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紧紧围绕省科协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行服务管理职能,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体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助力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科普事业新发展。在全面推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谋实招、出实策,探索整合资源、转型升级的科普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科普新路。

“以科普大篷车项目为载体,我们灵活运用‘红色教育科普、人工智能、科普进基层、应急科普宣传’等举措,举办了系列贴近基层、群众认可、社会反响大的科普宣传活动。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强化阵地建设,搭建宣传平台,强化服务意识,拓展业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不断在我省边远农牧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队长郭林峰说。

种植网视频教程_种植技术网站_种植网站技术有哪些

省市领导在2022年新型实用技术培训班(平凉)举办期间观摩调研。武文宣 摄

农技培训 增强群众科技致富能力

6月10日,甘肃省科协2022年新型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在定西通渭开班。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和致富带头人,还引领基层农技协等新型主体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促进优势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助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年来,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组织开展马铃薯种植技术、百合栽培技术以及品牌建设与农特产品营销、设施农业技术以及粮食安全生产与种子工程技术培训等8期培训班,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800余人,有效助推了我省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

“科普进寺院”作为我省的一个品牌科普活动,始终把提升广大信众、农牧民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在临夏、甘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科普进寺院”活动,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科技致富的能力和信心。

“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开展的‘科普进寺院’活动对有效提升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科学素质、致富能力帮助都很大,对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深受当地群众的认可。”甘南州科协干部马丽说。

活动中,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农技培训,为当地群众解决了不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科普工作实践,既向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普及了科学知识,又为开展各类主题科普活动、创新活动、特色活动提供了有效途径。

“省城来的专家讲得很实用,真是太好了,通过参加此次养殖培训,我再也不为自家的羊儿生病担惊受怕了。专家给我留了电话,我随时可以在微信上向专家请教。”广河县养羊能人尕马子说。

今年5~6月,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在临夏州广河县、康乐县开展“科普进寺院”牛羊养殖技能培训活动,委托省城的畜牧养殖专家团队,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为当地350名农牧民带来了知识和财富。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广泛开展信教群众技能培训项目,通过结对互助、技术支持、农产品营销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点对点帮扶指导,极大地优化了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种养殖品种,提高生产种养殖效益。”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副队长张志辉说。

天宫授课,备受少数民族青少年青睐

3月23日15时44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同学们又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此次太空授课过程中,甘南州科协积极组织全州8县市32所学校625个班级25746名学生参加了“天宫课堂”第二课收看活动。

当天,在玛曲县阿万仓小学,同学们一边认真观看直播,一边用心做着笔记,记录着自己的收获。而在曼日玛的学生们时而凝神观看,时而鼓掌欢呼,时而交流讨论。在玛曲县城关九年制学校,学生们观看直播后,画出了在课堂上的所见所闻、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部分孩子还在老师的引导下给航天员写信,表达对航天员的敬佩之情。

玛曲县木西合乡寄宿制学校教师王奇表示,“观看了今天的‘天宫课堂’,我觉得我们国家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一次次成功都是中国航天人不断奋斗的真实体现,也是我们先辈们不怕吃苦、奉献自己换来的成果。‘天宫课堂’的内容让学生们充满了对天空的向往,我也会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科学的海洋。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会在自己的岗位上迎难而上,坚持创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此类活动意义非凡。这次活动利用线上的科普资源有效助推了‘双减’工作,希望今后能一如既往的开展类似这样的线上科普活动。”合作市第一小学书记李军说。

据不完全统计,两次天宫授课期间,我省少数民族地区20多个县(市),100所中小学学生在家中或学校观看了“天宫课堂”,此次组织观看和参与活动人数达10万余人。

科普活动,脑洞大开又好玩

6月2日,端午节来临之际,兰州碧桂园学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当天,来自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科普志愿者把科普大篷车开进了学校,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科普大餐”。这不仅是一次精彩的科普进校园活动,更是科普助力教育“双减”工作的一次示范活动。

“今天科普大篷车带来的展教展品非常有特色,很受学校师生的欢迎。一件件先进的科教展品、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科普活动,这场脑洞大开的科普巡展在我校掀起‘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兰州碧桂园学校校长助理何文平说。

当天,展出“慢性病”“传感器与智慧农业”“自然灾害分级预警”“方剂赏析”“用药安全”“心肺复苏”等互动科普展品20余件。现场,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科学与健康等为主题的科普展品不仅向同学们直观普及了基本知识和方法,倡导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了解学习现代知识和先进文化的平台。

在不远处,俏皮的“机器狗”时而后空翻、时而追逐着在场的小朋友。科普志愿者董仕伟一边演示,一边给小朋友讲解……

种植网站技术有哪些_种植网视频教程_种植技术网站

6月2日,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科普志愿者把科普大篷车开进兰州碧桂园学校”,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科普大餐”。图为学生体验车载科普展品。武文宣 摄

组织这样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张志辉已经轻车熟路了。他说:“尽管今年疫情影响厉害,我们还是干了不少具体的事儿。回想起来,收获满满。”

1月24日,2022年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在静宁县成纪文化城隆重举行。

“这个车物尽其用,改造得很好!虚拟现实VR也不错,这是我第一次上来。”活动期间,原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嘉毅等领导在Ⅲ型VR大篷车上观摩体验了8分钟,并给予好评。

活动当天,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调集科普大篷车4辆,现场展出电子宣传屏10块、车载科普展品16件、“机器狗”“机器人”“无人机”等新颖展品10余件、科普展板100块,发放科普类图书800册、宣传资料800余份,活动受益人数3500人(次),受到到当地农民群众的认可。

2022年,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完成“中国流动科技馆”8个站点的巡展活动,受益人数达32万余人(次)。“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系列巡展活动历时50天,在平凉,甘南、武威、张掖等市州18所学校、社区、广场开展了科普活动。

种植网站技术有哪些_种植网视频教程_种植技术网站

2022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兰州市城关区范家湾小学学生观看机器人表演。武文宣 摄

这些科普活动的开展得到地方媒体的高度关注,为了进一步宣传品牌科普活动,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累计向“全国流动科普设施服务平台”报送全省科普大篷车工作动态信息累计78条,活动照片1800张;《甘肃科技报》刊发特色活动报道10篇,省科协网站发布4篇。“冬奥主题联合行动”累计报送信息5条,活动85次,受益人数达20235人(次);“喜迎二十大·科普新征程”主题活动10次,服务公众达16148人(次)。

“我们在进一步提升完善多元化、社会化科普服务能力的基础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提升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在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省市县三级科协联动机制的同时,要加强科普队伍能力建设和科普设施建设,推动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科普能力大幅提升。”郭林峰说,“2023年,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将按照省科协整体工作的通盘谋划,积极组织开展科普大篷车社会化运行、中国流动科技馆、‘科普进寺院’技能培训及各类科普活动,丰富展项内容,增强展品内涵。同时要联合少数民族县区教育部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进校园优质科普服务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探索出‘双减’政策下应试教育与科普教育相结合的育才模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