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鸡致富经视频_致富鸡养殖创意_致富项目养鸡

如果将中国40余年的扶贫历程喻为一幅长卷,那么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海固),在其中无疑挥洒着最为炽烈鲜明的色彩。

何谓西海固?

从地图上看,这一地区位于宁夏南部,沟壑纵横,千峰耸立,雄踞于此的,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六盘山。自然之手创造的壮阔胜景,对于生息于此的乡民,是一份长久的沉重。“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耕种山梁峁,刮风浮土跑。”几句民谚,形象地描绘了西海固的自然环境,亦表征了这一地区贫困发生的根源。

长久以来,对于西海固,贫困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高墙。百余年前,晚清重臣左宗棠途经此地,留下了“苦瘠甲于天下”的慨叹。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现场考察后,认为这里是“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三西”地区(指甘肃的河西、定西和宁夏的西海固)之一的区域性贫困带,包括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和中卫市海原县几个行政区域在内的西海固,成为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力度不断加大,如今的西海固已是旧貌换新颜,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回顾与梳理西海固这一中国、乃至世界典型贫困区域的脱贫历程与经验,无疑是必要的。毕竟, 世界范围内,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将与贫困长期斗争。

鉴于此,2020年8月底,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全面小康·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专题调研组(以下简称“本刊调研组”)走进宁夏西海固地区最南端的泾源县展开调研采访,试图对这一县域如何脱贫攻坚奔小康做出我们的剖析与解读。

产业扶贫落地:扶贫车间是重要抓手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时曾特别强调,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来抓。在此后考察其他地方时,他也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

产业扶贫如何有效落地?本刊调研组一行在实地采访中了解到,在泾源,其重要抓手之一是扶贫车间,且已取得明显成效。

扶贫车间是指以扶贫为目的,设在乡、村的加工车间,主要指2016年8月1日以后认定的, 企业在厂内设立的扶贫车间;或镇、村集体利用闲置土地、房屋创办的厂房式扶贫车间。扶贫车间多设在有订单、轻资产、技术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用于吸纳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实现工资性脱贫。

位于泾源县香水镇思源村的宁夏泉祥户外纺织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祥公司”)扶贫车间,厂房宽敞明亮,在“按件计酬、多劳多得、按日公布”的激励机制下,工人们正在紧张地缝制双肩背包,一丝不苟,秩序井然。30岁的兰芳萍正是其中一员。兰芳萍家住泾源县黄花乡向阳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告诉本刊调研组,自从2019年8月到扶贫车间务工以来,她和她的家庭生活明显改善。一方面, 扶贫车间的专业培训帮助她掌握了缝纫技能,实现了就业, 获得了每个工作日约100元的稳定收入;另一方面,扶贫车间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获得收入的同时,还不耽误照顾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而在以前,这种生活“想都不敢想”。

车间就在家门口,一人稳定就业,脱贫致富一户。昔日“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如今成为越来越多贫困群众的现实。泉祥公司董事长黄水海向本刊调研组介绍,截至目前, 该公司在泾源县共运营4个扶贫车间,吸纳396人就业,包括建档立卡户208人。公司的工作日统计数据显示,近400名工人中,日工资达到100元的每天都有100多人。

位于泾源县泾河源镇泾河源文化旅游创业创新孵化园的马家村残疾人手工制作扶贫车间,主要生产绳编凉鞋、麦秆画、丝带绣、盆景、根雕等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充分凸显泾源旅游品牌形象的手工艺品。扶贫车间投资人、宁夏鸿远盛旅游文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伍计红向本刊调研组介绍,这些旅游纪念品通过泾源及周边景区的实体店、加油站及线上平台发售,2019年实现毛利润30 余万元,目前已实现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人、残疾人32人就业,每月按件计发工资,每月人均收入600—1200元。

与“输血”相比,伍计红更注重扶贫车间如何“造血”。他介绍,与一般的扶贫车间相比, 马家村扶贫车间对于身有残疾的贫困户更加关注,因为这一群体身体带有缺陷,生活态度比常人悲观,所以除了帮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更要带动他们通过自食其力来振奋精神,增强对生活的信心。身有残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马红保原本是扶贫车间一位根雕工人,边学边做几年掌握了相关技能后, 现在做起了自己的根雕加工生意,收入不错,家庭生活质量大幅改善。

前述两个案例之外,泾源县的扶贫车间实现多点开花, 为当地脱贫奔小康注入强劲动力。按照“就近就业能增收” 的发展思路,一批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上岗就业的项目相继在扶贫车间落地。泾源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0年8月底,该县共建设扶贫车间37个,涵盖草畜、苗木、中蜂、旅游等当地重要特色产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000人以上,人均月工资收入1800元,最高达到6000元。

