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轨道是城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百年工程,一旦建成后改造的难度极大。成都正处于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阶段,现阶段的轨道工程设计更多的从满足工程规范底线要求的模式出发,存在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尚需优化、与城市风貌、空间尚需有机融合等现实问题。而东京、新加坡、上海、深圳等国内外城市的先进做法确实起到提升轨道交通设计水平,促进轨道与城市的深度融合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认真吸纳国内外先进城市在轨道一体化设计方面的相关经验,从工程设计、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规划应对,为成都轨道与城市的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
1 研究背景
轨道是城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百年工程,一旦建成后改造的难度极大。按照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出行体系的目标,城市轨道交通将作为绿色交通的骨干,是居民日常出行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世界上的知名轨道都市,均十分注重轨道的精细设计,保障轨道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减少轨道工程设施对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轨道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市正处于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第四期建设规划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第五期建设规划即将启动编制,至2020年底,轨道运营里程将超过500公里。但现阶段我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以纯工程的思路推进,轨道系统与城市的融合存在不足,对人的多元化需求和出行体验考虑不足,如何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水平,在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中实现轨道工程与城市的融合和协调,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和舒适的出行服务,是我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知名轨道都市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2 轨道交通工程与城市一体化
设计经验借鉴
东京、新加坡、上海、深圳等国内外城市有关轨道交通工程与城市一体化设计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可归纳为站内外流线设计一体化、附属设施与城市空间融合化、站内外空间环境品质化以及管理保障机制完善化四个方面的内容。
2.1 站内外流线设计一体化:由满足工程规范要求转变为以人的便捷出行为导向的站内外空间布局设计
(1)以实现站城一体、互联互通为目标统筹站内功能布局
东京、上海:通过下压站厅层的设备管理用房、开发利用地铁配线区上方闲置空间,使站厅两侧端头闭塞的非付费区空间转变为与周边城市空间互联互通的开放式空间。东京在许多立体换乘枢纽内通过将设备区、管理用房等下压至站台层从而释放站厅两端连通空间,同时结合周边的连通需求优化自动扶梯、进出站闸机、出入口的位置以及付费、非付费区布局,形成能够与周边城市功能互联互通的站内连通空间[1]。上海利用部分站点配线区间上方空间创造与周边用地连通条件的同时引入商业开发、市政停车等功能,同时结合配线区间上方的空间形态通过线形、回形和枝形等空间动线组织,提高空间内部的交通组织性和对外连通性[2][3]。
图1 设备区下压对站厅连通空间影响示意图
(2)从乘客轨道交通出行流线各环节入手,形成高效便捷的站内活动空间
上海、深圳:结合轨道客流活动动线,以仿真模拟作为辅助手段,优化站台站厅换乘缓冲节点设计、切角化设置站厅换乘公共区,以预留充足的客流通行集散空间;进出站闸机与出入口、TOD连通接口匹配设置,提升客流进出转换效率,使模板化的站内空间设计转变为贯穿出行全过程的立体高效的流线设计。上海通过优化换乘空间形式、连通通道布局、加大换乘节点与站厅站台楼扶梯距离等技术手段,对站内空间流线组织进行动态优化,保障客流在站内换乘的高效和出站前往目的地的精准便捷[4]。深圳则通过合理设置站内公共通道的宽度来组织站内通行秩序,同时以仿真模拟为辅助,合理设置楼扶梯与站台端门距离、优化进出站闸机、楼扶梯配置以及切角化设置公共交接区等方式,提升进出站流线的运行效率[5][6]。
图2 上海地铁换乘节点优化模式图
2.2 轨道设施与城市空间融合化:通过地面设施的整合与景观化设计使轨道风貌与城市相融合
(1)通过结建、自我整合的方式,以实现轨道设施与城市空间融合
