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明,现任古井镇团委书记,经济促进局副局长。2013年6月起担任新会区古井镇政府派驻恩平市横陂镇横东村扶贫工作组组长。扶贫三年间,新会古井驻村工作组共整合资金近819万元,累计完成扶贫项目32个,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1741元,提高到2015年的16650元,整个横陂镇横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6月,赵伟明获得广东省“扶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为今年江门获表彰党员中最为年轻的一位。

扶贫三年 赵伟明让穷村变养鹅富村

今年6月,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江门市共有6位党员受到中央、省委表彰,其中有一副面孔尤为年轻,他是赵伟明。2013年6月,当时27岁的他“临危受命”,接下了派驻恩平市横陂镇横东村扶贫工作组组长的任务,一干就是三年。在这三年里,横陂镇横东村见证了太多从无到有的变化:路通 、水 通 、贫 困 户 收 入 翻番……如今的赵伟明,已过而立之年,但在横东村村民的心中,他却始终是那个勤恳、敬业、贴心的“明仔”。

急C all通知他下乡扶贫

2013年5月,正在开会的赵伟明接到了一通“紧急来电”,电话内容是领导计划派他前往恩平市横陂镇横东村担任扶贫工作组组长。“当时是临时任命,只给我10分钟的时间考虑。”此时的赵伟明调任至古井镇经济促进局不到三个月,而妻子也怀上了宝宝。“肯定有犹豫,但后来想想毕竟是组织安排,而且自己也能胜任这份工作,如果不去,有点对不起自己,最后还是去了。”

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2013年6月赵伟明走马上任。尽管已做好心理准备,但当真正走进横东村时,赵伟明仍有点不习惯。“村里没有水泥路,路都是烂的,贫苦户的家都是泥砖屋,屋子里放着床,床的旁边就是圈养的鸡和鹅,异味很大。”环境的不适应倒是其次,对赵伟明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语言不通。“只能听懂三四成,只好拉上村干部当翻译。”

在横东村,村民大多不会讲粤语或者普通话,只会讲恩平话,语言的不通让村民对赵伟明这个“外人”保持戒心。

“问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直接说给钱就行,不愿意和我们沟通。”赵伟明坦言,在过去,不少扶贫项目都是直接拨款,并不会派人长期驻点,因此村民一开始对赵伟明也有这样的误解。但当村民看到赵伟明忙前忙后,还经常去他们家走走,终于发现这个小伙子“有点不一样”。

第一件令村民信任赵伟明工作的是修水泥路。自横东村立村以来,从镇到村的必经路都是烂泥路,每当下雨便很难通行。“我们到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了一条三公里的水泥路,这条路建起了后,村民对我的态度开始改变了。”而随着和村民打交道变多,赵伟明的恩平话也突飞猛进,村民也开始敞开心扉和他闲话家常。

把古井烧鹅带进横东村

在赵伟明看来,扶贫并非直接拨款就完事,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于是他对横东村贫困户的情况进行了摸底。村里共有59户贫困户,其中有劳动能力的有25户,可发展为长期扶持对象。在做好对无劳动能力的低保、五保户跟踪服务的同时,赵伟明开始为有劳动能力的25户贫困户构思破局方法。

赵伟明留意到,横东村水土资源丰富,有发展养殖业的优势。而村民本身又有养鹅的习惯,这让他联想到家乡古井镇的特色产业——古井烧鹅。当时古井恒益烧鹅正在物色新的养鹅场地,赵伟明牵线搭桥让双方一拍即合。

村民吴华赞喝下了这碗“头啖汤”。赵伟明回忆,吴华赞当时有养鹅,且养殖规模在当地相对较大,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于是便选择了他作为试点。“古井和恩平的养鹅习惯略有不同,恩平是100—120天,而我们则养55-60天。于是我们就把恒益烧鹅公司的人员请过来,与他对接,教他怎样养55—60天的鹅,教他如何提高成活率。”此外,扶贫组还为吴华赞提供了鹅苗和建设养鹅场起步经费。

试点半年后,吴华赞养出了2000只鹅,比之前的100多只大幅增加,而成活率也从此前的80%提升到90%。“适逢春节,鹅的市场价比较高,加上我们补贴,他每卖一只鹅约赚40元。”赵伟明说,如今吴华赞已成为横东村最大的养鹅户,每年产鹅50 0 0—6000只,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便净赚了20万元。

吴华赞的成功让横东村刮起了一股养鹅风。除了贫困户外,很多村民也都加入到养殖行列。“养殖周期从过去的100—120天缩短为55—60天,村民的养鹅成本低了,回本也快。那两年的市场价非常好,每只鹅在剔除补贴后,会有10—15元的利润。”赵伟明介绍,2015年扶贫村共养殖肉鹅达5万多只,全村养鹅总收入达350万元,纯收入高达50万多元。

筹集扶贫资金翻几番

要为村民做实事,这是赵伟明在开展扶贫工作中始终抱持的态度,但手中有限的扶贫经费却让赵伟明十分头疼。“我们驻村的扶贫经费每年有30万元,三年下来也才90万元,如何用这几十万元的资金去做几百万元的事情?”于是,赵伟明开始四处寻找筹集资金的门路。资金的来源一共有两个,一个是村民自筹,该部分占比很少;而另一个就是专项资金的申请。

“哪里有资金和政策支持?怎么申请?怎样才能符合条件?这些都要自己去跑,去问。比如在修路方面,就有好几个专项资金,只能靠自己去搜集整理资料,再去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在赵伟明扶贫工作三年里,新会古井驻村工作组整合的资金总额达到了819万元,比原来的90万元翻了好几番。

有了资金后,赵伟明开始“大展拳脚”。三年里,扶贫组建设村道塘坦水泥硬底化、路灯、垃圾收集箱、文化楼及村级临时避灾场所等项目15个,解决了960多人的出行难问题,为2000多亩农田改善了灌溉设施,建立了恩平市首个村级临时避灾场所。扶贫组还设立助学基金,筹集了10万元的助学款,切实有效地解决横东村的贫困户子女读书难的问题。此外,赵伟明还带领扶贫工作组联同村委会,把原横东旧小学校舍其中1200平方米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公共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在众多项目中,最深得民心的莫过于“改水”工程。横东村内共有9条自然村,其中5条自然村无法通自来水,只能靠打井。“我们在里面选择了两个大村,建成了一个大水塔以及过滤池,为5条自然村供上了饮用水。”赵伟明说道。

村民热络地喊他“明仔”

三年里,在赵伟明的带领下,新会古井驻村工作组累计完成扶贫项目3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2年的2.7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17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1741元,提高到2015年的16650元,整个横陂镇横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赵伟明和横东村的连接更加紧密。“今年我回去了两次,走在路上,会发现村里80%的东西,包括所走的路、路灯、垃圾池、村口的设施等,都是我们亲力亲为建起来的,就像自己养大的孩子一样。”

“社会上有一些人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政府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但扶贫这项民心工程可以改变这一观念。我希望通过自身的作为,改变村民的看法,也进一步改善村民对党委政府的看法。”赵伟明确实做到了。如今走在横东村的路上,他总是被村民热络地称呼为“明仔”。“春节时我们回去,村民很热情地给了我们一堆的西洋菜、番薯、腊鸭、鸡蛋。起码他们会记得我,记得我这三年在这里做了什么。”

371种养致富网微信公众号

原文标题:致富网 > 农业视频 > 致富经 > 扶贫三年 赵伟明让穷村变养鹅富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