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感谢这位同学愿意在公众号分享她的作业,本公众号只有使用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次,很多同学在做综合性比较高的题目就一片混乱,或者离题,直接把背的知识点写上,或者答题角度没找好。当然这个阶段,能做到把作品理清楚,已经很不错了,11月以后,这份作业大家一定要再看看,学习这位小伙伴的答题方式。

题目:强烈的罪感意识和自觉的忏悔精神,使得忏悔成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成为一种源远流长的叙事模式。那么请以具体作品为例(不少于4部),论述西方文学中的忏悔叙事的发展脉络,并对不同类别的忏悔叙事进行比较。

答:忏悔是西方普遍流行的一种话语体系,最初从宗教上进行传承发扬,一直发展到了21世纪,经历了从“宗教忏悔”到“道德忏悔”的过程,期间有三大高峰期,分别呈现于中世纪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十八世纪卢梭的《忏悔录》、以及十九世纪托尔斯泰的小说和《忏悔录》上,后到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都仍然蕴含着“忏悔”叙事主题,“忏悔”不仅具有深刻的宗教含义,更包涵着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对自身的探索和追问。(开端这部分的总结很好,尤其是有自己的观点,且有切入的角度,谈的并不是那么范范。)

最初忏悔的发源来自于基督教,普遍将自己视为有原罪的负罪者,这使他们拥有了强烈的罪感意识,这使得信仰者面对上帝时产生了崇拜感、敬畏感、渺小感,这都使得凡人犹如犯人,忏悔因此成为可能和必然。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基督教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忏悔话语进入了西方社会的许多领域,忏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已经超越了宗教和道德的范畴,从而成为西方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这段对忏悔叙事的内涵做了解读,很加分)

对于西方忏悔叙事的发展,首先是从《圣经》开始的,出现在中世纪的教会文学中,这也是第一种忏悔叙事,即“宗教忏悔”。在《旧约》中有这样的诗句“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我就有了罪”。(原文的引用,紧扣题目,加分项)希伯来人的《旧约》中耶和华就是善的唯一本源,至于人从亚当、夏娃起就是有罪的生灵,偷吃圣果就是一切的原罪,也是忏悔的起源。

随着忏悔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逐渐增加,忏悔文学在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笔下达到了第一个顶峰,忏悔录是西方文学的一种体裁,是揭示作者生活隐私的自传,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不完全是自传,更多的是吐露虔诚的悔改忏悔之心,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以“神”为假想读者,以“我”为忏悔主体,书写了自己从青年时期开始,是怎样不收敛、不虔诚、肆意妄为、纵情作乐的,并且对自身罪恶痛切彻底的鞭笞和忏悔,通篇贯穿着痛心稽首的自罪自责,因他深信自己犯了“骄傲罪”,深信上帝“拒绝骄傲的人”。

奥古斯丁像一座巨大的熔炉,把《新约》所揭示的信仰与古希腊的哲学,完美地融在一起,他把这种融合物传输给中世纪的天主教,使忏悔叙事的影响力更加明显,以至于影响了中世纪但丁《神曲》的赎罪意识(这部分有延伸,且注重到不同作家的比较,加分项),奥古斯丁认为“人既然有罪,就要赎罪。”他是向世人言说他的罪行,同时也通过忏悔祈求上帝的原谅,同时赞美了上帝、皈依主,奥古斯丁是在书中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不断地向我们证明,人类需要通过忏悔才能够得到上帝的原谅。于是但丁接受并且继承了这样的思想(过渡部分很灵活,没有死记知识的痕迹),在《炼狱》篇中写骄、妒、怒、惰、贪、食、色罪人时,写到这些罪人若要登天堂,尚需修炼,忏悔洗过,涤净罪恶,在这个硕大的幻想世界里明显的能看出但丁对于奥古斯丁“人类需要忏悔、需要赎罪”的拓展。

经过古罗马和中世纪宗教忏悔的发展,忏悔叙事出现了新变——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在他的四大悲剧中对于忏悔叙事的拓展已经隐约超出宗教范畴。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延宕和犹豫深深压迫着他,加上爱情的失败、朋友的背叛、敌人的强大、亲情的阻挠都使他感到复仇的无望,他为自己的软弱叹息、忏悔,这是其实已经对“宗教忏悔”这一范畴有所超过,而更多偏向了“道德忏悔”,哈姆雷特的忏悔是对自己性格悲剧、命运悲剧的忏悔。(点出独特之处)并且除了《哈姆雷特》外,《奥德赛》夫权悲剧也存在忏悔叙事,奥德赛受伊阿古的蒙蔽,掐死苔丝狄蒙娜后,奥赛罗为自己的偏信和怀疑而深深忏悔……(作品量很丰富,加分项,总结与概括部分也做得很好,没有多说一句废话)在四大悲剧里无论是延宕犹豫,自负骄傲,还是轻信怀疑,贪婪恐惧,这些性格所酿成的悲剧后面无不隐藏着自奥古斯丁延伸出的忏悔主题:都是对人性过错,弱点和罪恶的一种宣告。但又与不同于奥古斯丁、但丁,并非对自己生来有罪的忏悔,而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而感到悔悟,这一点就是新变的开始。(划横线部分,大家可以借鉴,比较意识很强)

有了莎士比亚的过渡,忏悔叙事在西方文学中出现了第二个顶峰,即十八世纪卢梭的《忏悔录》——这也代表着新的忏悔叙事类型完整出现,即“道德忏悔”。卢梭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书写了《忏悔录》,当时处于启蒙运动的大背景下,卢梭因为主张暴力革命而众叛亲离,于是他怀着激愤的心情,写下了自传《忏悔录》,目的就变得很明显:向攻击的言论予以回击,为自己的人格作辩护。卢梭以一种惊世骇俗的忏悔的“真实”,向公众袒露自己的灵魂世界,他在《忏悔录》的第一章就说:“无所不能的上帝啊!我把内心完全袒露出来了,和你亲眼看到的是一样的。请你把普天下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堕落而惋惜,让他们为我的恶行而惭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面前,同样真诚的坦露自己的内心,看看有谁敢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既没有隐瞒丝毫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当时我是卑鄙的,就写我的卑鄙;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