上海、东京:通过地面风亭、冷却塔、出入口等设施的自我整合,以及地面设施同周边建筑结建设置,将独立占地的附属设施布局模式转变为融合集约的设施布局设计,以减少轨道地面附属设施对城市用地、慢行空间的干扰。上海通过将地铁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等地面设施与建筑的结建,实现轨道设施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对于周边环境空旷无法与建筑结建时,则以并列式、紧凑式或复合式布局形式将地面附属设施进行自我整合形成独立地面建筑,减少地面空间的占用[7]。东京则结合TOD综合开发通过出入口、附属设施与建筑、下沉广场的结建,既实现便捷连通又使突兀的地面轨道设施与周边环境建筑融为一体,减少对城市空间的干扰[8]。
图3 上海风亭、冷却塔与建筑结建模式图
(2)通过地面设施形态的景观化设计,以实现轨道设施与城市风貌的有机融合
上海、伦敦:对地面附属设施、区间线路,一是结合周边城市风貌,进行艺术化造型设计,形成特色雕塑、景观小品;二是利用绿植进行生态美化,将单一、工程化的轨道附属设施设计转变为具有景观化、融合化特色的设施风貌营造。上海对不同区域的地面附属设施结合周边环境进行景观化设计,通过特色立面、个性雕塑与景观小品等表现形式、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对于一般区域的附属设施则以绿化遮蔽、表皮美化等方式进行弱化处理。伦敦以金丝雀码头地铁站为代表重要区域站点,将出入口、站厅结合地面开敞空间进行一体景观化设计,体现码头区域特色的现代城市风貌。对于一般城市站点则通过体量控制、表皮处理等设计手法,打造简洁明亮的附属设施风貌[9]。
图4 上海进行生态美化的高风亭(左)
景观化的高风亭(右)示意图
2.3 站内外空间环境品质化:由站内封闭式交通空间转变为站内站外环境融合功能多元的一体化活动空间
(1)通过轨道站点内外环境高品质一体化的设计,提升乘客的出行感受
东京、新加坡:在轨道站点设计和改造过程中,更加注重站点结合周边地形、公园绿地等环境要素设计,在站点内通过引入自然采光、拓展公共开敞空间、植入绿化景观等手段,使环境闭塞的站点空间转变成为开放、绿色、品质的交通出行空间,提升乘客的空间感受。东京结合枢纽对重点区域进行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充分结合站点周边丘陵地形、公园绿地等自然环境要素,将站点与环境进行融合。同时在站台层大量引入自然通风采光,使轨道空间成为更加宜人的公共交往空间[10]。新加坡在轨道空间设计中通过采用不同的照明、装饰色彩配置,营造体现区域特色的环境氛围;同时站点采用自然通风、采光设计,消除站内空间的压抑、疲劳感,有效改善地铁内的闭塞环境,给乘客更好的环境体验。
图5 东京地铁站厅开敞、明亮的空间环境
(2)通过轨道站点内多元功能的植入,为客流提供更好的活动体验
上海、深圳:针对城市历史风貌、文化艺术、商业核心等重点区域的站点,结合站内公共活动空间,植入文化展示、商业消费、公共服务等多元化功能,以使单一功能的轨道站内空间转变为充满文化气息、商业氛围的活力空间,全面提升人的活动体验。上海在人民广场、自然博物馆等站点突破传统设计中仅满足工程要求的模式,在站厅站台形成文化主题展示功能;在虹桥枢纽片区通过围绕站点高强度的地下空间开发,植入公共服务、停车、休憩、商业等多元功能,给客流提供更优质的活动体验。深圳利用站点之间的区间上方,形成活力的地下商业空间,植入多元的消费业态与公共功能,为乘客提供良好的活动体验。
图6 上海虹桥枢纽地下丰富多元的功能业态
2.4 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工程设计内容的实施落地
(1)通过增设轨道详细规划,以实现工程设计的前期指引和条件预控
上海、深圳:在轨道建设规划和工可设计阶段之间,增设轨道详细规划,提前介入研究轨道与城市空间、功能的关系,做好轨道建设实施条件的预控。上海市在《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11]中要求在轨道网络规划和工程设计之间,编制选线规划和系统配套设施规划,以轨道建设规划确定的初步线站位为基础,充分结合城市用地、道路等基础条件,进行初步的轨道工程设计研究,形成具备工程可行性的站点线站位研究方案,提前协调工程实施可能存在的问题,预留和控制工程条件,指导和支撑后续工程方案的编制。深圳市在轨道建设规划与工可设计阶段之间增设《轨道交通详细规划》。根据城市用地布局和客流需求,优化明确轨道线站位,确定轨道车站的规模、形式、平面与竖向布局、出入口选址、附属设施布局等核心内容,形成轨道站点交通详细规划的指引和管理导则,做好轨道工程设计的条件预留和前期指导,保障轨道规划意图的落实。
(2)通过轨道工程与沿线TOD开发同步规划、设计和实施,同时建立规划设计与建设实施的协调机制,以实现轨道与城市开发的一体化
上海、深圳:轨道综合开发与沿线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市政配套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以实现轨道交通与轨道综合开发实现规划一体化。上海出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及周边地区项目规划管理规定》[12],明确要求轨道交通车站建设与综合开发,必须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建立了轨道一体化规划设计协调机制,由规划主管部门牵头,协调轨道建设方和沿线土地业主,根据双方建设时序的差异,采取轨道先行预留条件,后续物业连通和落实;物业先行建设通道与预留设施空间,后续轨道站点打开接口;轨道与物流同步设计和建设共三种协调模式,前期协调达成一致的方案,将直接纳入土地出让条件,按“带方案出让”的方式控制和预留轨道工程条件。深圳市由规划部门和综合开发业主单位同步开展“交互式”的TOD物业规划设计工作。其中规划部门保障公共利益及片区配套;业主单位立足轨道建设,发挥土地最大价值,获得最大开发收益。双方共同明确轨道综合开发的功能布局、开发强度、开发高度、建筑空间形态、并落实轨道相关设施的布局,最后将规划成果纳入地块规划设计要点。
3 对成都规划的启示
