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优质回答_领域优质回答经验_奥丁领域全料理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宣传思想战线特别是国际传播战线的光荣使命。我们要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六个必须坚持”的思想精髓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奋力打开国际传播事业发展新天地。

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取向,

生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价值取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等本质要求,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做到心中有党、目中有民、笔下有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国际传播是促进民心相通的工作,要面向世界各国人民塑造正确认知、激发情感共鸣、增进价值认同。精心讲好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之理,讲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之实,讲好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精彩故事。

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领航人的人民情怀。向世界展示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大党领袖、大国领袖、人民领袖的风范魅力和思想伟力是国际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首要任务。讲好总书记故事、阐释好总书记思想,特别是展示好总书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领袖风范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博大情怀,是让世界解码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解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理解认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金钥匙”。

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突出讲好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阐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理念;讲好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故事,展示中国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时代风貌;讲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故事,宣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追求。

生动讲好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伟业中奋斗的圆梦故事。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凡人小事最能共情,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让平凡成就非凡,让千百万普通百姓成为精彩中国故事的主人公,让人间真情故事感动人心、凝聚人心、引发共鸣,让世界认知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代表着人类美好追求和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新形态。

坚持自信自立站位底气,

系统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的精神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党领导人民通过百年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自信自立的底气。5000多年唯一没有中断的,具有突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古老文明是自信自立的底色,深厚历史文化是自信自立的底蕴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源泉。

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刻领悟“两个结合”必由之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精髓,精心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生动展示中华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

增进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系统宣介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向世界展示好古代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是对中华文明的“精准画像”。我们要着力对外阐释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让世界看清楚现代中国从哪里来,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中认知认同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生动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向世界诠释现代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要让世界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所承继并光大的突出特性和因“结合”而再次迸发出的先进性,认识到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和独特优势是辉煌发展成就的成功密码,让世界认识到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认知认同一个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弘扬传承文明基因,向世界描绘未来中国。准确揭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向世界阐释好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尊重文明多样性,在求同存异中追求共同进步。讲清楚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坚持胸怀天下战略定位,

深入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世界胸襟和宏阔的历史视野,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科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做好国际传播的工作基点和价值所在。

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要坚持中国立场,拓展世界眼光,厚植人类情怀,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讲清楚“共谋发展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的中国道理,讲清楚“中国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中国实践,讲清楚“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中国方案。

讲好全球发展倡议故事,用十年建设成就讲好“一带一路”是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是破除发展赤字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展示中国努力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世界繁荣发展,阐释好中国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讲好全球安全倡议故事,彰显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零和博弈,着力破解和平赤字,为变乱交织的国际格局增加更多稳定性,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更多正能量,筑牢和平根基,促进共同安全,阐释好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讲好全球文明倡议故事,充分说明中国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坚持求同存异、求同化异、聚同化异,和而不同,注重成风化人,增强亲和力、吸引力,促进民心相通,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画出最大同心圆的故事,阐释好中国始终做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者。

坚持守正创新成功之道,

全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坚持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鲜明体现,是对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发展重要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理论品格。对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守正”守的是始终牢记党媒姓党,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传承红色基因,把党的声音传得更广更远。“创新”就是面向大国话语权竞争主战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主动求变,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全力解决国际话语权“卡脖子”问题,努力掌握国际舆论主动权,不断提高国际传播效能。

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要扎实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渠道创新、运营创新、平台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等全方位创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着力完善传播渠道、优化海外布局,健全体制机制,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舆论支撑。牢牢把握涉华话语权主导权,精心构建话语体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

突出话语创新,大力推进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面热点,精心设置议题,亮明观点,主动发声,推出更多高品质抓人心具有穿透力共情力的精品力作,在国际舆论场有力有效增加中国内容供给。尊重传播规律,突出以“例”服人,用鲜活事实说话,用扎实数据说话,扩大共同认知,以发展成果吸引人;强化以“理”服人,塑造价值认同,用中国道理劝服人;注重以“情”动人,用个体故事实现群体共情,加深情感共鸣,不断提升中国故事吸引力感染力。

突出运营创新,贯彻用户思维,迭代产品渠道,改进受众体验。用户在哪里,传播就跟进到哪里。实行移动优先、内容为王、流量说话,全力加速主力军挺进国际传播主战场。适应“四全”媒体时代,贯彻“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要求,以精准化、分众化、视频化表达满足智能传播需求,以大流量澎湃正能量,让“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提升用户黏性,以优质服务化流量为“留量”。

突出范式创新,善于借力、借势、合力,加强外线作战。强化借船出海、借筒传声、借台唱戏,全力扩大与海外主流媒体平台和人员合作力度,建强区域性媒体合作机制,提升合作传播水平。突出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抓住关键少数,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组织、媒体智库人文交流高端品牌影响。提升“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能力,打造传播新业态新平台,为来华旅游、留学、营商人士提供浸润式服务平台,不断增强口碑传播效应,影响“有传播力的人”。

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打通痛点堵点破局之道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

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传播领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牢牢扭住加快改变“西强我弱”国际舆论格局这一根本目标,敢于啃硬骨头,致广大而尽精微,对当务之急要紧盯不放、破解难题,对长久之计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努力实现从走出去到看得到、读得懂、易接受、愿分享、成共识,全力扭转信息流“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

直面攻击抹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针锋相对,坚决斗争。提升斗争本领,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提升评论力度锐度强度,当战士、不当绅士。亮明中国态度,坚决解构“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胁迫论”,揭露美西方恃强凌弱、以邻为壑、巧取豪夺的霸道霸权霸凌之实;讲清楚“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的道理。

直面重点人群,面向不同地区、不同圈层实施精准传播,特别要面向青年、依靠青年、传播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青年自信自立,是平视世界的新生力量。实施国际传播未来工程,聚焦国外“Z时代”群体,搭建全球青年文明交流新平台,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构建“Z世代”国际朋友圈,为彻底打破美西方话语霸权夯实民意基础。

直面内循环困境,破除外宣内宣化倾向,以效果导向根除国际传播自循环内循环,提升出圈出海水平。研究受众接受习惯和特点,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在顺应受众语言转换、思维习惯、表达方式上下功夫。提升融通中外水平,用人类共通的意涵讲道理,把我们想讲的和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用有意思方式传播有意义事件,用好故事阐释好价值,以讲事实说服人、以讲形象打动人、以讲情感感染人、以讲道理影响人,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坚持系统观念,全力构建适应

新时代需要的国际传播新发展格局

坚持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要贯彻“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重构外宣格局”部署,把系统观念与国际传播工作相结合,把落实党对国际传播工作的重大部署摆进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考虑,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既补短板强弱项,又固底板扬优势,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发挥优势,扩大合力,琴瑟和鸣,全面提升传播效能。

加强顶层设计,精心构筑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战略传播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统筹运筹好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三位一体全媒体传播体系,拥抱新技术,抓好技术赋能、服务赋能、活动赋能、研究赋能,以战略主动赢得发展主动。

着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为“大外宣”建设赋能。统筹好专业队伍、地方队伍、企业队伍、民间队伍等组合力量,协调好主力军、游击队、民间力量等各方力量,充分发扬各自优势,互相赋能,争取实现双赢、多赢,全力打造国际传播生态圈。

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守住安全底线,确保生产安全、人员安全、发展安全。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我们要牢记主题教育“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根本任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把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科学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3年8月25日第3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