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申请认定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对照评估标准,认真开展了自查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诸暨位于浙江中北部,东接绍兴,北邻杭州,南临义乌,是杭州都市圈紧密层核心城市,市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现辖23个镇乡(街道),常住人口121.8万。诸暨县域经济发达,有中国袜业之都、中国珍珠之都、中国香榧之都、中国五金之乡的美誉,共有规(限)上企业2300多家,各类市场主体近18万家,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11位,全面小康指数居全国县级市第10位。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1362.4亿元,财政总收入145.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296元。
诸暨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省文化名城。诸暨人杰地灵、文教昌明,素有“耕读传家”之风,先后获评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市)、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
近年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锚定“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总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大力实施改革强教、质量强教、开放强教、人才强教四大战略,致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奋力开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增创“学在诸暨”新优势。2018年、2020年2次获评“全省教育工作业绩考核优秀单位”,教育现代化达成度80%以上,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全市现有小学9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普通初中30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义务教育段在校学生104308人,教职工8037人。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升高中段比例达99.53%。
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聚力强化保障,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1.强化全面领导和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工作领导机制,“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导向更加鲜明。出台《关于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制订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高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为早日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列入重大事项,纳入市级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积极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强化经费保障。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类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所有教育经费全部纳入预算保障,坚持“两个只增不减”,确保教育经费依法实现“三个增长”。教育经费投向农村义务教育和薄弱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倾斜力度持续加大,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设施设备实行统配统管。2018年至2020年,全市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拨款分别达21.03亿元、23.21亿元、24.68亿元,比上年增长4.25%、10.38%和6.33%,各类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在校学生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日常公用经费以及教师工资均保持稳定增长。
3.强化安全保障。以积极打造“枫桥式”平安校园为引领,深入实施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学生交通安全保障水平提升、校园警务安保规范管理、学生饮食放心工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五大安全工程,开发应用集“智安校园、消防预警、安全教育、智慧食安”四大安全守护系统于一体的“枫桥式”平安校园智治系统,全面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幸福行动”,不断提升校园安全治理“网格化、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水平,确保师生健康平安。校车管理创新经验曾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奖,校园安全管理经验2017年在全省、2019年在全国校园安全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幸福行动”促进师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不断优化,被列入“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诸暨范例”典型案例。
(二)聚力优化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1.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始终坚持把“办好每一所学校”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抓重点,补短板,提弱项,大力实施义务教育网点布局和提升工程、农村老旧校舍安全功能提升工程,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整体抬升义务教育发展底部。2016年至今,共投入10.05亿元,新(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面积22.36万平方米;投入2.53亿元,完成义务教育学校饮水提升、住宿改善、空调安装、健康教室提升(一、二期)、新风系统安装(小学)等项目。目前,我市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率保持100%,数字化校园创建率100%,绍兴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创建率已达95.65%,创成义教段省、绍兴市现代化学校52所,居绍兴市前列。
2.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设立小规模学校编制最低保障数,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生师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健全倾斜农村的教师待遇保障和管理机制,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近三年农村教师“五项特殊津贴”累计发放1.6亿元。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城区教师下派支教、农村教师顶岗学习交流制度,近三年累计73名校长、1879名教师参与城乡交流,农村师资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3.切实保障特殊群体教育。构建幼儿园至大学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近三年共认定义务教育段学生资助对象15937人次、发放资助款719.66万元。市政府多次出台政策,努力保障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享受“同城待遇”,2021年我市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有24031人,全部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为100%。大力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2020年特殊教育学校创成省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实施“特教学校+卫星班”融合教育模式,全面推进送教上门工作,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建成37个普特融通资源教室,浣江幼教集团融合基地入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融合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理事单位。建立由教育、民政、妇联、关工委、红十字会等多方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帮扶服务体系,2019年岭北镇青少年阳光基地获评全国优秀儿童之家。积极实施“暖心八件事”——我为孩子上堂课活动,千名教师参与全市326个文化礼堂、31个社区活动中心开设的“三点半课堂”“周末课堂”,2021年以来已累计组织志愿服务1582次,参与党员教师4540人次,受益学生4万余人次。
(三)聚力深化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1.深化教育数字化改革。坚持数字赋能,加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开放互联、智能感知、虚实融合的智慧校园环境。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提升改造教育城域网,更新全市教室多媒体设备,2021年新增2500套云电脑、12个创客教室、12个录播教室及8个新型教学空间等。全面实施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建设与应用,2019年以来,已累计投入2390余万元,汇聚了20多万师生的基础信息,400余万条初、高中学生的学业数据,建成投用“学在诸暨”平台,打造区域化的教育教学监测、管控、应用中心,2019年我市被列为全省“区域和学校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单位”。目前,我们正对准数改跑道,加快构建数字化改革“1+3+N”工作体系(“1”即一个大数据平台总仓,“3”即聚焦精准教学、智安校园、教育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革三大重点,“N”即N个应用场景)。
