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这两句话早已耳熟能详、深入人心。立足经典著作、结合实践工作,加强对调查研究工作的理论思考、系统把握,是当前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毛泽东写于1930年的《反对本本主义》,可以说是关于“调查研究学”的经典文献,它全面系统地呈现了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具体而微地讲到了调查研究的对象、思路、具体细节等问题,对我们认识调查的重要性,养成调查的习惯,掌握调查的本领,把握好调查什么、如何调查等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文本价值。

如此费力调查,值不值得?

有很多人不能理解调查的重要性,只是习惯性地重复“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说法,但这并不表示内心的真正认同,也并不表示养成了自觉调查研究的习惯。有些领导没有将调查研究作为科学决策的必要要素,总觉得调查研究无外乎就是得出一些数据,对科学决策影响不大,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值得。而且,很多事情听取汇报,根据自己的经验就足以应付,并不都需要调查研究。

阅读《反对本本主义》,我们会从内心里真正认同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方法论,作为一套致力于分析现实社会、改变人类社会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区别于中西方的很多哲学、理论,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在于它从实际出发,致力于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改变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的进程,也是因为它在调查研究中、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调查研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在此有必要记住毛泽东的警示:“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就注定是“瞎说一顿”。不精心于调查研究,本身就是一种不正确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态度,再“瞎说一顿”,则是错上加错。反对瞎说的目的,不是剥夺他人说话的权利,而是鼓励在正确调查基础上慎重用权,做到话不瞎说、权不滥用。

调查研究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找到解决问题办法、想出好主意的方法。毛泽东指出:“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调查就是要搜集、整理、分析各种素材,是“把脉”的过程。通过调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捋顺清楚,找出头绪,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显露出来。毛泽东倡导“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确实十分必要。躬身作调查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需要耗费体力和脑力,但这是一项基础性的、不得不做的工作。有些人出于能力不足的担忧,不敢接手新任务,实际上并不是能力不足,而是不肯迈出双脚。一些人正是在这方面出现精神懈怠的危险,不想走出办公室,而出现了懒政怠政、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问题。

我们要养成先调查再决策的习惯,并使之成为一种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所谓科学决策,通俗讲就是决策能够最大程度符合实际需要,以最低代价推动改造现实的进程。虽然决策的途径有很多,可以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来决策,也可以通过理论研讨来决策,但实践证明,通过调查研究来决策是最根本、最靠谱的,其他的决策机制则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也要避免犯拖延病。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决策,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谨防将调查研究沦为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以调查研究为借口将一项政策无限期拖延。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调查

深刻理解调查的重要性是前提,学会以理论为指导进行科学的调查则是关键。有人认为,调查工作纯粹是个技术活,只要有足够的耐心,设计好调查步骤,制定好调查内容,就可以把工作做好。事实上,没有理论的指导,也不会有正确的调查。仔细阅读《反对本本主义》会发现,毛泽东的调查工作有一定理论的支撑,这就是群众史观,即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他不止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还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将其贯彻到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在当时有人讥笑毛泽东是“狭隘经验论”,实际上根本没有理解其思想的高度。

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主动亲近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根系人民群众,全部活动的目的是服务人民群众,党的全部战略、方针、政策也都来源于对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群众的实践才是真正鲜活的实践。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有些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冷眼旁观、视而不见,不可能做出正确的调查。

调查是要把握社会现象,理解社会总体,但对象一定要是人民群众,一定要是活生生的人、现实生活中的人,这是调查研究技术再发展也必须遵守的前提。毛泽东明确指出:“作为我们社会经济调查的对象的是社会的各阶级,而不是各种片段的社会现象。”今天我们的调查越来越走向科学化,但一些技术手段的运用,却开始出现“见数据不见人”的苗头,有些调查报告纯粹是一堆冷冰冰的数据、表格,看似严谨科学,但对于实际工作而言可能是缘木求鱼、适得其反,把这种调查的数字、结果当作制定决策的依据,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结果可想而知。

调查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需要用到社会学、统计学、人口学甚至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各专业知识,这些都要聚焦人民群众这个主体,要坚决杜绝见物不见人、只看数据、完全用数据说话的调查研究。人民群众是生活于具体环境中的变动着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生活延伸到哪里,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实践的调研就应该开展到哪里,不能出现“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然还在山上”,这样思想落后于现实的情况。

