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材料:数学教学也要“取材”东关小学武晓燕“取材”往往被文学创作所重视,其实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恰当的“取材”,它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学****的材料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取,材料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材料的组合要有逻辑联系:或对比、或延伸、或迁移、或补充……。根据小学生认知和情感的特点,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做法是:一、以生活经验材料引起有意识注意。学生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感性知识的积累,但这些积累往往是学生的无意识注意,课堂教学必须选择合适的生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再体验,引起学生的有意识注意,使之直接指向教学内容。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我是这样组织材料的:让学生拿出平时熟悉的苹果、篮球、文具盒等物体,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问学生有“有什么不同”。学生体验后纷纷指出:有的物体的表面是平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有的是光的,有的是毛的;有的表面比较大,有的表面比较小……;再让学生通过涂不同大小的图形体验平面图形的大小。然后根据学生的体验揭示“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平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为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知识提供了帮助。二、以趣味性材料引发主动参与。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感兴趣的材料,会使他们产生“新奇”的感觉。教师利用学生这种好奇的学****情感,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积极性会更高。例如,在数学课本书上有一道“数出下面各图中有几条线段”的思考题。开始我让学生一段一段地数,看有几条,再把两段两段合在一起地数有几条,再三段合起来数有几条……,最后把几次数到的条数相加。学生找到了这个规律后,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趁学生兴趣正浓时,我又改变了题型,数下面的三角形有几个,数长方形有几个……学生有了刚才的经验,很快就能数出了三角形的个数。至于长方形就更难了,不过我再通过适当的提示,学生也能很快地用简便的方法数出长方形的个数。通过这些图形的变换,学生由新鲜、惊奇而后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这种发现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学生是积极主动的,饶有兴趣的,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三、以对比性材料引导观察发现。小孩子喜欢变化的东西,通过相类似的、变化的材料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有所发现,找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