2.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以城区优质学校为基地学校,携手乡镇初中、小学为联盟学校,采取“1+N”方式,在全市义务教育段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10个,实现乡镇(街道)初中、小学全覆盖,“互联网+义务教育”全覆盖,实现优质资源全员共享。开展初中“提质强校”行动,确定“提升行动”省级试点学校13所,组建首个农村区域初中教育集团——实验初中教育集团,积极为全省推进基础教育共同体建设提供“诸暨方案”。实施教育“杭绍同城”三年行动计划,与杭绍地区名校(高校)结对学校已达30余所。中小学“公民同招”平稳落地,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工作有序推进,民办教育朝着规范化、特色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3.深化教师制度改革。推行“五权下放”改革(教师录用权、岗位设置权、干部任用权、职称评聘权、绩效考核权),推动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近三年共招录知名高校应届优秀毕业生60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76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45名,共有11所学校纳入省级、绍兴市级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完善中小学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收入长效联动机制,依法保障教师收入待遇。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每年切出5000万元,设立校长考核奖、班主任专项考核奖,扎实开展分组分类的学校实绩考核;每年安排300万元,开展“新莲奖”“风荷奖”“风范奖”教师和“模范教师”评选,确保不同职业年龄阶段的教师都有机会获得肯定与奖励;实施《高层次教育人才奖励补助意见》,近三年累计奖励769人次,奖补694.9万元。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东和乡中教师竺建江作为典型代表参加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制订实施《关于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二十条意见》,紧扣轻负高质、多元开放,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开发精品选修课程300余门,近三年24门课程入选省、绍兴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持续深化“品质课堂”四大行动,近三年134项义务教育教科研成果在绍兴市级以上获奖。不断健全学校发展性评价机制,优化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建立全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实施全市域义务教育学生学业水平常态化监测,推动学校质量提升和特色发展,2021年牌头镇小教育评价案例入选全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四)聚力提升品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1.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着力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指导“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不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文明素质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不断加强心理健康、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教育,常态化开展“五项管理”专项督导,全市域推进“枫桥经验”研学实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中小学校标准卫生(保健)室配备数量、配备率绍兴市第一,区域推进劳动教育案例获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2021年我市被列为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案例“举全社会之力建基地,创特色化课程推劳育”获评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区域典型案例。已创成义务教育段国家级、省级足球特色学校2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6所。积极稳妥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课后服务实现“两覆盖一提高”,提前完成“双压减”目标任务,营利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100%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140家,压减率达55.8%。
2.全力提升教师素养。坚持师德第一标准,推行教师宣誓制度,出台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持续开展一年一主题的师德专题教育,不断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积极构建全覆盖阶梯式“金字塔型”的教师培养发展体系,实施队伍建设“1+4+X”工程(“1”即全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大练兵大比武大提升”活动,“4”即校长领航工程、“三名”工作室培养工程、机关年轻干部“两会一能”素质提升工程、高层次教体人才引育工程等四大培养工程,“X”即基于省培平台的教师全员培训),市财政按教师工资总额的3%列支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近三年累计投入5984.01万元用于教师培训。近三年新增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最美教师1名、正高级教师4名、省中职技能大师(名师)3名、省中小学教坛新秀9名、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22名、绍兴名师35名,获评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省一等奖以上5名、绍兴市一等奖20名。
3.全方位打造文化校园。统筹抓好文化校园、美丽校园、清廉校园、法治校园、健康校园等建设工作,推进“一校一品”特色建设,构建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拥有浙江省文明校园2所、绍兴市文明校园23所。持续开展“非遗传承进校园”“西施文化进校园”活动,全市学校活跃着近200个非遗项目学生社团,建成诸暨市级以上非遗教学性传承基地31个,浣纱小学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施传说”的教学性传承基地。深入实施“清廉教育”工程,建成全市首个中小学“清廉教育馆”,认定诸暨市级清廉学校48所,不断厚植校园清廉文化。
三、对照评估指标自评情况
对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我市认真开展了自查自评,32项评估指标全部达标,没有不达标指标,已达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标准要求。
四、今后努力方向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虽然我市在推进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深知,与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更优质教育的期盼,仍需继续努力。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高标准实施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奋力书写新时代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诸暨范例”贡献教育力量。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我们将锚定“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总目标,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提高教育资源统筹配置水平,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和办学条件,不断深化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我们将按照“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等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不断加大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育力度,推动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发展,以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我们将围绕区域教育高水平一体化发展目标,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深化课程改革,深化“双减”改革,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推进民办教育转型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品质,再创“学在诸暨”新优势。
(四)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我们将全面接轨“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和需求,实施“杭绍同城”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积极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视野的现代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