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走越亲,更添信心”“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深情”“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真需绣花功,来不得半点马虎”……从6月20日至7月30日,在全市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走穷亲、走农家、走街坊”三走访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走,带着责任走,带着办法走,把感受写进了日记,把责任扛在了肩上,把温暖留在了农家。

持续一个多月的“三走访”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真心实意把贫困群众当亲戚、当朋友,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帮群众之所难,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夯实党群干群关系,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得到极大提升。

情意浓——穷在深山有“远亲”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通过“三走访”活动,市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都结识了一些“好朋友”,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7月1日早上7点多,市委副书记何俊峰和几位同志一起,驱车直奔韶山市韶山乡平里村。在这个原先的省定贫困村里,老沈是何俊峰的帮扶对象之一,也是多年来的一位“老朋友”。

74岁的老沈,患有帕金森症多年,但他心态很乐观。每次何俊峰去,他都会早早地在门外等候。大老远看见了,便一边笑着一边走着迎过来,仿佛老友重逢般亲热。在“三走访”日记里,何俊峰饱含深情地写道:“每次看见他的笑脸,我总会不自觉笑起来,加快脚步走过去。他拉着我,我扶着他,一起进屋。”

同在韶山市的杨林乡团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周执献也有个热心的“周大姐”——市政协主席周放良。

周执献家共有6口人,他自己患有高血压,妻子有严重的风湿病,腿脚变形没有劳动能力。儿子周新华育有一双儿女,一个有先天性血管疾病,一个患有癫痫。高昂的医疗费用、沉重的家庭负担、捉襟见肘的经济收入,让周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了让周执献家摆脱贫困,周放良“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去老周家了”。自2018年以来,周放良与周执献家结对帮扶,通过消费扶贫、帮助整修水塘、联系医院等方式,“周大姐”为周执献家解决了不少难题。每次谈到“周大姐”,周执献都万分感激:“真的搭帮她,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有希望。”

“心系穷亲间,自有荷香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江南的联系点是湘潭县分水乡虎形山村,对那里的贫困群众,他一直怀有一份特殊感情。

李江南联点的贫困户李国华家,去年受政策资助,拆掉了老旧危房,盖起了新房,现在一家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女主人彭秋娥说,“旧房子改建、大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小女儿读大学,让人高兴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这些变化,在李江南的日记里是这样表述的:“这两年,明显感觉到彭秋娥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确实,在中央、省、市、县到乡、村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贫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在湘乡市壶天镇潭桥村,也有一户人家,让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戴德清惦念在心。自联点帮扶这个偏远的贫困村后,如何让建档立卡户摆脱贫困,让潭桥村改变面貌,成了戴德清心中的一份牵挂。

付庆余是戴德清的联点贫困户,每次到村上来,戴德清都会找他交交心。老付有眼部残疾,妻子是智力二级残疾,女儿女婿均在外务工,两个孙子放在家中抚养。“以前,老付常说,一家人苦于读书少,打工都只能卖力气。我就鼓励他好好培养两个孙子。”在“三走访”日记中,戴德清写道:今年老付的大孙子考上了湘乡四中,他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我,“真的是很高兴”。临走时,老付还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不忘初心,精准扶贫”。“我接过后,感觉重若千斤。只言片语,既代表了贫困群众对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由衷感激,也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的一种期待……”

干部脚下多沾些泥土,百姓心中就多几分满意。

自市委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走穷亲、走农家、走街坊”三走访活动以来,全体市领导和各级党员干部都深入一线,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汇民智。通过走访,领导干部们走进了贫困户的心中,贫困户也把他们当成了好朋友、自家人。

办法准——“量体裁衣”拔穷根

开对“药方子”,找准“好路子”,才能挖断“穷根子”。

近年来,广大结对帮扶干部积极开展“订单式”精准帮扶,从政策、思想、创业、就业、技术、资金、教育、医疗等多方面入手,因人制宜、因地制宜,量身订制“脱贫计划”,不断为贫困户送来“雪中炭”“及时雨”。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广的结对帮扶户,是湘潭县乌石镇众兴村的建档立卡户邓曙光。自2015年列为帮扶对象后,邓曙光依靠自身努力养猪、养鸡,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养猪遭受非洲猪瘟疫情,让他又背上了不少债务。了解这个情况后,村、镇和帮扶工作队为他联系了科技特派员,随时进行生猪养殖指导。目前,邓曙光家已存栏生猪15头,下一步计划发展到100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邓曙光除了养猪,还开挖了鱼塘养鱼,放养了100多只鸡,种有1亩多地的松茸菌。对未来的生活,邓曙光充满了希望。

位于湘乡市最北端的金石镇文星村,是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忠红联点帮扶的贫困村。虽然村子早已脱贫“摘帽”,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但村里的发展时常牵动着陈忠红的心。

过去,文星村经济来源以种养殖为主,是典型的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这几年,村里通过开办采石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力量大幅增强,不仅村里的基础设施改变了模样,还促进了村民的增收致富。如今,村里成立了水稻、蔬菜、苗木种植合作社以及鸡鸭、牛羊、蛙鳅养殖合作社,这些合作社成为带动群众就业、促进群众增收最强劲的引擎。村支书刘和平介绍,扶贫不能只靠山靠水,关键还要靠产业,“通过合作社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已由2015年的3000余元跃升到了现在的1.4万元。”

