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疾病,疝气就是其中的一种。疝气是比较常见的外科病之一,是指腹腔脏器通过天然孔道或者病理性裂隙脱落到皮下或者其他解剖腔,通常是猪、牛等动物容易发生。该病会导致病猪生长发育速度缓慢,饲料报酬下降,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能会导致死亡,严重损害猪场的经济效益。下面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猪疝气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法。
1、分类及主要特征
猪疝气是一种常见病,是指腹部的肠管通过自然孔道或者病理性破裂孔脱落到皮下或者其他腔孔而引起。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脐疝、腹壁疝、阴囊疝。
脐疝。通常是仔猪容易发生,主要是脐孔完全没有闭锁或者闭锁不全,是由于经过较多的活动而导致腹腔内压明显增高,导致局部肠管掉到脐部皮下,从而发生脐疝。病猪主要症状是脐部发生半圆形肿胀,呈核桃大小或者鸡蛋大小,甚至达到拳头大小,质地柔软,伴有不明显的热痛,在肿胀处听诊能够听到清晰的肠蠕动音。一般来说,如果病猪的肠管没有在脐孔中嵌闭,基本不会出现任何反应;如果肠管在脐孔中发生嵌闭(黏连),就会引起肿胀,质地硬固,伴有热痛,表现出腹痛不安,有时出现呕吐。
腹壁疝。通常是小母猪容易发生,主要是由于受到外界钝性暴力的刺激,如软腹壁受到踢打、冲撞等,导致皮下的健膜、肌肉等发生破裂,使肠管脱落到皮下,从而引起腹壁疝。猪发病后,能够受伤后的腹壁上看到呈椭圆形或者球形的肿胀,且大小不同。肿胀处具有清楚界限,轻度热痛,用力按压时会导致内容物还纳到腹腔,从而造成肿胀明显变小,通过触诊一般可发现腹壁肌肉上存在破裂口。
阴囊疝。通常是小公猪容易发生,主要是由于公猪的腹股沟管较大,肠管尤其是小肠容易通过腹股沟管脱落到阴囊内,从而引起发病。该病即能够先天性发生,也能够后天引起。病猪主要症状是一侧或者两侧阴囊明显增大,尤其是腹压增大时会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用手触诊发现病变处硬度不同,且能够触摸到疝内容物,还能够摸到睾丸。将病猪两后肢提起,可促使增大的阴囊明显缩小,从而使其自行整复。个别病猪能够变成嵌闭性疝,此时大部分肠管已经与囊壁之间发生黏连。
2、手术治疗
脐疝。病猪要先进行1天禁食,然后呈仰卧状保定,剪去手术部的被毛后进行清洗、消毒,接着注射10-15ml_l%普鲁卡因进行浸润麻醉。术者持手术刀将皮肤呈纵向切开,注意避免损伤腹膜或者阴茎,并合理保存疝囊。用手将肠管推送到腹腔后立即将疝囊内翻,沿着疝囊环用缝线进行间断内翻缝合,对称切除多余的腹膜及囊壁,术部冲洗干净后撒布适量的青霉素粉,最后对皮肤进行结节缝合。如果病猪发生嵌闭性脐疝,且肠管与腹膜已经发生黏连,还要用外科手术刀的刀尖切一小口,然后将食指伸入采取钝性剥离,接着按照以上方法操作。
腹壁疝。病猪术前l天要进行禁食,减少肠道内容物,方便手术操作。手术时,可将病猪后肢吊起或者呈仰卧状保定,剪取手术部位的被毛,并全面清洗,再涂擦75%酒精或者浓碘酊进行消毒,注射1%普鲁卡因采取浸润麻醉。将疝囊沿着疝颈用手术刀切开,但要注意防止疝内容物发生损伤,确保将剥离的黏连肠管还纳到腹腔。如果发生黏连的腹膜较难剥离,则要剪去多余部分,一般与表面的皮肤、皮下组织以及浅筋膜等同时剪去。对疝颈周围的腹膜进行进一步整理,接着使用缝线进行间断缝合。用手术到将疝环两侧的腹直肌前鞘呈横行切开,以横行褥式将下筋膜片缝合到上筋膜片下面,一般确保两片重叠3~4cm部分,完全缝好后再逐一进行结扎。然后将上筋膜片边缘连续缝合到下片表面,最后在创口内撒布适量的青霉素粉,并对皮肤采取结节缝合。
阴囊疝。对于一般的阴囊疝,将病猪呈左侧卧保定,清洗、消毒阴囊部。术者用左手握住患侧的睾丸,使睾丸底部充分暴露,右手持手术刀小心地切开其皮肤,在切口处钝性剥离鞘膜与阴囊皮肤,直至剥离到腹股沟外环,再将睾丸捏住,使其呈顺时针方向扭转,同时就能够促使脱出的肠管自行被推回到腹腔,当剥离开的部分呈麻花样后停止剥离,接着在靠近腹股沟环处用缝合针穿过“麻花”,确保缠绕一圈,进行结扎,然后在结扎处下方lcm左右处进行割断,涂擦碘酊进行消毒,这样不仅能够摘除睾丸,还可确保肠管没有脱到鞘膜腔外面,同时摘除另一侧的睾丸。如果发生两侧阴囊疝,则要在两侧分别作一切口,采取同样的方法操作。对于严重的腹腔沟阴囊疝,由病猪在捕捉时腹压急剧增高,导致整个阴囊被空肠经腹股沟充满,此时要呈仰卧状保定,用左手在腹股沟漏肠处探查,接着对术部进行清洗、消毒、麻醉,术者用手术到沿着腹股沟方向将皮肤切开,注意切口长度要比腹股沟口长3~4cm,对结缔组织进行钝性分离,接着将腹膜小心切开露出肠管,术者此时用双手从阴囊中将肠管边拉出边送回到腹腔,并向腹腔内注入由160万IU青霉素和10mL生理盐水组成的混合溶液,术口用左手固定,在间隔lcm处用右手持针进行结节缝合,撒布适量的青霉素粉,再对皮肤进行结节缝合,最后涂抹5%碘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