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韩城,古城的每一处遗迹都浸透着千年的沧桑。在这座被历史眷顾的城里,曾有过一千多位文人志士在不同的朝代封官拜爵,至今为止,韩城依然流传着“朝半陕、陕半韩”的说法。踏着石板古道,追寻上古遗风,感悟历史的变迁,走进它就收获了千年的光阴。
“华夏史笔惟司马,关中文物最韩城。”拭去时光的尘烟,那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岁月醇香便一缕一缕落入心底。风雨沉浸的石板古道在蜿蜒中铭刻着历史的痕迹,重重叠叠的史诗在反复的吟唱中汇成深深浅浅的脚印,明明暗暗的门楼在开合间拨动时光的节奏,把一粒粒蒙尘的珍珠擦拭得光洁润泽。走进韩城便走进了历史,要用心慢慢去揣摩。
韩城的遗物众多,其中以文庙为首。文庙始建于元朝,现存的规模形成于明清时期,位于老城区,坐北朝南,由四个紧密相连的院落组成,是14世纪以来陕西省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文庙古建筑群。踏上文庙的石板路,首先会被一面大气磅礴的五龙壁吸引,照壁采用浮雕的手法,五条巨龙蜿蜒穿梭,仿佛要冲出照壁跃入云霄一般。与照壁相对而成的是棂星门,整体为木质结构,在肃穆中满含着华美,其后是高大庄严的戟门,气势宏伟的大成殿,严整博敞的明伦堂,巍峨高耸的尊经阁。文庙是祭祀孔子,弘扬儒家文化的场所,前庙后学践行了孔子重教兴文的思想,它的设立本身体现了儒学对人具有自觉意识的人性尊重。在大成殿门前有一幅楹联:“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门者辟之宫墙。”可见孔子的思想用意在齐家治国平天下。明伦堂正门题额“正谊明道”,取意“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简单的几个字概述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以道义为目标的君子。文庙的建筑风格庄重典雅,是对大成、中和、儒雅、仁、礼等哲学思想的融汇体现。
穿过文庙便是东营庙。一进庙门,一面牛皮大鼓映入眼帘,挥动鼓槌,大鼓便传出浑厚高亢的声音,仿佛在这院墙之内依然可以听到阵阵呐喊声。东营庙坐东向西,主体部分从前到后共有两进院落,殿堂按东西轴线依次排列。东营庙的创建年代现已无据可考,主要由山门、过殿、享殿和寝殿组成,在轴线的北侧,还保留有其他建筑,西面是三公祠,坐北面南最南端是入口,为两柱式牌坊门,向北是献殿,其背后是寝殿。献殿前的两侧是东西厢房。紧靠三公祠的东边有殿宇一座。在该殿的旁边还有两座小殿。东营庙最初是守护城池将士的兵营,里面设立关帝庙,意在祈求关公武圣保佑城池的安全,体现出人神共治的文化思想。
东营庙后面便是城隍庙。城隍庙始建于明隆庆五年,明万历五年扩建,此后曾多次重建。琉璃九龙壁位于庙前,牌坊位于枝门东西,东牌坊上书“监察幽明”,西牌坊上书“保安黎庶”。庙的正门上书“城隍庙”,门外两侧各塑金刚神,四墙面砖刻“彰善瘅恶”四字。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年间封前汉纪信为城隍爷,因此内部供奉纪信城隍爷铜坐像。城隍庙的房顶部镶嵌有琉璃,庄重而华丽,由此可见城隍庙在旧时人们心中的地位。
行走在一座座庙宇间,对于历史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历史的宁静在这里彰显着力度。古朴的建筑,静谧的庭院,参天的古柏,精美的影壁,雕画精巧的门窗。斑驳的砖瓦将沧桑的过往一一铭刻。如果说庙宇带给人的是对中庸之道的敬畏,那么韩城党家村的民居更是将这种中庸之道付诸建筑中。
党家村坐落在山坳之中,仿佛一幅古老而精美的画卷。青砖灰瓦的四合院是烙满文化符号的画卷一角,对称的建筑美学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党家村位于韩城东北9千米西庄镇境内,地处东西走向的葫芦状沟谷之中。它始建于原至顺二年,明清两代又有较大规模兴建,清咸丰元年在村东北高地建寨堡,从此村寨相通,连为一体。党家村民居历史悠久,群体保护完整,村中20多条巷道纵横贯通,全部用条石或乱石墁铺。古色古香,别具一格。
走进党家村,古老的青石板巷道,雕刻精美的高大门楼,考究的上马石,华美的呈长方形的御赐节孝碑,无不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党家村主巷为东西走向,次巷、端巷与主巷纵横连接,巷道地面皆为石墁,断面凹形,交通与排水共用之。巷道与院落布局采用“巷不对巷”、“门不对门”方式。漫步在党家村的巷道,随处可见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及门额题词。院中家训壁雕多在厅房歇檐两侧山墙上,内容也多为道德修养之类,文化气息浓厚。这样就把现实生活起居的空间拓展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又体味到儒家传统的人文思想的教益,真实地感知当时长辈对子女在做人做事中的期待和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文学、道德、美学的融合。在这种教化下,全村在明清两代考取进士5名,秀才44名,几乎半数家户取得功名。
党家村的四合院呈长方形,个别的是正方形,四合院由厅房、左右厢房、门房围成。厅房为头,厢房为双臂,门房为足,似人形,有寓意。厅房高大宽敞,前檐多为歇檐,为供祖和设宴之所。整体房屋建造依附传统阴阳八卦只说,木、石、砖三雕俱全,有很高的研究鉴赏价值。
看家楼、泌阳堡及夹层墙哨门等兼具古代防御体系,这是党家村能够保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就像韩城的一个缩影,低调而奢华,俯仰间任世事沧桑变化。
浩瀚的历史长河湮灭了无数文人志士,可是无论光阴怎样荏苒,有一个名字始终闪亮在世界的文化舞台上,他便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司马迁是韩城人,祖孙四代均为当时的朝中重臣。
司马迁祠位于韩城市南10千米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整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祠墓坡下东北方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上书“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是元明时期的建筑,上书“高山仰止”四个字,比喻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至为敬仰。从此迤逦而上,走完99台阶登道就进入了祠院,祠院大门上书“太史祠”三个字。信步而入,祠内古柏参天,环境幽静,让人如登青云,如临仙境。
登上山巅,向东望去但见滔滔黄河,西眺只见巍巍梁山,南瞰是悠久的魏长城,北观有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景象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