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是个“大家族”,我外孙“考我”:你知道比喻有多少种?我就把我知道的说了。他说,你说的不完全(他拿出笔记本),老师说有~暗喻、明喻、借喻、倒喻、反喻、扩喻、博喻、回喻、曲喻~。我真不知道比喻还有这么多类型。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比喻主要作为修辞使用,是修辞学的“词格”之一。
只是作为修辞价值的比喻,如果滥用反而造成一种华而不实的虚伪矫情。比如:姑娘的脸蛋像红苹果一样,这就不是好的比喻,如果真像红苹果是吓人的。
比喻的主要功能不是有道理或有趣,如果以结构主义语言学视角,比喻不只是修辞技术,而是把修辞形式转换为语言的基本运作机制。将以上比喻种类归纳为隐喻和换喻(有的称作转喻),这是语言符号得以形成的选择和组合这个双重过程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在阅读写作过程可以发现,隐喻(暗喻),凡是表达一个对象,总是把实实在在的对象用一个相似的代用词替代~
“交通要道的车辆甲壳虫般的爬行~”,这是个隐喻,车辆速度与被甲壳虫爬行相似,就以甲壳虫替代。这里一种“垂直的联想关系”,说话者头脑里一些描述车辆速度的一些词汇~豹子般、箭一样~,这类是一种在时间上呈现为垂直性的置换系列;
而换喻是一种在语言句段表达平面上的一种选择关系。“克里姆林宫正在考虑从乌克兰撤军~”,这是以主体“临近”的代用词~“政府所在地“接近关系的置换。这里还可以选择~俄罗斯政府~普京等。
同理,为了使一个句子表达更准确~“爸爸批评了我考试成绩不好”,(也可以考虑责备,责怪、斥责、责骂)这里是批评。但既可以是相似的历时性隐喻,也可以将其临近性左右平面上组合,选择一个最合适准确的表达。
隐喻/换喻,共同构成了具体话语意指关系的意指方式,这是两个符号系统,是语言的生产方式之一,它比修辞关系重要的多,就是因为从一种技术层面上升到“语言本体”~语言的表达在句段关系中是选择;在相似关系中是置换,隐喻与换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