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 谭皓)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就如何办好思政课发表重要讲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优质高效为目标,敢于和善于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质量、要效果,在理论阐释创新、课外实践创新、教学艺术创新和考核办法创新等多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以此为基础成功申报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思政课专项课题。在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学院课题组已经总结出15种教学方法和艺术。就此对学院综合创新思政课主持人张瑞堂进行了专访。

他有一个“一本通”方案

“列宁说: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这是革命导师针对无产阶级从事的政治来说的。具体到我们的思政课,那就更是一门科学和艺术。也正是如此,思政课就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对我来说始终是一股强劲的正能量。”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线思政课教师,张瑞堂老师如此感慨。

2008年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年就开设了思政课的综合创新实验课堂。张瑞堂主动请缨,成为主讲教师之一。十三年来他潜心研究教学艺术,坚持以课堂为阵地,以学生为中心,把科学研究的成果优先发表在教书育人的一线课堂上。正因为思政课是他生命中的科学和艺术,他一干就是13年。

十三年来他始终关注一个问题:如何上出优质高效的思政课来。一方面与时俱进研究党的历史和理论,努力挖掘和供给高质量的内容。一方面是坚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运用契合学生心理的多样教学方法和艺术,让学生真正学到高质量的内容。

为了增强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艺术性和针对性,张老师精心设计了《理论•教法•实践•考评四位一体综合创新方案》。创新的理论阐释、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外的实践设计、最终的考评标准,都在里面,而且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不失文采。学生们亲切称之“一本通”。

就是这个“一本通”方案,他都与时俱进修改了十三年。“每一届的学生不一样,每一年的内容也有变化,只有不断备课,才能常讲常新。学生也感觉老师不是在炒现饭,而是在煮新米,才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一线思政课堂是个大舞台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就如何办好思政课发表重要讲话。这让张老师无比兴奋。但当时没有发表讲话全文,而只有新闻稿和专家评论。他将新闻稿和评论打印成册。接着又想方设法从领导那里弄来一本内部稿。一年过后讲话稿才正式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出版。他反复品读、琢磨和写体会,竟然划破了三个版本。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稿很重要,里面蕴含着很多值得一线思政课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他为此开设了“生活 艺术 思政课”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思政教师圈发布了“20个亟待研究的真问题”,立即引起了关注。同时他通过公众号发布创新阐释的理论观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每一个专题的讲稿和教学设计。“我的公众号,强调自己的实践原创性,直接向一线教师分享如何教的经验,赢得了一批读者。”

2020年春夏季,疫情肆虐,上级通知“停学不停课”。他在信号不好的偏僻乡村,仅凭一部手机建好学生微信学习群,不失时机地策划了为期8周的“疫情舆论侦破专题”教学,把思政课的内容都融入了案例教学。有8个课堂近500名的学生参加了学习。那个学期的思政课,学生评价竟然达到历史最高点。综合创新思政课的10余种教学方法,还有运用这些方法阐释的理论观点,98%以上的学生表示“基本认可”或“高度认可”。这次疫情思政课,展现了综合创新思政课具有“大思政课”的独特魅力。

疫情解封后,综合创新思政课也努力向社会拓展服务的空间。“我们非常重视社会服务的质量,一定要和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策划,力争让思政课走进服务对象的心里。三年来,已经为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类社会服务对象,精心策划党团教育专题20多次。而且都有规范的质量效果评议反馈。评价都很高。”

“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辜负我,我也没有辜负思政课,这也越来越成为已经走向中年的我,战胜一切困难和干扰的精神力量。”十余载春秋,张瑞堂老师老师始终不忘初心,努力上出优秀高效的思政课,成为他锲而不舍的追求。

多样教法和艺术最能吸引学生

2019年秋冬学期,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王艳玲同志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调研思政课建设情况。张瑞堂老师代表课题组展示了12种增强思政课质量和效果的教学方法和艺术。王艳玲同志立即鼓励:这些教学方法和艺术有价值,要继续探索总结好!在校党委书记栾永玉、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关心下,课题组决定努力将教学法和艺术做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政课的亮点。

第一类是针对理论阐释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如重要范畴新释法、多维阐释聚证法、纠偏守正创新法等。这些教法对党的重要思想和理论给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阐释,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认同党的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同时努力纠正一切脱离中国国情、脱离中国实践、背离包容性价值取向的偏误言论,从纠偏扶正的角度增强了正面教育的效果。

第二类是针对学生心理而创造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如专题总结品读法、画龙点睛增效法、理论运用对话法、经典话语评议法、导向教育择优法、类比互鉴融通法、师生互动教学法、典型案例分析法、政论影视观摩法等,极大地增强了思政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学生通过品读、点评、案例分析、观赏影视作品等,在理论建构和运用中获得了思想的升华,从心理上亲近党的理论,强化对党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高度认同。

第三类是与生活、实践、艺术相呼应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如实践考察辑报法,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主体考察活动,最终编辑成包括实践情节、故事、感悟和理论思考在内的,图文并茂的综合学习报。2020年春夏疫情期间,还将 “疫情思政课”作为“课外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学习20余篇微信推送文章和微视频,结合自身学习感悟写200字小论文,最终编辑成一份“疫情学习报”。还有生活艺术关联法。在学习群交流与思政课关联的艺术作品、采播编写、摄影爱好,在期末考试时也会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来谈思想理论认识,引导学生在“用心不用累”的氛围中理解和认同思政课,感受到思想理论教育的魅力。

不仅教有所乐还要学有所获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18重要讲话三周年之际,综合创新思政课课题组已经总结出15种教学方法和艺术。即重要范畴新释法、多维阐释聚证法、纠偏守正创新法、专题总结品读法 、画龙点睛增效法、理论运用对话法、经典话语评议法、导向教育择优法、类比互鉴融通法、师生互动教学法、典型案例分析法、政论影视观摩法、实践考察辑报法、生活艺术关联法和质量效果调查法。

所有教学方法和艺术,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具体化,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化,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要求的具体实践和探索。诸多教学方法,可以针对学生的情绪随机切换,优化组合,打好组合拳。所有教学方法,都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既致力于阐释党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又努力切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确实起到了提质增效的作用。

经济学院经济2103班刘艺姝说:“张老师讲课不照本宣科,分析问题的角度很新颖,逻辑也很缜密,能够让我们很好地理解党的历史的主动性、思想的先进性、理论的科学性和政策的合理性。我们每次课都是三节连上,但张老师能采取专题总结品读法、画龙点睛增效法、理论运用对话法、经典话语评议法等等风格多样的教学方式,我们不仅没有疲惫感,反而还有很多新鲜感,很受启发,很有收获。”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与西藏大学联培硕士研究生潘永泰说:“张老师给我们讲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他使用了重要话语新释法。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或者要求建设的文化,和英文的culture虽然对译而对应,但概念和生成逻辑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用西方culture的概念和逻辑来解释。不仅如此,张老师的课堂上还充满了生活趣味,他用日常积累的影视、摄影等艺术作品来诠释教学主题,寓教于乐,引人入胜,使得党的思想和理论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了。”

最近三年六个学期的综合调查和问卷调查显示:98%以上的学生对绝大多数教学方法和艺术,表示基本赞同或高度赞同;几近100%的学生对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和艺术阐释的思想理论,表示“能够较好理解,因而基本认同”或“能够深刻理解,因而高度认同”。

审核人:张文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