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晓娅
前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前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现为注册系统监事,北京歌路营教育咨询中心(NGO)理事长,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北师大“影像中的生死学”授课老师,恭和苑(养老机构)志愿者。
Miss十: 在北京师范大学,有这样一位银发老师,她开了一门名叫《影像中的生死学》的课,这一门课以精挑细选的国内外影像学资料为向导,旁征博引,将“生与死”的话题,作了深入浅出、精辟入理的阐释。与其说她是引领我们坦然直视“死”,不如说是邀请我们纵身跃入“生”,邀请我们一起思考,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
这位老师是自诩为“斜杠老年”(心理人/教育人/读书人/写作人/公益人)的陆晓娅老师!
今天我们的文章来自十分心理幸福研习社中,王珲老师和陆晓娅老师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这本书展开,谈了死亡焦虑与人类行为这个话题。陆老师说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它不同于哲学家谈的死亡那么抽象,比如有人可能在网络上看过耶鲁大学教授的“死亡”,他会谈,有没有灵魂呀,肉体死了以后灵魂还在不在呀,这样的二元论问题。要么就是医生,他们关注的是肉体,从生理上的死亡。 这本书是社会心理学家的书,而它有趣就在于它有大量的实验,研究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而陆老师通过对这本书的介绍,也谈了她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年轻大学生对死亡话题的交流,其中很多有令人启发的精彩故事,一起分享在这里。
死亡焦虑无所不在
因为它与“自我意识”有关
陆晓娅老师在北京师范大学开了一门《影像中的生死学》的课。
对这群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她做过一次课堂调查,发现她的学生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其实和死亡“打过交道”。比如有的同学亲眼看见自己的同学在高三时从楼上跳下来;也有同学经历了爷爷奶奶甚至是父母的死亡;也有的同学自己得了重病,曾经濒死;还有人目睹养过的小猫小狗死亡……所以其实人们跟死亡打交道的经验比我们想像得要多,年轻人看起来好像跟死亡没什么关系,可能正是因为我们老是有意识地把“死亡”作为一种禁忌,好像觉得它离年轻很远,其实,你会发现年轻人还是有很多对死亡的思考、感受甚至某种知觉。
上世纪70年代有几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他们让一些动物照镜子,看看哪些动物可以认出镜子中的自己。
实验结果是除了猩猩能认出自己来,还有几种动物,比如大象,某几种鸟类也能认出自己来。但能认出自己的动物很少,认出来的动物都符合高智商的条件,多多少少有一些自我意识,它可以把自己和别的东西区别开,知道哪个是自己。非常有趣的是,恰恰是这样一些可以识别出自己镜像的动物,在他们身上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发生。比如一头大象死了,别的大象会站在它的旁边表示哀悼,包括猩猩,电影中小猩猩死了,大猩猩把小猩猩一直抱在手里……非常少的动物会有这种情感,同类死了它是知道的,而且有某种情感,虽然它不像我们人类有语言能表达。
而我们人类拥有“自我意识”,还有“时间观念”,在这两者的作用下,人类知道一个人死了,我也会死,我终有一死,死亡意识就像一个阴影似的,就会跟着我们。
● 欧文·亚隆
亚隆曾经说过,“自我意识是无上的馈赠,如生命一般宝贵。”自我意识,正是它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但随之而来的代价便是死亡之痛,我们的存在永远笼罩在挥之不去的阴影,生命必将生长成熟,并且最终会死亡。
虽然平时在意识层面我们可能不会老去想到我们终有一死,但作为一种潜意识,或者作为人类最原始的一种心理动因,它其实是一直存在着的,只是可能你看到小狗死,或者碰到一件什么事情才会把它触发出来,而平时我们可能就高高兴兴地活着,但是死亡的潜意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死亡焦虑驱动我们的表面行为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这本书是三个社会心理学家写的,在30年的时间里他们不断设计各种各样的心理学实验来验证死亡意识,或者是人对死亡的恐惧到底对人的行为有多大影响。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他们设计的第一个实验是在法官身上进行的。某一天警察抓到了一个在街边站街卖淫的妓女,在那个地方卖淫是非法的,法官需要判决她要交多少保释金才可以走。法官被实验人员要求完成一份问卷,当然并没有告诉他们这个问卷跟死亡相关,而是用了比较中性的标题,去测验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或他们的某些特质,一部分被试法官答了这份问卷,里面有一部分是跟死亡相关的,比如你会想到死亡,或是让他们描述自己想到死亡或遇到一些情景时会是怎么样。
另外一部分对照组也有一份问卷,但问卷里没有跟死亡相关的部分。最后这些问卷完成以后要回到他们的判决上来,问法官们,到底你要给这个妓女的保释金判多少。
那些没有被提醒死亡将至的法官,他们开出的平均是50美金,那帮被提示死亡终至,或在问卷里回答了相关问题的,他们的平均保释金是455美金,相差八九倍。所以可以看到,死亡焦虑唤起对人的影响非常大。
还有一些很有趣的实验,他们让被试者看了一些激活死亡的材料,之后再给他们看一些广告,你会发现一旦被提醒死亡以后,人们更想购买豪车和奢侈品。他们好像会觉得人生苦短,这辈子值得拥有这样的享受。
死亡焦虑驱使的“个性化”与“嵌入”
亚隆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曾经提到,人应对死亡恐惧有两个大的模式,一个模式叫“个体化”或者“凸显”。
比如说海明威,海明威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他当年跑到西班牙去参加西班牙内战,他是非常有个性的,他一定要跟人家很不一样,还有很多很多艺术家,他们都要凸显,要个性张扬,所谓个体化,它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人,我从芸芸众生中活出了自己,我死的时候,我可以说我曾经这样活过了。