与此同时,以扶贫车间为依托,按照“订单培训、定岗就业、定向输出、回炉再造” 方式,泾源县实施了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累计培训2.9万人次。扶贫车间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试验田”。

此外,对劳动力比较弱且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泾源县统筹乡村保洁员、生态护林员、巡河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户1670余人就业,年均收入1万元左右。统计数字显示,在扶贫车间和公益性岗位的劳务性收入,达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左右。

产业扶贫为泾源县脱贫奔小康带来显著效益。根据泾源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的统计数据, 截至2020年8月,该县累计建档立卡7878户33883人,其中70% 养牛、40%种苗、20%参与旅游服务、15%养殖中蜂、45%参与务工,基本实现了户户有产业。已发展产业脱贫的建档立卡户每户都有2个以上增收产业, 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0%。

具体看来,草畜产业以打造高品质肉牛养殖基地为目标,采取“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澳大利亚纯种安格斯基础母牛,全县安格斯肉牛保有量2.8万头,年肉牛饲养量保持在16.5万头。在饲草种植上,建立了“青贮饲草一体、市场自给各半”供给机制, 年种植以青贮玉米为主的优质牧草8万亩以上,畜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

苗木产业,按照“小苗上山一批、中苗留圃一批、大苗入市一批”产业发展模式,优先选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苗上山, 精准造林。五年累计造林55万亩,供苗的建档立卡户年均收入1万元左右。大力调整苗木产业结构,实施“四个一”林草产业示范工程,打造示范基地9个,新品种示范推广16万亩。年均外销苗木2000万株以上, 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苗木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左右。

中蜂产业,围绕建设六盘山中华蜜蜂核心养殖区目标, 推行“1+10”养殖模式,建立“大手(大户)连骨干(技术员)拉小手(贫困户)”帮带机制,蜂群数量达到2.5万群,年生产蜂蜜18万公斤,养蜂户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

在位于泾源县黄花乡的中华蜜蜂标准化养殖示范场,40岁的养蜂大户马春恩告诉本刊调研组,他所在的沙塘村,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有16户通过养蜂脱贫。在泾源县香水镇下寺村,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13户养蜂。每到收获季,这些农民会联系伍计红上门收购土蜂蜜,今年已收购约3.5吨。

旅游产业,围绕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创新推行“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游、生态游,着力构建景区连着乡村、乡村承载服务、服务带动农户的全域发展格局, 带动3000多户农户参与旅游服务,户均收入3800余元。旅游收入和中蜂养殖收入两项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左右。

产业扶贫背后:多层聚力与多管齐下

围绕脱贫攻坚奔小康这一核心,作为产业扶贫重要载体和实施模式的扶贫车间,如何在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建设和运营?如何有效连接政府、企业、贫困户?如何切实取得减贫效应?本刊调研组了解到,在中央和地方扶贫机制、扶贫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提高站位、多层聚力、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至关重要。

泉祥公司扶贫车间,是闽宁协作的成果之一。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福建与宁夏确定对口扶贫协作帮扶关系,闽宁协作拉开序幕。24年来,福建省组织各方力量,整合各项资金,统筹各类资源,坚持不懈投身助力宁夏扶贫开发事业,形成扶贫协作的长效机制。24年来, 福建省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9.36亿元,宁夏市县区配套投入7.1亿元,社会各界捐助3.99 亿元,闽宁协作持续推进。

与此同时,在福建厦门深耕纺织业多年的黄水海,正在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战略考量。他深知,对于纺织企业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的要素制约正在加剧,而西部内陆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吸引力巨大,“西进”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要当机立断,“如果再晚5年,可能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在闽宁协作的大背景下, 黄水海的决定得到了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宁工作队泾源县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他将厦门的企业“连根拔起”,将企业总部和车间全部迁至泾源,2019年7月注册成立了宁夏泉祥户外纺织用品有限公司,既发展纺织产业,又参与扶贫事业。

包括泉祥公司扶贫车间在内,闽宁协作硕果累累。截至2019年,闽宁两省区共建产业园区10个,扶贫车间185个,在宁夏投资兴业的闽籍企业商户5700 多家,带动宁夏贫困地区就业10 万多人;宁夏贫困家庭80%以上的收入来自扶贫产业。

对于泾源县来说,除了东西部协作之外,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的产业帮扶同样重要。比如,马家村残疾人手工制作扶贫车间所在的泾河源文化旅游创业创新孵化园,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在2015年统筹资金50万元创建,这是宁夏首家镇级创业创新孵化园,面积3万平方米,创业就业辐射周边20个村庄,带动100多户小微企业。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帮扶的泾源县泾河源镇兰大庄和北营村,也一直强化由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驻村工作队干部介绍,受区位及气候等因素影响,两村产业单一,发展滞后, 2014年纳入贫困村时贫困发生率分别为34%和25%。近两年,经过多次调研,驻村工作队提出了“以项目谋发展,以发展促脱贫”的帮扶思路,使两村逐步形成了以草畜产业、劳务输出为主,苗木、中蜂为辅,旅游等产业兼顾的产业新格局, 多元化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截至2018年底,两村牛存栏1415 头(户均2头),羊存栏680只, 养殖中蜂696箱,栽植苗木1130 亩,种植饲料玉米1402亩。两村劳务输出757人,通过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等,拓宽群众增收门路,促进农民增收。