他在里面写到少年多磨、青年漂泊、而立蹉跎……他书写了真实的自我和社会,对奥古斯丁以来的忏悔叙事有了继承和发扬,他在反省自己的人性的过错,但绝不同于大部分的“宗教忏悔”,卢梭从根本上认为人的天性本是善良的这一点就与宗教忏悔中的“原罪说”完全相反,因此,相较于对宗教忏悔的对象是面对全知全能道德上帝以求赎罪而言,卢梭将世人放在了世俗忏悔中“上帝”的位置上进行自我忏悔。他的《忏悔录》与其说是对上帝的“忏悔”,不如说是个性解放的宣言,是抗辩的、挑战性的。

卢梭一方面真诚的坦白自己的错误完成了自我忏悔,这一点和莎士比亚很接近,但是也借着忏悔话语在公众领域的强大的影响表达了自己所表述的自我真理;另一方面,他又通过返回宗教忏悔来消除由于自己犯的过错而导致的内心的不安,寻求到自我救赎,又对奥古斯丁以来的宗教忏悔有了一个继承。卢梭的这种世俗的忏悔具有现代性的开创意义,它影响了后世自传作家们对于自我的审视与自我的批判。(划横线部分很加分,不仅有比较,还谈及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文学知识运用地很灵活,能站在整个文学史的角度,评价卢梭的忏悔叙事,大家可以学习这一点)

在卢梭之后,忏悔叙事的第三个高潮来自于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大家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有忏悔叙事描写,如小说,在他的三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中,《复活》对于忏悔叙事的表现尤为强烈。托尔斯泰书写了好几层“复活”,玛丝洛娃从少女到妓女再到监狱流放后改变自己,这是一层复活;聂赫留朵夫从无罪到犯罪,再到赎罪,这也是一层复活,忏悔叙事更多集中于聂赫留朵夫,达到当时俄国社会深层人物的心灵深处,痛斥他们异变的社会原因,并且通过忏悔来书写了灵魂的“新生”。能看出在小说里接受了卢梭一脉相传的道德忏悔叙事,即用人物的活动和内心暴露来揭示社会的疤瘌。(加分项)

除了小说外,自传更能体现托尔斯泰对于忏悔叙事的发展——青年时代的托尔斯泰常为自己的好色与狂赌而忏悔,他罪恶感的自我忏悔这一点在《忏悔录》中得到充分的表现。这部自传体散文集叙述了托尔斯泰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逐渐不喜欢宗教繁琐仪式和虚伪性,到完全背离宗教的具体过程。他在里面不仅分析、剖析他人,而且不断地剖析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认识到自己与真善美等道德理想的距离。从《忏悔录》里我感到,对托尔斯泰来说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信仰的意义,是他的天生责任和义务。所以,他开始俯下身子去倾听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从那些隐忍的底层人群中,他看到了信仰对于生命的意义,看到了信仰与生活之间隐秘的对峙关系。(这位同学的总结与概括能力较强,且有自己的理解,并不是停留在课本上的解读)

但是此时托尔斯泰宗教观的核心已不是上帝,这就与“宗教忏悔”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他崇尚一种“仁爱”精神,他的宗教观是可以被称为托尔斯泰主义的新宗教:主张不以暴力抵抗邪恶,提倡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所以,托尔斯泰宗教观的核心是“爱”和“善”,是一种道德伦理,这种忏悔叙事与卢梭自我审视自我批判的“道德忏悔”一脉相承。(加分项,知识点梳理的特别正确,能做到自圆其说)

但是同时,在托尔斯泰忏悔思想中并不是没有宗教忏悔的痕迹存在的,他主张“博爱”,博爱就是基督教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托尔斯泰认为人人心中都是有罪孽的,但人是不能通过惩罚和报复别人来消灭恶,愤恨占据的人的内心而无法使其平静,那么获得安宁的另一个手段只能反其道而行,那就是“宽恕”。这种宽恕他人的思想在宗教忏悔里也是存在的,上帝要求有原罪的人们学会宽恕他人、忏悔自身,才能获得上帝的原谅,托尔斯泰则是宣扬一旦宽恕别人,人就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面对一切不平等和不公正,本质上还是比较接近的。

综上所述,旧约、奥古斯丁、但丁的“宗教忏悔”表现出的是对上帝无限的爱,“我”的地位是低劣的、卑微的、渺小的、需要忏悔原罪的;而卢梭和托尔斯泰的“道德忏悔”表现的是离开“上帝律法”之后的反省,他们自己的罪恶感上升到了对社会罪恶无情地揭露和批判,“我”的地位是中坚的、肯定的。宗教中认为,人性本恶,善存在于上帝身上,因此人要进行的是面向上帝的“宗教忏悔”,而道德忏悔更多认为个体的人是善的,人性之恶是通过社会和文明这个承载体表现出来的。当然宗教忏悔和道德忏悔的发展也是一脉相承的,在卢梭和托尔斯泰的思想上还是能看见宗教忏悔的影子。

从“宗教忏悔”到“道德忏悔”,忏悔叙事在不断发展,深刻的表现了近代西方文学中的忏悔意识——失去上帝之后,人类在生活本身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追寻、这种悲剧、这种矛盾,就是近代文明的精神特征。

(最后两段的总结做的特别好,大家可以学习这位同学答题的条理性与深刻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