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堂才是一节好课?多年来一线教师一直讨论不休,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观点,从个人近二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来看,从听课和评教中概括总结好课的共性,我觉得可以概括为“四有”,即“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

网课自学心得_网络课心得体会_网课经验心得

一、有知识。知识不是讲得越多就越好,要讲的精准、精炼、精彩,“少则得,多则惑”,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取决于你对规律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知道学生的困惑在哪。讲课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陈述,不是课本知识的搬运工,不是课本搬家,不是讲标准答案,这样的课不受学生的欢迎,这样的老师也不会受学生的欢迎。有知识不是好课的唯一指标,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将课堂变成激情的海洋,教师张弛有度,用夸张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将学生的眼球牢牢地吸引,课堂就是一场小型的音乐会,教师是指挥家,学生是乐队成员,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合奏出美妙的乐章。

网课经验心得_网课自学心得_网络课心得体会

二、有方法。重要的是让学生悟出方法。知识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想方法是比答案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教学中注重过程方法,淡化结果。思想是比方法更高层次的东西,是“道”而非“术”,方法是解决具体问题。可以说思想是可以移植应用到其他领域,触类旁通的方法,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普通方法,让学生悟出方法和思想是教育者更高超的技巧。

三、有生活。人类创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使生活更加美好和有意义,而不是单单为了考试和个人发展,,仅仅把学知识和考试挂钩是一种价值迷失。所以在讲课时,除了关注考试外,还要广泛联系与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和人类职业活动,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知识的终极目标。

四、有境界。一节好课展现的不仅是教师的口才和处理问题的技巧,还要有教师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一个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是赋予了教育者的态度、精神、生命与价值观的课堂,是充满了热情、激动、憧憬、情感激荡和心灵互动的课堂,是将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

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升华心灵,提升人格,创造价值。教无定法,但要得法。要上好一堂好课,做学生良师益友,要做学生信得过的老师,要做学生佩服的五体投地的老师,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的教育、平等的爱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一言一行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保障、师生的双边交流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文字:周凯

图片:周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