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不仅关心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关注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中国将可能同时拥有健康的经济和健康的生态环境。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并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启发,这是全世界都需要的领导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中国一些城市面临空气污染问题,但中国直面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和经济挑战,并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包括计划到2020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新增3600亿美元(约合2.5万亿元人民币)投资,终止新增燃煤电厂规划,建立环境污染企业“黑名单”,对违法企业进行严惩,加强立法,为清洁环境提供法律保障等。

索尔海姆注意到,中国正在推广废弃物循环利用与电动汽车项目。在北京和上海,针对电子废弃物与电池的循环利用体系正迅速形成。在深圳等城市,政府积极推动电动出租车换代,努力让市民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罗毕总部举办的全球空气质量行动报告发布会上发布了《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北京初步形成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局面,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效果显著,为全球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索尔海姆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已深入人心,中国在环保领域取得的成功不仅对中国很重要,也为其他受环境问题困扰的国家树立了榜样。

索尔海姆高度评价中国为推动世界性环保协定的达成发挥的引领作用。2016年4月,中国批准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旨在预防有害工业汞污染物引起的新生儿生理缺陷与疾病。2016年4月,中国在《巴黎协定》开放签署首日签署协定,并于同年9月批准协定,向世界各国发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信号。中国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上也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推动全球通过了关于削减氢氟碳化物的修正案。此外,中国还批准了《获取与惠益分享名古屋议定书》,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还承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并将绿色金融纳入二十国集团(G20)的优先领域。

索尔海姆非常满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中国的密切合作。2016年3月,山东东营市确定实施“联合国绿色经济行动伙伴计划——中国东营市绿色经济试点示范项目”,成为中国首个绿色经济试点示范城市。该项目由东营市政府和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合作开展,旨在推动绿色经济倡议、政策融资和知识分享的计划行动。2016年12月,中国环保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了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

除了与中国各级政府合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和中国企业展开合作。2016年9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金服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发起成立全球首个金融科技企业的绿色金融联盟。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布《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确定2017年12月31日前分期分批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其制品活动。索尔海姆称赞中国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先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共同主办了“为生命呐喊”图片展,首都机场投入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展位与电子屏幕资源进行保护濒危物种的宣传,他认为这些行动都印证了中国在环保领域的坚定决心。(记者 李宁)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