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踏入社会第一步,独自面对新的陌生环境,对任何一个小朋友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不论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但是,我坚信,幼儿园是孩子快速蜕变的最好平台,也是孩子成长的一座里程碑。
儿童发展学家梅根.古纳尔曾经研究过一群刚入幼儿园的151名孩子。在对比了孩子入园前的身体情况,发现他们体内的皮质醇(也叫压力激素)水平在入园初期的一段时间骤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孩子们害怕、不习惯、紧张等情绪,在行为上表现为哭闹不止、拒绝上学等。而作为父母的我,选择尊重孩子情绪的发泄,静静倾听他的需求,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绘本阅读
提前告知幼儿园生活
绘本的阅读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建设,在入园前的两个月,我就准备《入园准备》、《我爱幼儿园》两本互动立体游戏书,每晚亲子阅读时间主要读这两本书,目的是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一天的生活,经过多次阅读,孩子脑海里有了幼儿园生活的片段,慢慢地对幼儿园的生活有所期待。
我爱幼儿园
入园准备
△入园小妙招一:有趣的绘本故事,能够鼓励和帮助孩子缓解入园焦虑,培养上幼儿园的兴趣。
情景扮演
熟悉幼儿园生活
有一天,孩子突然爱上玩过家家游戏,我立刻抓住这宝贵的契机,引导孩子扮演送他上学、在学校上课等情景。比如我假装开车送他上学,让他背上小书包,送他到学校后,告诉他:“妈妈下班会来接你哦,你在幼儿园玩的开心。”他也会从容开心回答:“好的,你要早点来接我哦。”
有时我会与孩子玩模拟幼儿园场景游戏,进行角色扮演。我让孩子扮演老师,我扮演学生,假装在课室上课的情景,和孩子开始一场幼儿园生活的游戏。在游戏中,潜移默化激发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纪律性。
△入园小妙招二: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扮演,帮助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生活,以更好的心态迎接新生活、新挑战。
倾听孩子心声
营造快乐幼儿园
睡前夜谈是我和孩子沟通最有效的桥梁。由于自己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少,每晚睡前阅读、睡前谈心是我和孩子最宝贵的时光。孩子在家的生活通常是自由随意的,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幼儿园的生活显得有组织,紧凑而有规律,刚开始孩子肯定不能适应,为了了解孩子心理动态,每天睡前我都会让孩子分享在幼儿园快乐与不快乐的事情,自己扮演着孩子忠实的倾听者,及时引导孩子热爱幼儿园、热爱老师、热爱同学。
△入园小妙招三:聆听孩子心声,了解孩子心理动态,及时给予正确疏导。
积极引导
端正入园观
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我就下定决心要坚持天天送孩子入园,入园的第四天,我的孩子过了新鲜感,开始表现出不想上幼儿园的想法。每次他跟我说:“妈妈,我不想上学”。我立刻跟他说:“每个人都必须要上幼儿园,这是成长的一部分,你以后还要上小学、中学、大学,而且上学能让你学到更多得知识,变得更强大”。我不断给他灌输上学是必须要做的事,慢慢地上学的抗拒感也减少了,他也明白上学这件事必须要做的,渐渐地就形成一个爱上学的良好习惯。
△入园小妙招四:端正入园观,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爱上幼儿园。
锻炼生活技能
增强独立性
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就要求孩子的书包必须自己背,有时家人看到书包重会帮他拿,我会立刻阻止,通过小细节我想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慢慢我尝试着放手,比如让他自己穿脱衣服、自己上厕所、自己吃饭。吃饭是我孩子一大难题,所以我会积极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园吃饭情况,能否自己独立吃饭,会向老师索取经验,询问老师我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变得更独立。
△入园小妙招五:适当放手,培养孩子独立、自主,锻炼生活技能。
家园沟通
共同呵护幼儿成长
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是孩子成长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现实中,有些家长可能想,孩子送进幼儿园,“教学”是老师的事,家长有这种想法,是间接性把自己与孩子距离推得越来越远。
实际上,尤其在入园初期,建立积极“师幼关系”非常重要,送孩子上学的第一天,我就选择尊敬和信赖老师,主动向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我还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家长活动,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与老师一起想办法,弥补孩子的不足,从家长的角度,用家长的行动,帮助孩子爱上幼儿园。
△入园小妙招六:家园共育,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营造良好、健康的教育氛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是“根本之根本”。幼儿园是孩子人生转折期,我们家长有责任给孩子以信心、力量、勇气,帮助孩子尽快熟悉和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遇见是美好的开始,交流是成长的基础,一天天看着孩子变得更独立、自律、自信、快乐。让我们家长与幼儿园携手共进,一起为孩子创造快乐、轻松、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缘起三年,我们愿用一颗初心,
助力孩子们的幸福童年快乐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