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2022年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阶段性检查结果。南山区作为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获评优秀等级。

南山区以“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小衔接”正式立项为契机,成立幼小衔接领导小组,开启“行政+”模式,形成政府牵头、教研引领、督导评价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全力落实“南山行动”。

幼儿园等级创建经验交流_等级园优质经验分享_等级园创建评估美篇

三级联动 创新工作机制

南山区在创新工作机制上,建立区级幼教中心+幼小衔接专项教研组+试点校(园)教研组三级联合教研管理架构,出台《幼小衔接联合教研管理办法》等,推进项目实施,优化治理机制;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结对全覆盖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全面建立226所幼儿园、80所小学协同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机制;设置幼小衔接专题督导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幼小衔接调研和共建工作,探索评价督导机制。

三个变革 创新衔接模式

南山区在变革创新衔接模式上,为新入学儿童创设与幼儿园相近环境,提供相近运动器材和设备,变革环境适应衔接模式;编写《小学入学适应教师手册》《幼儿园入学准备教师手册》,全面指导教师培训,开展“小幼教师蹲班互访、幼小教师教研沙龙”等活动,落实一月一大教研、一周一小总结的联动教研机制,变革研训适应衔接模式;制定“幼小衔接”课程实施纲要和评价标准,开展南山游戏测评模式,采取“无纸化”“游戏化”评价方式,开展幼儿评价手册的追踪研究,变革评价适应衔接模式。

创新儿童成长路径

南山区在创新儿童成长路径上,率先发布《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将幼小衔接全面纳入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强化顶层设计;联合成立“幼小衔接”项目团队,共研“幼小双向衔接”特色课程,一体化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发布《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幼德育一体化行动方案》,强化新课程设计;强力打造幼小衔接教育品牌,将幼小衔接工作由表及里推向纵深,提炼长效育人路径,强化品牌设计。(杨凡锐)

审读:喻方华 蒋祝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