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对如何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提出明确要求。在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实施地毯式排查,采取更加严格、更有针对性、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全国都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2月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加强社区防控,切断疾病传播途径,降低感染率。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要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这些重要讲话和重要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1、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地位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一线,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阵地,在疫情防控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能否把居民动员起来,把社区组织起来,牢牢守住这条防线,关系到战胜疫情的全局。

社区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短时间内就感染数万人,造成上千人病亡,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传染性强,而人员流动性强加剧了传染性。要控制病毒传播,防控疫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限制人员流动,实行物理隔离,阻断病毒传播渠道。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减少人员往来,有利于发现隐性感染者,找出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控制并战胜疫情。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线。在这场战“疫”中,人们分属不同战线,有医务工作者冲锋陷阵、救死扶伤的火线,也有社区工作人员排查疫情、严防死守的一线。社区守护着数以千万计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正面战场。社区防控任务繁杂艰巨,从值守路口、出入登记、测量体温,到入户排查、宣传防控、消毒杀菌,每项工作都十分琐碎,要求非常细致,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各类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较高,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这些繁琐具体的基础性工作,为有效阻击疫情扩散作出了独特贡献。

社区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支撑。从目前形势看,战胜疫情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要战胜疫情,离不开充足的物资保障、有序的生产生活和人们的守望相助。社区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共同体,通过加强水电气热等日常维护,加大蔬菜、肉蛋奶、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供应,能够保证社区正常运行、和谐稳定;通过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能够提供充足的疫情防控物资;通过邻里之间相互帮助,能够彼此温暖、点亮希望、安定人心、凝聚力量,形成团结奋战、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只有这样,战胜疫情才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持久的精神动力。

2、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战“疫”打响后,全国各地社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筑起了一条最广泛坚实的防疫战线。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随着节后返城人流逐步增加,城市社区居民人口规模和流动幅度增大,疫情蔓延风险扩大,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推动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治理,完善社区联防联控体系,把各项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使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只有这样,才能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强化党建引领,下沉防控力量。疫情面前,社区党组织勇于担当,积极承担起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有的社区党组织成立社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有的社区成立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有的社区成立志愿者队伍,引导居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干部知难而进,不畏危险,冲锋在前,战斗在第一线,带头做好排查人员、疫情监测、出入登记等工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把社区建设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应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吸收社区内相关单位人员参加社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进一步集中统一领导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发挥“双报到”机制作用,社区在职党员要加入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社区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挥带头作用,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街道机关干部下沉到社区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把各方面下沉的人员力量编入社区网格,实行统一管理;疫情防控物资要社区优先,一线工作人员优先,妥善解决他们防护、值夜等问题,解决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各方面力量下沉到社区一线,集中资源和力量,分工合作、协同作战,形成防控疫情的强大合力。

强化社区管理,抓细抓实抓落地。疫情发生后,各地社区迅速行动,采取封闭式管理等非常规措施。做好人员、车辆出入登记,在出入口设点测量体温;夜以继日轮流值班,严防死守,严禁外来人员进入;逐户走访,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一户不漏、一人不落,摸清底数;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做好隔离、转运等工作;按时清理社区垃圾,对公共区域消毒杀菌,做好社区卫生工作;等等。这些扎实细致的管理工作,为切断疾病传播途径、降低感染率奠定了坚实基础。把社区建设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应进一步强化管理,严防死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社区作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根据本地疫情发展情况采取适当管治措施。武汉市和湖北省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所有社区一律实行全封闭管理,以此倒逼病源暴露;其他省区市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社区应按照所在地区不同风险等级,制定差异化防控措施。加强重点群体管控,对节后返城人员要严格登记,对密切接触人员要尽可能统一集中进行医学观察。强化依法防控,对于隐瞒、缓报、谎报有关信息或阻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拒绝接受医学观察、居家观察等防控措施的,立即报警,依法处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强社区人员精准管理和疫情监测溯源,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建立统一高效的疫情报送系统,提高疫情防控效率和能力。总之,要抓住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这两大环节,毫不放松、持续用力、顽强作战、久久为功,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抓落地,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尽最大可能控制疫情波及范围。

强化宣传动员,筑牢人民防线。防控疫情,还要注重克服恐慌,稳定人心,防止侥幸心理。人们对新冠肺炎之所以害怕恐慌,主要是由于对其认识不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各地社区通过社区信息平台、张贴海报、循环广播等形式广泛普及防控知识,引导居民科学防控。宣传防控政策措施,引导居民依法防控,自觉服从管理,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宣传居家隔离、集中隔离、病例救治流程和做法,引导居民克服担心和焦虑心理,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相信党和政府,增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一定的认识,疫情防控也取得积极进展。越是到这个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社区要继续扩大宣传,引导居民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应主动公开社区疫情防控信息,及时回应居民关切。对于有疑问、有顾虑、有侥幸心理的居民,要多做解疑释惑的工作。对于重要问题要积极与社区内相关单位沟通协商,争取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把社区居民动员起来,把社区内相关单位动员起来,形成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生动局面,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疫情防控共同体。

强化服务保障,方便生产生活。社区防控既要看到“病”,也要看到“人”;既要管理,也要服务。要突出防控工作人性化,强化基本生活保障,支持有序复工生产,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应协调社区菜店、超市、药店等合理安排营业时间,做好人员导流,强化风险管控。应加强对老幼弱残等群体的关注,做好照料服务工作。对在家隔离居民和集中隔离居民的家人要上门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强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加强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化解,为困难居民提供有效法律援助。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支持社区内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复工复产,恢复正常工作秩序。总之,要通过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增强民众对社区的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强化社区治理,并把社区治理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实际效能,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周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