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云华)上周四下班后,我开车行驶在回家路上,经过鼎城建新路较狭窄路段时,见到一辆银色小轿车尾部横在超过中间线的位置,看样子是从我左前方楼房前退出来的,要摆正按照他所需方向行驶,也正好赶上下班高峰时间,无奈动弹不得,而且接连不断的车辆源源不断从其尾部经过,我刚好是也要随车流在其尾部经过,当我行至离它约十多米左右时,主动停下车,将我后面长长车流慢慢止住,让这辆车迅速摆正了车头在我左侧经过,车主立马摇下车门微微一笑,向我深情地敬了一个礼,以示感谢,这位车主是位中年男子,我被他的举动一下搞懵了,下意识的立马轻鸣了一下喇叭示意不要客气。从这位车主倒车掉头的事情,我不说他是否有违交规,也不猜测他有特急事要办等等原因......从他倒车出来的一刹那,一连串的车经过,假如都不让,他一时心急,要么撞到别人的车,造成交通事故,要么横在路上,造成堵车长龙。我不到一分钟的短暂让行,可以化解一系列后患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从“让车”这件小事上,却让我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诸多领域,悟出各种“礼让”方式的不同,产生的社会效应大不一样。“车让车”让出一份好的秩序,让出一份和谐;“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温情,让出一份宽容;“人让人”让出一份理解,让出一份友爱。有的夫妻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互不相让,导致家庭最后四分五裂的案例很多;有的同事之间因为工作意见有分歧,出现争执,明争、暗斗,甚至大打出手,搞得一个单位不得安宁的大有人在;有的人开车不讲规矩,肆意乱停,任性超车,斗车、逼车,恣意妄为,我行我素等等......这些现象,将产生不良后果,有的造成很大的社会危害。
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相互“礼让”的现象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家庭中,让出体谅、尊重与亲情;在学校里,表现出友谊和真诚;在工作中,让同事之间宽容、包容与友情;在社会上,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五千年文化传统,一贯提倡以德育人,以理服人,积淀了很多深厚的道德格言等文化遗产,传承了礼让美德的光华。影响中华文明的第一人,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曾将“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相并列,作为传世经典传承至今。
在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一桩“礼让”脍炙人口的故事至今流传。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此则历史故事影响深远,传为佳话。
当今的一件“礼让”故事,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典范。那是2017年,有位老人,感动了无数网友。这一幕发生在福建省莆田市,车主正准备驾车通过斑马线时,发现一位行动蹒跚,拄着拐杖的老人正在过马路,车主随即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老人见状停下脚步,脱帽鞠躬致谢。一个看似普通的礼让行为,一个小小的致谢举动,却让无数人心中充满感动,这是我们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渴望,是这个时代对城市温度的呼唤。汽车礼让行人不仅是文明出行的体现,也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早有规定。斑马线上的礼让是对生命的尊重,而被礼让者给予的回馈,无论是点头、鞠躬、挥手还是点赞,都体现了被礼让后的感恩,这种换位思考,默契与尊重,也成为相互礼让的最高境界。
在我们生活中,要“礼让”的地方太多,如坐公交先让老人、小孩和妇女;行路男士不与女士争道;排队优先弱势群体;讲话不盛气凌人;做事不邀功请赏、急功近利等等。处处都有“礼让”的空间,到处都有伸展我们的大爱和正能量的地方。
在职场上,强者相争,胜的只有一方,这种“竞争”不免有些激烈。但是,如果“以让为进”的方式,换个角度去思考也不乏是一种获取胜利的艺术。如果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紧盯对方,苛求对方的言行,而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带着赞赏的心态去肯定对方,反而会使自己的形象脱颖而出,受到众人的称赞。
在农村有句经典俗话“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阐述一种礼让的态度和方式。做人无疑应该坚守内心的原则,坚守心灵深处的高贵,不能因为屈服于压力或贪图物质利益妥协,甚至出卖自己的良心。然而,在个人的名利或物质利益受到损害或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如果能大度的礼让一步,那么不仅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种超凡大忍之心的体现。
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空间,任何人都不能将自己的思想、行为强加于人,大家都是在同一片天际下工作和生活,人类要和谐共处就必须要学会礼让和宽容,做人要像弥陀寺的大佛,展开胸襟,绽开笑脸,接纳天下之事,这时,我们的心灵便比大地更深厚,比天空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