鉴于成都目前在轨道交通设计方面仍存在站点空间与城市功能未形成良好的衔接,出入口、高架线路和站点等地面设施与城市风貌未能形成融合,风亭、冷却塔等地面附属设施占据大量城市慢行空间等不足。同时在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上,缺乏多部门统筹的审批机制导致涉及景观、绿化、空间等方面的设计内容难以落地实施。而在管理过程中对于工程设计缺乏控制性的约束,同样使设计内容得不到实施的前期保障预留。
而东京、新加坡、上海、深圳等国内外城市的先进做法起到有效提升轨道交通设计水平,促进轨道与城市的深度融合的积极作用。因此,建议认真吸纳国内外先进城市在轨道一体化设计方面的相关经验,探究我市在加强轨道交通一体化设计方面的方法和路径。对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3.1 开展轨道线路详细规划,提前协调站城关系,指导工程设计
以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为基础,在工可设计之前编制轨道详细规划,做好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过渡,提前介入指导轨道工程设计,为轨道建设设施控制相关实施条件。通过详细规划研究细化轨道线站位,明确TOD综合开发初步方案,并根据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初步确定轨道车站的规模、形式、平面与竖向布局、出入口选址、附属设施布局等内容,对轨道工程涉及的空间、环境、用地等问题提前进行协调处理,梳理锚固相关工程控制条件,为后续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做好控制和预留,保障轨道的高标准设计要求具备实施可行性,提升轨道的建设水平。
3.2 出台《轨道交通一体化设计导则》,加强对轨道工程设计的指引
出台《轨道交通一体化设计导则》,改变轨道设计以工程设计为主导的现状,按照轨道站内站外流线高效一体化、站内站外空间感知品质化、轨道附属设施与城市空间协调与环境融合化的原则,打造高效轨道、品质轨道、协调轨道和美丽轨道。高效轨道注重以人的便捷出行为导向的站点空间设计要求,以保障轨道进出站流线一体连通为导向来统筹站点功能布局,优化付费区、非付费区、公共通道、闸机口的设置,形成互联互通的空间组织。品质轨道强调将轨道站点的空间设计由封闭式空间转变为站内站外融合的高品质空间营造,在轨道工程设计中,加强文化展示、商业消费、公共服务的预留控制,同时在工程规范要求之上,增加高标准、高品质的自然通风、采光等空间环境设计要求。协调轨道明确轨道站点附属设施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化设计要求,明确所有露出地面的轨道附属设施必须按照结建式、自我整合式的方式设计,处理好轨道与城市用地、道路、管线的协调。美丽轨道注重轨道出入口、附属设施、高架区间的建筑形式、立面外观、色彩风貌等与城市环境与风貌的融合,形成特色的景观化节点。
3.3 建立规划、设计、实施一体的协调机制,推动轨道建设与城市开发的同步实施
在轨道工程设计方案过程中,建立由规划、住建、交通、城管、公园、水务等不同部门组成的多部门协调机制,积极协调轨道工程方案中所涉及的城市空间、道路、绿化、景观、河流等不同方面的问题,保障轨道规划设计意图的真正实施落地。同时为推动轨道建设与城市开发的同步实施,完善轨道与周边用地开发的同步协调机制,当轨道位于旧城区域时,需预留与周边用地的连通接口,周边用地结合城市更新进行优化时可接入轨道空间。在新城开发建设时,当轨道周边用地出让过程中,将多方达成一致的轨道连接通道、接口及附属设施方案直接纳入土地出让条件,按“带方案出让”的方式控制,对轨道的各项工程条件和用地控制做好预留工作,实现轨道交通车站建设与综合开发的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既落实TOD综合开发要求,同时保障轨道工程设施的落地。
报告组成员:李星、谭月、蔡思奇
[ 参考文献 ]
【1】 王晶晶. 活在当下的城:东京的地下空间利用与立体化设计[J].世界建筑导报,(145):18-23.
【2】 徐速,金银桥. 上海地铁徐家汇站商业改造与消防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11,24(4):49-51、60.
【3】 雒一帆. 浅谈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地铁配线车站商业设计[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33).
【4】 朱效洁. 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大客流组织对策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究,2010(1):1-6.
【5】 张宁,陈振武等. 轨道交通大客流换乘站客流组织仿真分析——以深圳会展中心站为例[J].轨道交通研究,2012(7):86-90.
【6】 黄荣祖. 深圳地铁华新站客流预测与组织研究[J].城市规划,2016(82):85-86.
【7】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轨道交通车站地面附属设施设计导则[EB/OL].
【8】 日本最容易迷路的车站之一——东京新宿站攻略[EB/OL].
【9】 城市案例分析——伦敦金丝雀码头[EB/OL].
【10】 日本最新TOD更新项目:东急南町田站[EB/OL].
【11】 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EB/OL]. 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7518942?fr=aladdin.
【12】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及周边地区项目规划管理规定[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