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措施_优质营商环境_优质营商环境建设经验

图为4月25日,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干部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北货运区国际货站走访调研,了解相关情况。徐聪 摄

本期看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是我国首个、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积极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新机制新路径,坚持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探索建立“一统十联”工作机制;多向发力、靶向破题,扎实推进监督治理;激励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以更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5月1日,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机坪上,多架全货机正在等待起飞,几十辆装载着货物的拖车来回穿行。

这里既有中国邮政、国航、南航等国内航司全货机,也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全货机。它们携带各类物资,穿梭于郑州至世界各地国际机场之间,将内陆大省河南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河南郑州航空港)是我国首个、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近年来,随着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升级为4F级机场,机场北货运区、高铁航空港站建成投用,国际陆港航空港片区、郑州港先后落地建设,河南郑州航空港实现“空、陆、铁、水”四港联动发展。

自获批以来,河南郑州航空港坚持“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总体发展思路,紧扣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战略定位,着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制度型开放“中原特区”,成为河南高水平开放的核心增长极。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立足职能职责,强化监督执纪、提升治理效能,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为航空港区实现“二次腾飞”、全力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提供坚强保障。

1 推行“一统十联”机制,系统集成贯通融合

4月25日,郑州航空港区、富士康集团、林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投资合作框架协议。这项新投资有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个个投资项目的落地,与当地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密切相关。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涉及政务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投资贸易环境等各领域,必须全方位调动各领域力量共同推进。”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河南郑州航空港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实施办法》,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框架下统筹谋划,实施具有功能区特色的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

该机制突出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各级党组织优化营商环境政治责任,重点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消除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打通阻碍民生改善的堵点。

“一统”是“纲”,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十联”是“目”,区纪检监察工委牵头,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与深化改革、作风建设、“清廉航空港区”建设、审计监督、巡察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组织保障、宣传保障、法治保障、社会保障等10项工作的联动机制,横向打破行政壁垒、纵向打通层级阻隔,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贯通融合的“立体式”监督治理体系,形成党工委统领,纪检监察工委推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格局。

“建立‘一统十联’工作机制,根本任务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先行先试,以一流营商环境招项目、引资金、聚人才。要以更完善的保障、更有效的措施,全方位提升政务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投资贸易环境等领域体制机制保障水平,不断推动落实惠企利民政策、解决企业发展和民生福祉问题。”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在这项机制下,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统筹各方力量,贯通各类监督,树立以制度管事管人理念,固化“全周期管理”闭环流程。

聚焦政策落实、权力运行、行政服务效能、党员干部作风等,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对接“十联”,配套实施10项保障制度,包括“双对标”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营商环境分析研判办法、营商环境审计制度、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监督执纪办法、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营商环境建设绩效日常考核制度、营商环境监督投诉处理办法、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政治谈话办法、优化营商环境观测护航制度、常态化开展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和干部作风监督执纪工作办法等。

同时,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加大监督力度,推动有关部门加快重点领域政策集成创新、优化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完善投诉处理和监督检查体系,加大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动督查等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效。

2 实行“四员”护航制度,多向发力靶向破题

“作为营商环境护航员,我们要秉持严实作风,督促各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让企业家心无旁骛抓经营、谋发展。”3月9日上午,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第一届“特约监察员、党风政风观测员、特邀村级廉情监督员、营商环境护航员”聘请会议上,营商环境护航员董涛郑重表态。

为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织密监督网络,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在全区实行优化营商环境“四员”护航制度,按照组织提名和本人自愿原则,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直机关工作人员,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基层一线干部群众代表中聘请“四员”。

“四员”围绕强化干部规范用权、整治隐形变异“四风”、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聚焦权力运行的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和重要人员,紧盯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丁宁介绍,将统筹协调“四员”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调研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四员”参谋咨询、桥梁纽带和舆论引导作用,定期研判观测营商环境生态状况,建立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机制。

建立“四员”护航制度,是在“一统十联”工作机制下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让“一统十联”工作机制落到实处,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日前制定印发《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区开展为期一年的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行动。

监督治理行动坚持问题导向、人民至上、贯通联动、标本兼治原则。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聚焦企业和社会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党员干部作风顽疾,紧盯助企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重大项目建设落实中推进不力担当不够、涉企行政执法不规范、亲清不分以权谋私、党员干部作风不实五类问题强化监督,开展“开门问企、开门问计”、“访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行风评议”、政治谈话、警示教育、专项监督、巡察监督等10项专项活动,推动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

“有的单位态度‘冷漠’,思想站位不高;有的部门办事太慢,服务意识不强……”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坚持多向发力、靶向破题,走进一线查找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举措和完成时限,并跟进监督推动整改。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推动形成一批制度成果,促进治理常态长效。

“服务企业‘零距离’、办事效率‘零延误’、项目入驻‘零障碍’、生产经营‘零干扰’……”通过监督治理行动,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着力推动全区干部作风形象大改观、精神面貌大转变、素质能力大提升,为市场主体营造安全稳定、统一开放、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便利快捷、可预期的良好营商环境。

3 出台激励“四敢”举措,营造干事创业好环境

“现在出口退税业务办理很便捷,从提交申请到税务审核,最快当天就能完成。”面对河南郑州航空港高效便捷的出口退税服务,河南安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赞叹。

今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区税务部门在简流程、提效率上持续下功夫,创新推出海关税务“一站办”特色服务,为外贸企业跨部门备案开启“高速”模式。同时,加快出口退税审核审批进度,全面推行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和备案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办理”,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助力外贸经济焕发新活力。

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建立常态化审批服务效能监督机制,推动当地不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各部门大胆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做到审批少、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企业获得感强,力争实现“有事‘一次办’、量度‘一杆秤’、服务‘一张网’、中介‘一单清’”。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持续改善,更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软环境”上实现新的突破。

优良的营商环境,体现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为深入贯彻践行“四敢”精神,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聚焦党员干部能力作风突出问题,压实各级党组织政治责任,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十项举措,包括严格“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廉政意见回复绿色通道、开展澄清正名和暖心回访活动、鼓励自主容错纠错、盘活“银色人才”资源、实施企业人才赋能行动、严格规范执法司法行为、畅通政企互动渠道、探索村(社区)巡察新路径、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等。通过这十项举措,营造“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干事创业好环境。

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书记胡云生说:“我们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容错纠错范围和情形,规范容错程序,划定不予容错红线,激励党员干部在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中敢于担当、勇于争先、善于作为。”

营商环境如何,市场主体有最直接的感受。

为畅通政企互动渠道,郑州航空港区坚持“开门问企、开门问计”。区党工委领导班子每季度召开一次企业家恳谈会或座谈会,纪检监察工委领导班子每月举行一次“接访日”活动,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推动解决惠企、惠民生和惠基层实事问题。

胡云生说:“我们还选取政策支持力度大、资金资源富集、实施项目多、与企业群众联系密切的单位进行量化评议和‘问政访谈’,建立反映损害营商环境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接收处置绿色通道,对涉企问题线索及时分办、优先处置,倒逼党员干部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善成事。”(王海涛 蒋洪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