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和谐发展,必须有一种凝聚人心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精神。优秀的校园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它一旦创造出来,就是一种能动、持续的教育力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创造优秀的校园文化?

一、以人为本,完善校园文化制度

(一)校园文化制度建设要展现“特色”

成功、自信、民主、人文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发展精髓。一个人需要有“精气神”,一个组织同样需要“精气神”,这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如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是思想文化内涵的最直接的表征。师生创造者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也促进师生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现在教育的人文关怀上,应该是唤醒人的良知。爱是教育的魂,情是教育的根。建立“情感——人格——制度”为链条的管理机制,使学校管理变灌输为浸润,变检查为引领,变压力为助力,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展现校园文化特色,我们主要是从两个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我们从优化环境着手,将人文关怀体现在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达到资源的最大共生。正如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言:“教育中没有尊重和信赖,就没有激情和启示,就没有性情的陶冶和净化,也就没有灵魂的飞升和投入学习的热忱。”另一方面,我们从细节处着手,力求使学校走廊、墙壁等每一个小场所都充满温馨,在对细节的关注中,实现独特的品牌追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在精心设计“校风”、“班风”及“各处各室”教育格言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全体教师的智慧,引导他们献计献策,共同参与设计,再一次次反复推敲、提炼中,让“真”字内涵根治于前提学生心中,并化为师生的实际行动。

(二)校园文化制度建设要体现“人性”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赋予文化制度以“人情味”;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师生的发展为中心。我们要充分发挥制度内涵的公平性,张扬师生个性,让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发展基础和不同的发展目标,以适应共性的发展和个性的超越。

学校文化制度建设应该以“爱生为本”,倾注人文关爱,强力培育优良学风。正如一位外国教育家指出的:“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学生来到来到学校的时候,他们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我们应该让每一堵墙、每一块地,每一种花草树木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构建和谐教育,奠基智慧人生”为办学宗旨,加强学校文化的内涵建设。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就是爱的艺术。课堂中体现民主与平等,充满着关爱与理解,弥漫着“教”与“学”的和谐;课堂外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兴趣活动小组,不断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而且还引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只有热爱学生,我们的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校园文化才会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文化制度建设要张扬“个性”

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校风,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我们赋予校园文化制度以新的内涵,把“发展”作为主线,并与学校各项制度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校园文化体系。激励教师在每一阶段,主动向更高的目标攀登,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样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校的多向式分层教学和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改革,较好地协调了个性与共性发展的关系。我们的教育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主张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我们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活动做到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归根结底,倡导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就是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引领生命的健康发展。

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校园文化深化了学校教育理念

学校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其实质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对人的心理具有调节作用,对人的心灵具有净化作用。学校文化建设的成功,则会使学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持久地生命力。它能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个层面,构筑尊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校园精神。

国内外不少好名校都有自己优秀的校园文化。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文化宣言。“孩子的笑脸是校园的阳光,教师的敬业是学校的希望。”浙江新昌南明小学就响亮体提出了这样的校园文化口号。由此可见,优秀学校文化应该指向教育的本质——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的素质;培养有生命、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我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营造一种独特的而优秀校园文化氛围。如给初次进来的学生拍一张形象照;教师每年都要进行军训;教师办公室的布置每年都要进行评比;学校经常各种主体的演讲比赛于各种学生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感受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每年都组织学生生开展“我的名言”创造大赛,让学生自己感受文化的魅力;学校鼓励教师为学校的各项建设献计献策,参与有关项目的策划与建设,这样一来,不仅增强教师的凝聚力,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也便水到渠成。

(二)校园文化引领着师生精神成长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重视科学知识的发展,更应该重视学生潜在人格的发展。我们不能将学生的知识储备作为教育的重心,我们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快乐成长,注重健康形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和创新能力,倡导“理性选择”,倡导“人格高尚”。换言之,我们应该将勇敢、自信、诚信的人格塑造放在第一位,过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进步。

学校文化建设能够积极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一个团体,如果没有文化的积淀,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人,如果仅有热情和能力,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也难以不断超越自我。在培养一批成功教师的同时,也要打造一个成功的教育团队。我们利用校园文化平台,来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来诊断学校的问题,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来定位学校的改革,使学校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将学校的“工作目标”与教育的“终极价值”相统一,并形成共识,引领与激励教师主动而理性的理解自己的特殊工作,让每一个教师能够享受教育。

(三)校园文化铸就了学校灵魂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面旗帜,也是学校的精神领袖,便于学校弘扬主旋律;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引领师生意气风发地前进,它是一种引力场,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优秀的校园文化更是学校的一种形象,一种气质,一种个性,一种特色,一种品牌。有品位文化的学校,必定高雅圣洁,美丽无穷。

1、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发展。学校通过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等的建构,能形成优良的学校精神;通过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建构,能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文化建构是一种柔性管理,它不尚权利,主张平等;不惟制度,讲究创新;不求灌输,重在陶冶;不假外控,凭借自觉和内化,因而容易达成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2、校园文化的自我完善功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文化可以改变教师的生存方式及精神状态,学校问建设的过程也就是教师生命质量得到提升的过程。杜威认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更新了自己。”学校在不断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通过无数次的辐射、反馈和强化,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优化,推动学校文化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迈进。学校文化不断的深化和完善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就会持续不断地推动学校的自身发展。

三、创新校园文化机制,让校园文化彰显活力

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校园文化的竞争。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落实,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渐扩大,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我们的学校文化建设也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一)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具有有全球视野

学校文化建设的视野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面对21世纪日益激烈的全方位国际竞争,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我们所肩负的任务是艰巨的。我国加入WTO以后,全球化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对教育而言:一方面,随着教育与世界接轨,教育市场的准入制度会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们的教育方式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教育技术将发生大幅度变革。随着这一变革的发展,整个教育结构将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局面。我们的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将有一个大的调整,以适应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因此,中国的教育走向世界是其必然选择。这样,我们就不能不以全球眼光来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应该了解并把握全球化趋势对教育及人才的需求,拓展我们的人才培养思路,吸收和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并真正参与国际间科学、文化和教育的竞争。因此,学校文化建设一定要具有前瞻性,要以时代眼光,用创新的思维来审视教育现象,挖掘教育中最具本质的东西。并从学校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育人的目标。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在于不断创新

优秀的学校文化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富有无穷的创造力。在传统教学中,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一面,喜欢用统一的模式衡量和要求学生,对其有独到见解和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鼓励不足,压制有余。长期整齐划一的同化性训练,会使学生毫无个性可言,又何以谈得上创新?新课程的理念与灵魂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承认每个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和特殊性,承认每一个正在从事文化与技能学习的人,首先是一个人格健全的富有个性的人,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就是要求每个教育者应从学生个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学校文化建构可以通过培养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个人的思想观念、感情信念和行为方式与整个学校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固定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向,以激发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指向学校的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动力。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应。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当学校文化经过长期的建构积淀成学校精神时,学校文化便进入了成熟期。优秀校园文化的开放性、民主性和包容性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们持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