人民群众还是由不同群体构成的有差异的主体。不同的人,工作不同、收入不同、家庭情况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思想状况不同,如果看不到社会成员的不同划分,无视不同人群差异化发展的客观事实,将所有的调查对象“一视同仁”,这种调查也不可能把握真实情况,本身也会沦为形式主义。调查研究要深入到社会肌理内部而不流于表面,就要分析各个群体,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仅要调查各业的情况,尤其要调查各业内部的阶级情况。我们不仅要调查各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要调查各阶级之间的关系”。他所做的调查研究对耕农、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小商人、城市贫民、游民等社会各群体进行了具体化、多样化的分析。调查不能回避利益多元问题,不能追求统一忽略差异,这样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调查结果,不可能了解完整的社会状况。

科学调查研究的必备要素

做事情注重调查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学会如何调查、开展正确的调查则是一种能力、一种技艺。一些人强调调查工作,也积极去调查,但如果调查方法是错误的,就和不去调查的结果是一样的,甚至还不如不调查。毛泽东是调查工作的高手,我们要跟着毛泽东学调查的本领,做出正确的调查。

做好调查,首先得有调查的正确态度。做好调查,做对调查,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在调查工作中要反对两种错误的态度:一种是“老爷式的调查”,他们不是去调查问题的,而是去摆排场的;不是去虚心了解群众的,而是去给群众当教员的。还有一种,可以叫做“猎奇式的调查”。毛泽东说,“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郭”,“像挂了一篇狗肉账”。“猎奇式的调查”走马观花,遇到什么就调查什么,毫无章法,也不可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对于解决问题同样无益。

做好调查,目标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就是发现和解决问题,调查问题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要反对盲目调查,没有目的的调查,没有问题导向的调查。有的领导干部是只调查不看问题,也不解决问题,把调查当作应付上级、掩人耳目的工具。坚持问题导向,实际上包含两种意思,一种是坚持发现问题的导向,一种是坚持解决问题的导向。我们比较容易注意到在调查中寻找解决方案,却忽视了在调查中发现新的矛盾和问题。有的人具有观察问题的敏锐性,能够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也有的人思维迟钝,在问题大量出现的时候才意识到严重性,结果错失良机、为时已晚。

做好调查,要兼顾历史和现实。调查某个问题,就要调查这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毛泽东非常注重对历史情况的调查,一讲调查就会讲到历史和现实,这是他的“历史思维”的体现。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调查历史情况呢?一则看不到历史情况就不可能正确地看到现实情况,二则就不可能从历史、现实中看到未来。只聚焦于某个时间段的树木,是看不到历史的森林的,甚至连这个时间段的树木也看不全,本来是个桃树林还可能看成杏树林,本来是已经结果的树林还可能看成是刚开花的树林。

做好调查,调查方式要选准。调查方式有多种,可以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开调查会的方式。只要能够把问题搞清楚,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可以的。针对不同的问题,两种调查方式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如果一个问题涉及相当大的地理范围和多个部门,开调查会的方式可能更加高效。开调查会的前提是已经有人在前期就不同问题做足了调研准备,已经掌握了实际情况,所以调查会依然要以充分的实地调查为前提,否则就成了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有时,从调查会上得到的信息也未必完全可靠,需要深入实地加以验证。同样,亲自实地调查所得到的材料也未必全面,需要通过开调查会的方式加以补充。

做好调查,前期工作要做足、要做细。无论是实地调查还是开调查会,都要做充分的前期准备。最基本的方面是一致的,就是要明确去什么地方、找哪些人、讨论什么问题。选择实地调研的地理范围一定要典型、全面,不能只去某一个农村和某一个城市,那样非常容易以偏概全。开调查会,要作讨论式的调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不能只听一个人的解说。对调研什么类型的人要悉心选择,要从年龄、职业和问题相关度等方面照顾到尽可能广泛的人群;要先明确讨论的中心问题,确定讨论提纲,按纲要逐一讨论,避免各说各话、自行其是;要亲身出发,接地气,不能单靠书面报告,自己做记录,尽量避免他人代笔;要善于引导,确保从调查对象那里得到的信息都是可靠的、全面的,等等。

做好调查,还要有始有终。调查有事前调查,也要有事后调查,事后调查与事前调查同样重要。事前调查是为科学决策提供事实依据,事后调查是为了取得反馈,检验决策是否真的符合现实要求。人们往往会忽视事后调查,有的地方颁布政策后就让下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阻力时便以命令的方式强力推进,结果激化了很多矛盾。在实际工作中,一项决策能够百分百符合实际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决策都具有特定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在这一时间段制定的政策,随着实践的发展,到了下一阶段就会失效;在这一部分地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在那一地区可能就不是问题。因为现实情况是极其复杂又时常变化的,所以需要将调查研究确立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做到有始有终。

(作者分别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