在泾源县域层面,政府主导打造了扶贫车间19个,涵盖有机肥加工、草绳加工、制犁制香制衣、牛肉食品加工与旅游工艺品制作等行业。其中泾源县扶贫办和旅游局分别投资800余万元各建8个扶贫车间, 政府吸纳自建扶贫车间3个。19个扶贫车间带动近500户贫困户就业增收,解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600余人,人均月工资收入1500元以上,最高收入近6000元。

关于产业扶贫如何落地,扶贫车间如何运行,泾源县近年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四条经验。

第一条经验是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搭建贫困群众致富平台。依托美丽村庄建设和资源优势,采取政府投资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模式,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让扶贫车间成为实现脱贫富民的“动力源”。

据泾源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扶贫车间建设过程中, 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筑规格、统一建筑材料、统一组织验收、统一标识管理,按照就近原则,优先选择在学校、幼儿园、卫生室、老饭桌、儿童之家附近或居民较为集中的区域,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校舍、旧村部、游客驿站、民宿等村集体资产建设扶贫车间,真正让贫困群众“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实现务工顾家“两不误”。

在对接项目方面,主动加强与劳动密集型企业、致富带头人、返乡青年的对接联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建设扶贫车间或进驻项目经营,有力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

在政策扶持方面,对企业自建扶贫车间运营的企业,每培训吸纳1个建档立卡劳动力并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一次性按每人1000元奖励给企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兴建或承包经营扶贫车间,给予金融扶贫贷款支持,每兴建或承包经营1个扶贫车间享受3年免息扶贫金融贷款20万元,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车间建设管理运营。

第二条经验是市场引领, 发挥优势, 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市场导向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依托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品、订单生产” 的发展思路,因村制宜,创办文化旅游、手工包袋、服装加工、农机制造等扶贫车间,使扶贫车间成为融合产业发展的“金钥匙”。

比如,根据草畜、苗木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了香水镇下桥村牛肉加工、大湾乡武坪村有机肥加工、大湾乡大湾村制犁、兴盛乡上黄村草绳加工、泾河源镇龙潭村木屑加工等与农林业相关联的扶贫车间项目,不但延伸了产业链条、还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制犁扶贫车间,产品列入国家重点推广项目,获得多功能耕犁等国家专利6项,产品销往甘肃、陕西、青海、新疆等地;有机肥加工扶贫车间,在给贫困群众带来收入的同时, 又很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泾源县的牛粪面源污染问题,既保护了青山绿水,又换来了真金白银。

又如,立足旅游产业资源优势,泾源县确定了六盘山镇五里制香、泾河源镇冶家旅游产品、泾河源镇马家村手工编织、香水镇米岗村玫瑰加工等与文化旅游相交融的扶贫车间项目,其中制香扶贫车间生产的熏香、棒香、卫生香、高香、竹签香等各类香制品广为畅销,效益明显,随着村民旅游产品制作工艺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辐射带动了更多留守老人、妇女就业增收。

此外,紧扣劳务产业,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引导贫困群众和县内劳务移民稳定就业。特别是六盘山镇什字村辣椒酱扶贫车间,解决了当地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年人的就业增收问题。

第三条经验是深化改革,激活要素,提升贫困群众资产收益。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集体资产量化折股到户到人,以自营、合作、承包等经营方式创办扶贫车间,切实发挥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使扶贫车间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孵化器”。具体而言, 一是清产核资摸家底,对村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和负债等进行了全面清理,盘点核实,登记造册,为激活沉睡的资源、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营性收益打下基础。

二是股权设置抓重点,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将股权设置重点向特困户、兜底户倾斜,安排农经部门指导各乡镇以公安部门在册的户籍为依据设“成员股”“贫困户股”,以村集体资本为单位设“村集体股”,通过股权设置,稳步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三是股份量化保收益,严格程序,将所有村集体资产按份全部量化到人,利用村集体资产创办扶贫车间,吸引企业或个体进驻经营,村集体所得的租金、股金分红等收益按10% 提取村集体公益公积金后,将剩余部分按照4:3:3为“贫困户股”“成员股”“村集体股”分红,既解决了农民人均收入中财产性收入低的问题,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第四条经验是教育引导, 能人带动,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坚持把扶贫车间与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借助“三大三强”脱贫富民行动、“农民教育培训年” 等活动开展, 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精气神,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使扶贫车间成为农村政策培训和党组织建设的“新阵地”。根据车间用工需求,当地人社部门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手工艺品加工、制衣、环保袋加工等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按需培训、应培尽培,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增收。

