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闽清桔林乡伴岭村的果农们,正忙着打理果园里的果树,期待着丰收季的到来。

近年来,伴岭村凭借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环境,聚焦桔林乡万亩橘橙园,依靠红色旅游引流,带动村集体增收,做好“红橙”文章,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红”扬老区精神 发展红色旅游

伴岭村位于桔林乡西北部,左靠闽江、右临古田溪,曾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地,也是省委地下交通线闽清据点首站。在这块红土地上,先烈们舍生忘死、矢志不渝,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如今的伴岭村是省级革命老区基点村。

在离村部2.8公里处的入村道口,修建了伴岭老区公园。公园内有雕刻着“伴岭老区公园”的巨石、休憩亭、休闲步道、停车场以及10多幅刻有史迹文字的石书等纪念设施。

伴岭村村部标志建筑有怀源亭、伴岭革命老区纪念馆等。怀源亭内的墙壁上嵌着两块石碑,一块是伴岭老区碑,记录了伴岭老区的革命历史;一块是伴岭幸福园新村碑,记录着新村的建设过程。

伴岭村党支部书记肖菊明告诉记者,怀源亭又被当地村民称为感恩亭,以教育子孙后代缅怀先烈,回报党和政府的恩情。

肖菊明表示,为让红色文化变得可看、可学,2017年,伴岭村新建了伴岭革命老区纪念馆。作为伴岭红色旅游的重点开发项目,纪念馆向游客展示了老区的历史故事与发展变迁,先后被评为闽清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州市直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闽清县党史教育基地等。

据了解,伴岭革命老区纪念馆最初设置在詹氏祠堂内,2022年迁入修葺一新的伴岭革命教育基地。基地内建设了会议室、客房、红色展厅、红军食堂等,结合“重走红军路”等红色旅游路线,月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

伴岭村前任党支部书记詹代典告诉记者,红军路也是伴岭村红色旅游重点开发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革命文化积淀。目前,红军路的开发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后续将完善红军路及其中的“红军洞”等景点,促进伴岭村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橙”载绿水青山 小柑橘成致富果

伴岭村有耕地1770亩、林地8800亩,村民以种植柑橘、蜜柚、脐橙为主。这里产出的柑橘“红美人”,以水分足、口感香甜著称,是村民致富的“法宝”。

记者看到,伴岭村山上的果园种植了大量柑橘树,目前树上已结出果实,一些果农正布管引水灌溉果树。据了解,2022年初,以“红美人”为主的柑橘产品走进闽清县城的特色农产品体验店,经过统一的筛选包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农民实现了增收。

肖菊明介绍,伴岭村的酸性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合柑橘生长,在收获之后,成果会经过专业的糖分测定再流向市场。近年引进的特色柑橘品种“红美人”和“玫瑰香橙”皮薄、汁多、味美,颇受市场欢迎。

桔林乡政府联合9个行政村成立了9家企业,共同投资了梅桔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了乡域的公共品牌——“梅好桔林”。依托这一公共品牌,桔林乡对产品进行优化和包装,让当地农产品卖出了好价钱。

自从有了这个公共品牌,不少果农都将自家的农产品拿到县城的品牌体验店销售。和传统的收购商上门采购相比,这样的收购价格和收购量更稳定,销售也更加便捷。

而在2017年以前,伴岭村还是桔林乡的5个贫困村之一。2016年,伴岭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对全村的裸房、景观进行改造,充分开发当地红色资源,把红色基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并结合乡村环境美化项目,大力发展老区经济,改变老区面貌,实现美丽蝶变,2017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红旅、农旅、研学

产业融合促发展

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是伴岭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开发当地特色产业是伴岭乡村振兴之路的重要一环。伴岭村通过打造红色+文旅活动,延伸嫁接了吃红军饭、果蔬采摘等农事体验,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红色路线。

2020年11月,为助推革命老区村的旅游发展,推动公共交通服务向农村延伸,闽清县公交公司开通了城关至桔林乡伴岭村的客运班线,打通了老区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当地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为做好红色文化文章,村里不断鼓浓红色氛围,持续丰富红军路红色研学线路,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提升红色乡村游内涵。”肖菊明说,伴岭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既可以传承红色文化,又能促进伴岭村特色农产品销售,一举两得。

每逢节假日,各地的学生实践团、红色旅行团和党政机关体验团来到伴岭村,参观伴岭革命老区纪念馆、吃红军饭、学习伴岭革命史、重走红军路,带动了伴岭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村里的农产品销售打了一针“强心剂”。

这就是伴岭村打造的集“红色伴岭·绿色生态”于一体的“红旅+农旅+研学”融合发展的红色振兴发展之路。

肖菊明表示,在深入挖掘红色革命资源的基础上,伴岭村将进一步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红橙”齐放的集合型旅游乡村和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