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树辉
理解和被理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为什么有人说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要做的重要一项就是理解来访者?
两年前我的咨询室来了一位女士,起初访谈进行得很顺利,她善解人意、说话风趣、性格温柔,是大多数咨询师眼中的“四有来访者”。所谓“四有来访者”,是心理咨询行业中一个幽默的说法,是指来访者有财力、有时间、有觉察力、有情感。这样的人为何要来做咨询?她给出的说法是成长自己。
在完成对我的“安检”之后,她跟我讲起她小时候和小朋友踢毽子的经历,总有人嫌她笨,嘲笑她……她刚要继续说下去,咨询时间超时了,于是我说:“时间到了,我们下次再聊。”当时她很配合地走出咨询室,很热情地和助理告别,但不知为什么,我的内心隐隐有些不安。
果然,那次之后咨询陷入了困境,她每次来都要发脾气,质问我为什么在她那么难受时结束咨询。接下来,她会找出各种问题,像训小孩一样教训我一顿。我隐隐感觉到她需要被我理解,而不是用专业理论分析她。
那我要怎么办?我知道说一大堆理解她的话是没用的,因为那样太空洞了,于是我硬着头皮加入了我家小区的“踢毽子大军”。我并不会踢毽子,我只是想试着理解我的来访者。
不久咨询迎来了转机,来访者再次提到她小时候踢毽子被嘲笑的经历,这次我一字不落地听她讲完,最后她看着我问:“你不觉得我小题大做吗?”我摇摇头,她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我回答:“我现在几乎天天晚上都去踢毽子,我经历过那帮家伙的嘲笑了。”她诧异地看着我:“你也喜欢踢毽子?”我坦言:“我是在与你交谈后开始学踢毽子的,因为我想理解你那时候的感受,这可能会对我们的咨询有帮助。”
那之后,她安心地跟我谈起她的成长经历,我们在一起工作了近两年,后来回忆一起工作过的瞬间,她告诉我,得知我为了理解她去学习踢毽子,回到家她把自己关进房间哭了好久。
养育过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陪孩子唱歌跳舞时,你唱得是否好听、跳得是否好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用心陪他,孩子能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爱自己的,他们愿意陪我一起玩儿,这就足够了。
我的来访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这背后蕴含的心理学理论是什么?仅仅是被理解吗?我们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一个夏夜,我夜跑完五公里特想吃块西瓜,路过小区门口的西瓜摊就挑了一个。结果一过秤,二十多斤,这么大的西瓜抱回家也吃不了,于是与摊主商量能不能切开卖。摊主犹豫了一下说“好吧”,随手拿起西瓜刀就要切。我看出他的妻子有点不情愿,就多问了一句:“这么晚了,切开还好卖吗?”他们告诉我,要是白天还好,可到了晚上可能真卖不出去。我听后犹豫了一下跟摊主说:“不用切了,我都要了吧。”我掏出手机准备付钱,可是摊主眼里泛着泪花,用力往我手里塞着西瓜,说要把那个西瓜送给我。他说自己卖了多年西瓜,很少遇到像我这样为他们着想的客人。
当然,我还是坚持付了钱,从那天起我们就成了朋友,看到我进出小区,他们会热情打招呼,看到家里老人进出小区手里提的东西多,他们也会把老人送到楼下。
这件事也已经过去了多年,疫情之后再也没见过那对夫妻,可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和帮助很大。每当在咨询中遇到困难我就会想起那段经历,我和摊主之间只是买卖关系,为什么几句简单的对话就会使摊主那么感动?因为在对话中他们感觉到了被理解。
从自体心理学理论看,这种被理解的感觉,最初应该是在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中产生的。这被自体心理学流派的开创者科胡特叫做“镜映”,就是说,当孩子来到世界,如果他的一举一动总在妈妈的眼里,可以感觉到自己是被欣赏、被理解、受欢迎的,那他就被妈妈镜映到了。这是一个被深度共情的过程,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这样的共情是最有价值的。它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也不需要掌握太多技巧,这是妈妈发自内心对孩子的理解和欣赏。
对一个成年人而言,会认为自己不应该被小时候的经历所困扰:“不就是毽子踢得不好被人嘲笑吗,多大点事儿?”可对当年的孩子而言,那就是天大的事。当然,如果再深究一下,很多孩子踢毽子都踢不好,怎么我的来访者受的影响这么大呢?因为大家成长经历不同,我的来访者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应肯定和过去的经历有关。但在与我的咨询中,当她感受到了我主动地努力试图理解她时,并且一直在为此付出行动,她对我的不满变成了信任。我有没有做到真正理解对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到了我在努力,她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如此努力地理解她。而且这个人不是为了挣那点咨询费,他在里面投入的是真情实感。
常听人说“人间值得”,何谓人间值得?就是有人愿意理解你,愿意欣赏你。有了这样的体验,我们才能带着情感,更有温度、更有力量地理解自己。当然,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重要的关系中被自己爱的人理解、欣赏,更希望看到更多的孩子在生命的重要时刻被自己的父母理解和欣赏。如果为人父母,请不要固执地认为只给孩子提供足够好的物质条件就好,很多时候你的孩子在意的是你有没有理解他、欣赏他。
作者树辉:实战派心理咨询师、树辉心理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