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山珠宝行业,提到林亚达的名字无人不晓,今年55岁、资产早已过亿的他算得上是文山珠宝行业的领头羊了。从一个小小的手工作坊发展到今天,林亚达付出了很多辛苦努力,他初来云南时,就是从西畴起步的。1993年,时年29岁的林亚达带着妻子和2岁的儿子从千里之外的福建莆田来到了西畴县,他来到云南的初衷就是想赚点钱,改变自己家庭的贫穷状况,让家人能吃上饱饭。
当年之所以选择云南,是听说云南少数民族多,喜欢首饰,于是他便将5岁的大女儿留给父母,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了文山。到达文山后,他连续走了几个县,发现只有地处偏僻的西畴还没有珠宝店,于是财力有限的他便决定落脚在西畴,开了一间加工首饰的小作坊。小本生意,诚信经营,经过15年的辛苦打拼,他把小作坊开成了珠宝店,2008年,又将珠宝店开到了文山。如今的他在文山已拥有4个珠宝店,两个珠宝城,生意做得风声水起,年收入达到一千多万,一家人过上了不愁吃和穿的富足生活后,把年迈的父母也接到文山,一家人在文山扎下了根。然而,富起来的他并没有挥金如土,享受奢糜生活,而是想到如何回报社会。
他在西畴生活了多年,深知西畴的土鸡蛋和乌骨鸡无论品质、营养价值、口感都很好,他打算让贫困户通过养鸡致富。2016年以来,他出资买了近10万多只脱温乌骨鸡苗,免费送给太平村的建档立卡户养殖。
林亚达决定把建立西畴乌骨鸡养殖基地,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项目来做,决定要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在养殖户的选择上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并在各村委会组建西畴县康达乌骨鸡放养基地合作社。
经过考察分析研究,他决定组建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发展“康达基”乌骨鸡养殖,于是成立了“西畴林达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注册了“西畴康达乌骨鸡”品牌。
为了宣传西畴乌骨鸡,为农民养出的鸡找到销路,几年来共投入1600多万元做广告和宣传。好多人都劝他,“你一年一千多万多的收入已经很好过了,为什么要干这出力出钱还不讨好的事情?搞扶贫这4年,不但舍下了身家,就差搭上了性命了,但他无怨无悔!
林亚达常常在想,作为一个从小受过苦,深知贫穷滋味的人,最清楚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档卡户的那种无助和痛苦。林亚达不是言而无信的人,一定要遵守当年许下的承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哪怕只有一口气,也要把扶贫工作干下去,贫困户不脱贫,他绝对不会停下来!
中央电视台七套的《致富经》栏目听说林亚达养鸡的故事也到了西畴,见见这位不走寻常路的怪大叔,看他是如何打怪拳、出怪招,为什么给鸡带上银戒指?
随着2018年西畴县脱贫出列的消息传来,林亚达也由衷的感到自豪和骄傲,特别是看到有3000多户贫困户是通过养乌骨鸡脱贫致富的,他感到十分欣慰,笑的十分灿烂。
如今,因为身体原因以及常年的操劳,身体已大不如前,于是,把珠宝城交给了儿子打理,乌骨鸡产业也让贤与女儿,希望乌骨鸡产业能在女儿手上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农村群众通过养殖乌骨鸡致富,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生态乌骨鸡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