湘乡市棋梓镇连云村,属库区移民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贫困人口比较多。但是,近年来的精准扶贫,让村子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廖桂生联点的正是这个小村庄。自2018年联点以来,廖桂生已经深入走访20多次,他发现“李友梅老人以前的愁容不见了,现在一见面总能看到她发自内心的笑容”。因为,李友梅的老伴李连枝行动不便需长期在镇医院住院治疗,以前她总为医药费担忧,现在医保能报销90%左右。此外,她还通过扶贫政策发展养殖业,在家养了100多只鸡、一头母牛。去年仅卖鸡蛋、鸡以及2头牛,就收入14600多元。

除开李友梅,令廖桂生倍感欣慰的还有因病致贫的刘建军家。过去,刘建军家曾一度难以支撑女儿上学所需费用,如今,通过教育扶贫补助等各项帮扶政策措施,家里已经成功脱贫。其小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备战省公务员考试,梦想成为一名公务员,将精准帮扶延续下去。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全市1800多名驻村干部、4.3万名结对帮扶干部进村入组、走家入户,全面落实“十必看”“五个一”,他们走上田间地头嘘寒问暖,深入一线谈心谈话,做到涉贫问题现场发现、现场交办、现场解决。他们坚持从最困难最紧急的帮起,以务实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到了群众最大的理解,也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温暖了民心。

效果实——留下发展“致富经”

脱贫攻坚,就是一场工作水平和工作作风的考验,群众满不满意,是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为了将“穷根”连兜拔起,脱贫不返贫,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尽心尽力。

为帮助困难群众顺利脱贫,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探索,在产业扶贫中开拓出了“一亩田脱贫”“扶贫农场”“空中农业”等十大扶贫模式,并提供技术服务、产销推介、融资对接等帮助,因地制宜,创新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拔“穷根”,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实现昌山通组水泥村道全贯通”,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晓理在联点的湘潭县石鼓镇铜梁村许下的承诺。经过多方协调,今年6月,道路已全部拓宽硬化投入使用。 “通村组的路”修好了,“奔致富的路”也更加顺畅了。

村里的湘亭油茶合作社,负责人莫尚龙精明能干,前些年在村委会支持下,他流转了210余亩茶油林,成立了合作社。小试牛刀,便尝到了大大的甜头。当年,合作社的产值就达到60多万元,利润近9万元,不仅如此,还帮助解决了7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今年,莫尚龙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养牛、养羊,在实现自己增收致富、带动村民发展的路上,莫尚龙越走越欢畅。

“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只有发展产业,才能提升‘造血’功能,带动共同致富。”在“三走访”日记里,周晓理写下了自己的思考。他提出,要实现脱贫致富,一方面要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成立合作社,盘活老百姓的资产资源;另一方面要建立与企业、院校的联系合作,实现定点供应配送,畅通收入来源。“这样,村民们才可实现就近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真正留下‘永续发展的致富经’。”

湘乡市栗山镇巴江村,是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杨真平脱贫攻坚的联系点。在那里,有漫山遍野的楠竹林,勤劳智慧的栗山群众从这片竹海中开发出了一个兴旺的竹制品产业,撑起了巴江村这个省定贫困村的脱贫致富路。目前,巴江村已经建好了2个扶贫车间,成立了3个合作社,安排贫困人口就业76人。

36岁的留守妇女陈新村,以前丈夫在外务工,她在家操持家务带小孩,没有收入。现在,她在家附近的扶贫车间打工,担任一次性竹筷机器操作员,每月可拿到近3000元的计件工资。每想到在家就能有稳定的收入,陈新村全家都非常开心。

看到巴江村蒸蒸日上的产业,看到村民们脸上的笑脸,杨真平心里高兴,“每一次来,我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巴江村。”在日记里,他写道:“扶贫不能只是记在纸上的数字,应该是刻在心中的责任。今后一定不能让脱贫者返贫,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抓好产业和就业,让他们更加幸福。”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胡卫兵,站在纪检工作的角度,有一些角度不同但一样有利于长远的思考。胡卫兵的联点村是湘潭县石潭镇杨田村,通过多次的走访、座谈、调研,胡卫兵认为,现在脱贫攻坚上下高度重视,市、县、镇干部隔三岔五就往村里跑。这是好事,但要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少给基层添负担”;走村入户,不在于去了多少次,给了多少钱,发了多少物,关键在于给老百姓解决了多少实实在在的问题,要“多给百姓办实事”;遇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参与,怎么办?要“常给自己找不足”。“我们的脱贫攻坚要获成功,光靠干部卖力干不行,关键还是要真正发动群众。因为思想的自觉才是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成功的关键。”

……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段段真实的故事,一篇篇深情的日记,一处处理性的思考。

通过“三走访”,湘潭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脱贫攻坚的答卷。答卷背后,饱含着湘潭市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关注贫困、关爱农村和关心农民的不变情怀,更凝聚了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决战决胜的信心决心。

在脱贫攻坚即将收官的关键时刻,随着“三走访”的深入推进和脱贫问题的逐个清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离我们越来越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