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2017年“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总理攻关)项目启动以来,“一市一策”作为一个管理创新,在实现科研成果快速落地、指导地方科学决策、培养地方大气环境管理人才、构建基本的地方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近年来“一市一策”不论在参与城市上、形式上、内容上、组织方式上都是在根据管理需求不断变化中。笔者五年来参与了廊坊,亳州,宿州,昌吉,青岛,潍坊,渭南,榆林,河南省级攻关等多个地方的“一市一策”工作,在此希望以个人理解作一个总结,可为“一市一策”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一、“一市一策”前传(大气十条以前)
在2013年“大气十条”出台以前,全国的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科技支撑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支撑不广泛,主要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通过科研立项开展;二是科技支撑不接地气,主要以提供研究报告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主,建议笼统而采纳率较低;三是科技支撑的内容不系统,主要包括受体来源解析、污染源排放清单、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等;四是科技支撑的技术方法不统一,不同的研究单位各自发挥优势开展,各显神通,很难服务于国家及区域层面的管理;五是研究缺少连续性和继承性,课题之间不能形成迭代深入,也没有实现技术移植。如果我们客观考虑一下在这一时期大气污染恶化的形势,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科技未能有效支撑大气污染防治,究其根本还是科研与管理相脱节。
二、“一市一策”前传(大气十条以后)
2013年以后,在生态环境部的组织指导下,重点地区及许多省会城市开展了一轮大气颗粒物受体来源解析工作,基本明确了全国主要城市大气颗粒物的组分特征及大类的污染来源(比如燃煤、机动车、扬尘、工业工艺源和二次颗粒物等)。这一轮源解析工作的特点是,在环境部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出台相关指南统一方法,并统一组织专家评审。这一时期受政策支持、地方管理需求、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在线监测技术发展、大数据技术等拉动,第三方环境管理服务公司发展很快,为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坚实基础。然而,2016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跨年霾污染过程,引起了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并组织全国主要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开展了深度研讨,这客观上推动了其后的“总理攻关”项目的立项。
三、“攻关”I期的“一市一策”工作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以下简称“总理攻关”)立项前(2017年),总体上我们面临这样的状况:一、重污染过程频发,群众对环境空气质量不满意,舆情频发、伪科学及观点横行;二、科学圈的观点不统一、讨论得多、行动得少;研究的多,落地的少;三、大气污染防控所需的研究基础薄弱,来源不清、排放清单不完善、预报精准度有待提高、立体化监测体系未建立等;四、重污染应对技术体系未建立,缺少区域性的预报、预警、协调、会商、应急管控机制;五、地方环境管理人员科技水平急待提高。经过三年“总理攻关”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以上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或缓解),在这里不详述,可参考:。总结来看,“总理攻关”有以下特点值得关注:一是“统一”,就是“统一领导、统一决策、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统一考核”;二是“研究应用一体化”,“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三是“联动”,中央与地方联动,科研与管理联动;四是“一市一策驻点”,送科技到一线。如果单就“一市一策”工作来说,那就是为城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在科学、技术、组织、人才、硬件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攻关”II期的“一市一策”工作
“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简称“攻关”II期)执行期从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参加城市为54个,项目采用“国拔经费+地方配套”的方式开展。项目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推广“攻关”I期的研究成果,跟踪应对秋冬季重污染过程;二是强化臭氧污染防治的支撑能力,包括人才队伍的培养。我国在颗粒物污染防治获得明显成效后,臭氧污染问题逐步显现,已成为影响全国城市优良天比例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臭氧污染防治是个世界难题,虽然国际国内对臭氧污染防治有一些研究,但能够立杆见影的办法似是没有。所以“攻关”II期从两方面开展探索式研究,一是组织优势科研单位利用“攻关”I期节余经费开展PM2.5与O3协同防控预研课题,并指导地方开展臭氧污染防控;二是鼓励参加城市通过配套经费的方式因地制宜地探索臭氧污染防治策略,核心是建立包括臭氧成因分析、VOCs分物种的源排放清单、针对企业、园区、行业直到城市层面的“一X一策”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基础能力。综上,“攻关”II的主要特点是:鼓励探索,科学预研与地方实践相结合,加强臭氧污染防治基础能力建设,力图找到一条臭氧污染防治的成功路径。
总结:
总体来看,我国近十年来的城市大气污染防控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过程:科研与管理,从分离走向统一;科研对管理的支撑,从片面走向系统;污染防治的目标,从颗粒物走向颗粒物与O3的协同;在科研组织管理上,从分散研究走向既体现国家的统一领导,又鼓励城市的积极探索;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软硬件基础能力获得了显著提高。
撰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段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