●美国作家海明威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模式,这个模式被越来越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到,就是把自己“融入”、“嵌入”到一个巨大的事情里,比如宗教,或者是某种理想,某种理念,把自己渺小的生命嵌到一个宏大的事物里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如果我死了集体还活着,或者是我的理想还活着。
我们想到黄继光、董存瑞,他们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杀的,“为了新中国,冲啊!”拉响炸药包,他作为个体死了,但他会觉得他的事业留存永恒。
对抗死亡焦虑的“性”和“永生”
人类抗拒死亡恐惧是本能的,里面还有繁衍、通过生育让自己的基因能够流传下去的本能。
我自己去年去美国的时候,在盐湖城的家谱博物馆,看到了我的家谱,是我的外祖父1931年手抄的。当我看到我们的家谱已经有2300年的历史,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死亡没什么可怕。我死了,那只是一个结点,这个家族还在延续,甚至它们发展到不同的地方,包括海外等等。
另外,其实跟繁衍相关的,还有很多人会用性去克服死亡。渡边淳一有一本小说《无影灯》,写了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外科医生,但他离开了大医院跑到一个很小的私人医院,他不断地跟一些女性发生关系,到最后才发现他其实是因为自己得了骨癌,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不长,所以他拼命想留下自己的后代,当然最后他死之前确实有一个女性怀孕了。所以你说好多人为什么到中年会出轨?他看到年轻的生命,他希望抓住年轻的生命,这是更原始的东西,可能我能通过这样一种性的行为留下我的记忆。
●渡边淳一《无影灯》
除了与生殖相关的性,还有一些人应付死亡恐惧的办法是干脆希望自己肉体不死。
古代帝王会希望吃长生不老的丹药。到了现代社会就跟有意思了,冷冻,好像中国有个女作家说她也很想在自己去世时把遗体冷冻下来,也许过了多少年医学发达了她可以重新活过来。
另外一种追求是追求象征性的永生。比如篆刻墓地墓碑,或写作这种把自己的思想永存留下来的方式。
我的课上曾经有一本漂流书,美国人写的,叫《生命清单》,特别好玩,是40个对死后世界的想像,其中有个故事我印象特别深刻,当时说人其实死了以后并不是真的死了,他会等候在一个有点像候机大厅的空间里,什么时候你才是真的死了呢?“再也没有人提起你的名字时你就真的死了”。
●《生命清单》
鲁迅,甘地,像这些很多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他们以他们的贡献,以他们的行为克服死亡焦虑。而很多艺术家是通过他们的创造性,通过他们的作品去克服他们死亡焦虑。创造性还是非常重要的解药,想到死亡焦虑时其实无非是感到生命的渺小,感到生命的短暂,感到生命的脆弱无力,通过创造性你会觉得我和别人不一样,在这件事情上,哪怕我是个家庭主妇,如果我做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饭菜,或者布置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家,你会觉得我很特别。
在人与人的连接中
实现生命意义
我个人认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一个是创造力,还有一个是和别人的生命之间有一种连接关系。在《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里有一章专门讲到自尊:
从个体层面预防死亡焦虑需要双层的盾牌。
第一,它相信生命是有意义的。
第二,生命是有价值的。
什么是自尊呢?
自尊就是感觉在一个有意义的领域,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参与者,这种对于个人意志的感觉抑制了与生俱来的恐惧。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词——“参与”。也就是说,如果我是完全孤立于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我的创造力可能无人欣赏,仍然会让我觉得活着很痛苦,比如梵高,他最后非常孤独地创作,结束了自己。
所以我想,每一个人,甚至我就是一个妈妈,但是我就是在育儿上特别用心,可能我写一些博客,跟大家分享,那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参与”。
亚隆有一个公式,大概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充分地活过,那么临终时就会比较安宁,如果一个人从未充分地活过,那死亡焦虑就会很高,特别是在临终时,他会觉得,这一生就这样完了?虽然他不一定能说出来,但他会舍不得、放不下,不愿意离去。而很多非常丰盛活过自己一生的,甚至他可能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是在这个苦难当中,他发现了自己的某种价值或者意义,他仍然能够平静地去面对死亡。
我开的生死课
提升人的“死亡焦虑”
有人问我,你开这个生死课是想帮助你的学生克服死亡焦虑吗?我说No,我要适度提高他们的死亡焦虑。
就是你很主动地知道海德格尔说的向死而生,因为你知道你必死无疑,所以面对死亡你要去想我怎样展开我的生命。
既然我必死,因为死亡在那里,逼着我去想在我死之前我如何展开我的生命,如何让我的生命变得不一样,所以这就反倒让我们有了所谓“向死”的自由。这就是海德格尔说的所谓向死而生。
特别活动提醒
时间:2016年9月27日(周二)晚18:3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
十分心理创始人王珲邀请你一起,和生死课的主讲陆晓娅老师、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德国吉森大学心理学博士赵向阳老师一起,进行一场有关生命的对话!
届时将同步网络直播,明天的推送请关注我们的直播链接。
期待与你进行一场生与死的探讨!
☜♡☞
*加入幸福研习社,请从公号底栏进入。
咨询电话:152-0105-2660 / 188-0137-4573 / 138-1124-8084
回复目录,提取所有往期文章目录,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幸福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