此外,采取“党建+扶贫车间”模式,为扶贫车间选派党建联系指导员,建立党建平台和讲习所,搭起桥梁纽带,发挥党建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组织群众学习扶贫政策,及时向群众传授经验,帮助群众摒弃“小农意识”和“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本领。开展“讲改学”活动,通过政策宣讲、移风易俗、面对面交流等形式, 破除贫困心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弘扬时代新风,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提高。

泾源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坚持创新驱动,依托“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带动,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促带动、草畜产业“反弹琵琶” 求突破、苗木产业调优结构增效益、中蜂产业强化科技做品牌,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打造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在泾源,新型农民培育力度不断加大。扶贫同“ 扶志”“扶智”相结合,立足脱贫富民产业,依托扶贫车间、农民夜校、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载体,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化、职业化新型农民,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产业扶贫的路径,扶贫车间的落地,让泾源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实现了多方共赢。“持续推进产业扶贫,才能真正实现脱贫不返贫,收入持续增长,产业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泾源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扶贫的未来:与乡村治理互促共融

减贫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而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要依靠发展产业来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生活富裕的长效机制。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条件。以产业扶贫为重要依托和实现路径,泾源县减贫成效明显。与之充分衔接和相互促进,泾源县的乡村治理也在积极创新探索,实现不断升级。

“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落实。2019年,泾源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36元, 增长11.4%,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现行标准,已脱贫户均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因贫失学辍学;建档立卡户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健康扶贫政策有效落实;群众都住上了安全房。

公共服务建设达到标准要求。泾源县村组道路硬化率100%;户户都有安全饮水;宽带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通信信号、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9 6 个行政村村级组织健全且均有增收产业,贫困村均有集体经济收入;各行政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标准化卫生室齐备。本刊调研组到访的村镇,村容村貌普遍整洁干净。

在经过产业帮扶具备了一定经济条件、硬件基础的同时,泾源县开始在乡村治理新路径方面进行探索。2017年8 月,“积分兑换”机制最早在泾源县新旗村试行,其后在全县推广发展,红星村是典型之一。

红星村所在的泾源县兴盛乡党委副书记马天云向本刊调研组介绍,红星村本有一个“爱心协会”,曾经在分配受捐赠的价值1万元的物资时出现问题,群众对分配办法不满意。这件事成为红星村推行“ 积分兑换”的内在原因。起初, 村民打扫卫生可评定分数,得分者获得“积分卡”,凭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相应的商品。“爱心超市”与一般的超市不同,分为销售区和兑换区, 兑换区主要供村民用积分兑换商品。不久,红星村的做法拓展到其他四个村,赋分项从环境卫生扩展到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等方面, 逐步细化,最大程度覆盖了激励村民参与的各类农村事务。

每个村设立积分评议小组和监督管理小组,固定时间逐户进行评比积分。除此之外, 还根据小组成员平时发现,群众反映、报告,个人申报等途径积分,每月25日通过民主议政日会议议定,并在公示栏、微信群公示积分情况,发放“积分卡”,方便群众到爱心超市等价兑换商品。

2018年底, 固原市、泾源县两级政府调研“ 爱心超市” , 肯定了“积分卡”的实践,并试图把这一机制不断完善渗透到乡村治理各个层面。其后,兴盛乡的“积分卡”制度被不断完善充实为“5223”乡村治理模式。“5”即基层组织建设、美丽乡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移风易俗五个层面;“2”个载体, 即“积分卡”和“爱心超市”;“2”支队伍,即评定队伍和监管队伍;“3”种效果,即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农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乡村治理能力。

“5223”模式作为对“积分卡”运行机制的全面升级,将积分的项目从最初的环境治理扩大到农村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据了解,目前,泾源全面推行了村规民约“积分卡”制度。“积分卡”制度扩大了社会治理的范围,取得了乡村治理的积极成效,改变了基层群众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驻泾源县兰大庄村工作队干部、清华大学博士李小云对泾源县的“ 积分卡” 制度进行了全面调研。他认为,这一实践为我国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行思路,即从传统的乡村治理精英主导,“能人型乡村治理精英”与“嵌入型乡村治理精英”(驻村工作队)的组合治理,转变为乡村精英与村民协同治理,为政府、社会、公民多元合作模式下的治理有效提供了一条可行思路。

泾源县政府有关人士表示,未来将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 五个振兴”,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 统筹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垃圾清运和“ 厕所革命”,推进幸福农家“123”工程建设和乡风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引导群众树立新风正气,聚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全面小康·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专题调研组

成员:江宜航 杜悦英

执笔:杜悦英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