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通讯员 吴婷婷 报道)“感谢您在关键时刻救了我的孩子。”来自西藏日喀则的30岁母亲,眼眶湿润地握着陈水芳的手感激不已。去年12月29日,陈水芳在从北京开往拉萨的Z21次列车上救了她呼吸衰竭的孩子。

“谢谢!非常感谢您呀,陈院长!”前不久,陈水芳成功救治了1例血小板减少的高风险手术,患者丈夫马建福感激的握着他的手不停的道谢……

医生经验心得_医生经验心得_医生经验心得

不忘医者初心,牢记援青使命,他让浙江精神闪耀巴音河畔;他与患者悲喜与共,尽自己最大能力为患者化解难题;每年定期下基层开展义诊活动,服务更多困难人群;他最远到过西非、最苦赴菲律宾援助救灾、最险参加两轮抗击非典,他就是2019年我省第四批医疗援青专家、海西州人民医院院长陈水芳。

用行动践行医者仁心

不忘从医初心、牢记医者使命,他用奋斗书写幸福。

2019年7月29日凌晨5点多,天光微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专家陈水芳沐着晨光抵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飞往2200公里外的德令哈,这将成为他的新“战场”。他将以院长和呼吸内科专家的双重身份,开启医疗援青之路,在州人民医院工作三年,和同行的第四批浙江医疗援青专家团一起,为当地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发展思路,全面促进海西州人民的健康水平,提升海西州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

早在出发来青海之前,他就问自己:援青三年,我要做些什么?这位好医生常说:“从穿上白大褂那一刻起,医者使命就融入了我骨血,不管在哪里,只要有需要,我都会挺身而出。”

近二十年来,陈水芳一直坚守在援医一线:2003年,他两度抗击非典;2009—2011年,成为中国援非医疗队的一员,远赴西非马里;2013年,在菲律宾遭遇17级超强台风海燕侵袭之时,他奔赴前线救灾;2017年,他下沉到宁波北仑,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基层……

“比我优秀的医生,还有很多。我到青海来,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来了,就要多为这边的老百姓做实事和好事。”面对每一位患者,他都认真把脉问诊。“我觉得奉献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总统骑士勋章、商务部表扬函、浙江省人民政府集体一等功、浙江省援外先进个人、“双下沉”优秀医师……沉甸甸的嘉奖背后,是一位医者的大爱和奉献。“哪里需要我去,我就随时出发。”陈水芳说,每次接到任务,他都没有过丝毫的犹豫。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关于医者初心、医者仁心、医者使命,都深深融进了他的骨血里,熠熠生辉。

用温度的手温暖大家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群众解决身边的难题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帮一点是一点。”他是一位共产党员,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征途上,积极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武汉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目前防控形势严峻,急需呼吸等专业力量支援,我作为有SARS病房一线救治经验的党员‘老兵’,责无旁贷!虽然我现仍在援青,但履职工作已予妥善安排并可兼顾。特此请求加入到支援武汉或其它最需要的地方去执行最艰难的工作!我保证不辱使命坚决完成任务!”1月23日,他向浙大一院领导递交了请战书。疫情防控,党员是急先锋;危难关头,更现医者担当。

陈水芳总是拿出自己的积蓄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疫情防控期间,他通过医院捐款、上缴特殊党费、红十字个人捐款等形式向疫区捐款2万元。他常说:“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宽度却有无限可能。”他时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着生命能创造的无限价值。

医生经验心得_医生经验心得_医生经验心得

去年获“浙江大学好医生奖”后,陈水芳将15万元奖金全部捐给青海省贫困农牧民。来到州人民医院后,他几乎每周都带队下基层,到各个牧区开展义诊活动。前不久,陈水芳看望慰问了德令哈市尕海镇五户困难牧民,给每户人家送上1000元慰问金。当得知一位贫困独居、患有心脏病、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惦记着离家百米开外的芋艿地时,他和当地村医一起帮老人的芋艿地清理杂草。

在州人民医院调研时,陈水芳发现不少患者腿脚不便、年老体弱需要轮椅,但当时医院的轮椅很少,并且租借手续繁琐。他自费3万元,找轮椅生产厂家购买了20把轮椅放置在医院大厅,零手续,随时可借用,甚至为了方便患者,他同意他们把轮椅带回家,过后再还回来,确保零手续帮助腿脚不便或有需要的就医群众。他说:“这没什么,只要能帮到了有需要的病患,我就非常高兴!”

从医28年,他一直以病人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心里装着病人,让医疗有温度。“医生除了看好病,还要有情怀,有温度,我们代表着浙江的援青精神,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人。”他说,“百姓的手是温暖的手,医者的手也是有温度的手。”

用帮助给予大家幸福

挂职一阵子,牵挂一辈子。“作为医疗援青干部,医者父母心,我们更有一颗奉献高原百姓的温情爱心。”陈水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院长,同时又是医疗援青专家团领队,一到州人民医院,他马上投入工作,一方面了解当地患者病情,筛查出合适的患者,动员他们来做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医院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手把手教导内科医生开展海西州首例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开启了州人民医院无痛技术应用的新篇章。

70岁的葛大爷(化名),患慢性阻塞性肺炎,同时伴有支气管扩张以及肺心病等,曾一度呼吸衰竭,被下了病危通知书。虽然葛大爷的情况比较危险,但陈水芳认为,葛大爷还是可以尝试做无痛支气管镜手术,一旦成功,获益很大。手术过程中,陈水芳严格把控风险,做好各方面预案和监控,最后手术很顺利,帮葛大爷吸出了很多痰。康复出院的那天,葛大爷拉着陈水芳的手不停道谢,“这是我患病十年来,感觉最好的时候,不用再时时刻刻吸氧,能够快速走上一段路而不气喘,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了,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感谢您啊。”

“既然来了,就要发挥所长,不仅要开展新技术,更要培养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让当地的医疗水平更上一层楼。”在陈水芳的指导和培养下,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已有三位当地医生掌握了一定的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技能。

把新技术引入,扎根海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是他最乐于看到的。“义诊一哥”是同事和同行对陈水芳的昵称。凡是义诊活动,总能看到他的身影。“能帮一个是一个,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也充满了幸福感。”他说,“既然来了,就要沉下心来干实事。”带着浙江人民的嘱托,陈水芳和他带领的援青医疗团队,将继续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留下更多的援建成果。

从义诊到家访,陈水芳走过了万里山水,三十年从医经历,他始终记得自己儿时的愿望和求学的理想——“做个好医生”,他也的的确确用行动证明了这一初心。仁心长,不怕远。陈水芳跨越万水千山,用自己的一腔赤诚,给海西都带来了暖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