的的系统。在K=7的系统中,六边形的规模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这样,中心地体系的行政从属关系的界线和供应关系的界线相吻合。根据行政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每七个低级中心地有一个高级中心地,任何等级的中心地数目为较高等级的7倍(最高等级除外),即:1,6,42,294,…克里斯塔勒认为,在开放、便于通行的地区,市场经济的原则可能是主要的;在山间盆地地区,客观上与外界隔绝,行政管理更为重要;年轻的国家与新开发的地区,交通线对移民来讲是“先锋性”的工作,交通原则占优势。克里斯塔勒得出结论:在三个原则共同作用下,一个地区或国家,应当形成如下的城市等级体系:A级城市1城市6至12级城市42至542、中心地理论对新农村规划的实践意义中心地理论是一种综合的、宏观的、静态的、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为具体解决计划、2429规划问题的动态平衡打下了基础。

中心地理论对新农村规划的实践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方面:(1)中心地理论的思想首先突出了各级中心地的中心地位,这引导规划更注重积极培育村庄发展的各级空间增长点。(2)中心地理论蕴含着区域系统的基本思想,这引导规划在强调等级结构的同时,高度重视区域的整体性。新农村规划也必须有整体观念,做到统筹安排,统一布局,同时注意协调各村庄间关系。(3)道路交通、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管网的形成与完善对于整个村庄体系的顺畅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中心地区域条件均质化的重要前提。为使各级中心地充分发挥服务中心的职能,新农村规划必须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管网的建设。3、中心地理论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3.1现状综述3.1.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茆圩乡位于沭阳县域北部。东与桑墟镇、贤官镇接壤,西与新沂市相邻,南与庙头镇、潼阳镇相接,北与东海县相邻。乡域总面积72.16平方公里。3.1.2土地利用现状茆圩乡域面积72.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74.32公顷,占总面积的71.63%;城镇建设用地面积69.57公顷,占总面积的0.96%;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86.6公顷,占总面积的9.5%;其它用地面积1292.9公顷,占总面积的17.91%。

3.2自然村庄分布与建设用地茆圩乡现有1个集镇区、11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茆圩乡的行政村密度约15个/100平方公里,平均每个行政村677户,3664人。集镇区建设用地面积69.5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214.1平方米/人;全乡的自然村密度约87个/100平方公里,平均每个自然村118户,589人。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86.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84.88平方米/人。自然村居民出行不便,居住的分布格局、镇村基础设施发展的水平均不能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水平相适应。2430茆圩乡居民点现状图3.3规划原则与目标茆圩乡正将进入城市化稳步快速发展时期,农村人口将不断向集镇区或市区集中。同时,伴随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规模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本次规划确定村镇布局原则如下:(1)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适应农业产业化、农田经营集约化的需要。(2)合理使用土地,协调各村规划布局,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逐步实施撤村并点,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益,节约土地,保护耕地。(3)有利于强化集镇区功能,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4)充分考虑现状镇村布局的区位、交通条件和人口规模,并兼顾教育布局规划。

3.4中心地理论在新农村规划中的模型修正3.4.1理想模型茆圩乡目前尚处于城市化进程中,按照适合于行政管理的K=7体系,可以把每个中心村理想化地组织为一个中心村和3)。当然,具体的每个中心村下设几个基层村,应当根据实际的区域形状和河流道路走向作相应的修正。2431按中心地理论组织新农村的理想模型中心村的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布置村域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包括小学、医院、村委会、文化活动中心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二是为基层村的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提供服务。基层村的基本职能是配备必要的便利店、幼儿园、卫生室以及经营周围的耕 地、菜地、林地。 3.4.2 模型修正 由于中心地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均质区域,是静态均衡分析的结果。在现实规划中,农村 居民点体系是动态发展的,体系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各中心地存在着发展的不均衡和居 民点等级结构变化的现象。这必然造成静态的均衡分析方法在规划实践中的误导,因此运用 中心地理论指导新农村规划应该充分分析区域条件,特别应重视中心地理论存在修正和变形 的问题。 由于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理论前提是均质区域,因此不大可能在实际规划中划出六 边形的网络。

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茆圩乡各村庄的级别及其位置综合考虑不同行政村之间 的传统地域经济社会联系,并参照相邻几个行政村的人口规模,来确立拆并行政村、建立一 个中心村的范围,同时以交通、地形等偏离因素为辅助修正条件。在此基础上,以靠近非过 境交通干道、避开地形低洼易受洪水威胁的地段为优先选择的原则,在实际的地图上加以修 正。从而,可以绘出中心村分布示意图(图4)。 2432 茆圩乡中心地分布示意图4.村庄布局规划 居民点的选址关系到新农村村规划的成败。因此,结合中心地理论模型及实际修正结果, 我们提出居民点选址的基本原则: (1)交通不便的村庄向交通便利的村庄集中;(2)经济落后的村庄向经济条件好的村庄集中; (3)规模小的村庄向规模大的村庄集中; (4)集镇附近的村庄向镇区集中。对于特殊村庄应特殊对待,对于不便搬迁的自然村应 予于保留; (5)符合城镇体系的发展。 规划1 个集镇区,16 个居民点(图6),分别是大官庄居民点、董宋居民点、茆圩居民 点、小官庄居民点、李圩居民点、桥口居民点、杨兴居民点、寇庄居民点、郎堂庄居民点、 和睦居民点、黄善宅居民点、王庄居民点、平墩居民点、麦墩居民点、张湾居民点、厚邱居 民点。

这16 个居民点均匀分布,耕作半径合理规划,满足了居民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 具体的村庄撤并方案见表2。 2433 表2:村庄撤并方案 合并自然村 序号 规划保留点 人口(人)现状人口 规划用地(公顷) 镇区 3252 镇区苗圩 1045 4000 10000 110 大官庄 1115 3551996 1100 13.2 周庄 374 宋庄1442 2436 2000 24 8062388 1500 18 小官庄 1135 1821317 1000 12 255东河哨 557 白头558 3001 2000 24 361刘庄 463 5862772 2200 26.4 396大兴庄 612 3792735 1400 16.8 2434 2081506 1000 12 31710 4352182 1900 22.8 11 和睦 和睦墩 1374 1374 1200 14.4 12 933933 600 7.2 45713 10212034 1400 16.8 85214 10431895 1400 16.8 15 11671167 700 8.4 刘庄 420 419河西 910 河东 1423 16 张湾 3063478 2300 27.6 54817 10432647 1200 14.4 合计 40361 40361 32900 384.8 2435 茆圩乡居民点规划图5.中心地理论在新农村规划中的应用意义 本文以中心地理论思想为指导规划茆圩乡新农村规划的实例再次表明中心地论的确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