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护士,你一定要一针见血啊!”
护士:“宝宝才2个月大,还在拉肚子,血管又细又瘪,我不敢保证啊!”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儿科病房上演着。
近日,在同济医院,故事已经悄然改变……
在儿科,静脉穿刺一直是个难题。患儿年龄小、血管细、脂肪厚、个体血管分布差异大、配合度差等,都给静脉穿刺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如果孩子伴有发热或腹泻,外周循环变差,更将是雪上加霜。重复穿刺增加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家属的满意度,也增加了儿科护士的心理负担。近几年,同济医院进入高速发展期,儿科病房低年护士占比大幅增高,大多护士穿刺经验不足。如何通过培训、利用新科技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已成为我院儿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和规定,同济医院儿科护士长将眼光瞄准了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在今年5月推出的新指南《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该指南的第22部分提出了一条新标准:血管可视化(Vascular Visualization),认为可“考虑使用近红外线(nIR)来定位外周静脉位置及辅助护理人员进行更明智合理的静脉穿刺选择”。
根据此项新标准,2016年10月,同济医院儿科病房特意引进了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它将皮下血管原位成像显示在皮肤表面,使护士能清晰识别患儿皮下0~5mm的细微血管,帮助护士判别血管的走向、血流情况、以及血管深度。更重要的是,仪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儿及护士造成健康伤害。为了更好地使用血管成像仪,病房安排静脉治疗小组专门负责仪器的维护、使用培训,并协调解决科内困难血管的穿刺工作。
自从使用了该仪器后,病房首次穿刺成功率得到提升,平均静脉穿刺时间得以缩短,有效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其中,II级血管(头额、颞部不明显静脉)的平均穿刺时间减少了5分钟,首次穿刺成功率提升了5%;III级血管(头额、颞部不明显浅静脉)的平均穿刺时间减少了15分钟,首次穿刺成功率提高了20%。此外,因为家属可以通过血管成像仪直观地看到血管情况,血管条件特别差的患儿家属往往可以主动降低期望值,从而减少了因穿刺失败而产生的纠纷。
血管成像仪的使用,让护士们除了单纯依靠自身经验和技术,也能利用新科技的力量来协助完成静脉穿刺治疗,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也推进了我院儿科静脉输液治疗科学化和精准化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