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多元思维模型学习力、具备深度思考力,会让我们在未来的变化中,更有优势。OODA 和 PDCA 这两种思维模型,就值得我们投入学习。

积累经验型学习

我认识几个非常厉害的 90 后朋友,其中一个女生,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上市公司,不到 2 年就负责了一个基层部门,几年后成为跨部门总监,不到 30 岁就管理数十亿资产的业务。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活动时,无意间听到她大学同学评价她:「唉,她事业心太强,天天加班熬夜,现在满脸都是痘痘了。我们过不了那么拼的日子,还是活儿少钱多、离家近的人生比较好。」

我听了很感慨。倒不是感慨这几个女生八卦别人的酸葡萄心理,而是我发现,大多数人有一个误区,我们只能看到别人加班的努力,就以为别人的成功是源自加班,如果靠加班努力就能成功,就不会有兢兢业业在一个岗位上工作 30 年没进步的人了。

事实上,「天道酬勤」的核心不是勤劳,而是勤于尝试新挑战。我的这位朋友曾和我讲,她刚进公司时年纪最小,有时受人欺负,一些同事把很多本来不属于她的工作都扔给她,甚至连其他部门的人也给她派活儿。可是,她从不抱怨,照单全收,想各种办法解决这些新问题,每次处理完问题,还要写反思总结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下次要做得更好。

结果,2 年时间,她在公司从处理装修买家具,到和技术团队一起给客户做服务,几乎和各个部门的人都打过交道,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于有时领导要协调资源反而还要找她帮忙,显然,她的这些努力让她在公司的重要性大幅提升。

所以,我这个朋友成功的原因根本不是努力,而是她知道要提升管理能力,就要多积累解决各类问题的经验,并且学习与不同的人相处。因此,她不断寻找新机会试错,在解决新问题中快速积累新经验。很多人加班熬夜是在解决熟悉的流程问题,而她加班工作是为了加速积累新的经验,提升管理能力。

我朋友提升管理能力的成长过程,抽象出来就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试错,逐步优化改进解决方案,从而提升自身决策能力。 这个过程可以用管理学上一个重要概念「PDCA」解释。

分享管理经验的标题_优质公司管理经验分享会_分享管理经验主持词

所谓「PDCA」,又称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它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制订计划(Plan)、执行计划(Do)、检查任务(Check)、处理改进(Action)来不断改善结果。为什么在社会上吃得开的人,往往是敢想、敢干、敢于尝试的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试错的次数比别人多,获得的反馈更多,也就比别人有更大概率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把这种积累经验型的学习过程总结成下图:

优质公司管理经验分享会_分享管理经验主持词_分享管理经验的标题

在这个成长逻辑下,成功的要点是:

(1)敢于尝试。正所谓爱拼才会赢,只有干得多,才能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

(2)善于总结。遇到各种问题要琢磨背后的经验,并把经验不断运用到实践中去。

以 PDCA 为核心的经验成长型策略,是过去我们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成长方式,就算到今天也是非常重要的成长策略。但是,未来这个策略的效果大概率会逐步减弱。

这是因为,PDCA 起作用需要一个前提: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因为 PDCA 的起点是「制订计划」,之后所有的环节都是围绕着实施和验证计划开展的。如果制订计划需要的外部环境都在快速变化,我们又怎么能制订出一个稳定的长期计划呢?所以有人调侃道:在现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每次制订一个 Plan,结果都只能完成个「P」,因为计划「lan」。

这个笑话的背后,其实显示了 PDCA 在应对环境快速变化时的窘境。所以,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也在尝试给 PDCA 模型打补丁——既然环境变化快,我就压缩计划的时效性,通过加快试错来适应环境。这种缩短 PDCA 周期、加速反馈的思想成果之一就是这些年企业管理中流行的「精益思想」。所谓「精益思想」,本质就是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小的成本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快速优化和改进方案。这种方法虽然现在看起来挺有效,但是它的本质还是用「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方式来缓解 PDCA 局限性带来的问题。如果在更长久的时间尺度下来看,这种方法仍然回避不了一个根本问题:随着人类社会效率的提高,我们积累经验的速度,会越来越赶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

我们必须有积累经验型策略之外的新策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