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医
师
节
今天是第六届中国医师节,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特别请出20位华西医生,请他们讲一讲医学路上的初心及难忘的点滴。寒窗苦读的不易,工作繁重的不易,医患关系的不易,究竟是什么让他们牢记初心,一往无前,无悔坚守?
也许,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有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没有退路,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永远在坚持。
他们说,
选择学医是因为……
陈文彬
华西医院终身教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我是福州人,读小学和初中时,福州分别被日本人占领、沦陷过两次。那时候还流行很多传染病,但日本人不管,我眼睁睁看到很多老百姓死去。当时只知道是传染病,后来才知道有好几种:一种是最简单的麻疹,小孩死了很多;一种是天花,也死了很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鼠疫,这个疾病流行起来,人都是成批成批地死亡。那时候日本人会悄悄地把尸体掩埋,我心里就很难受。
我想如果我能当医生,我一定要想办法去救这些人,由此我就选择了学医。
赵宇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虽然父母都是从事医药行业的,从小也在医院长大,但我小时候并没有想学医,直到高二暑假,当时的华西医科大学红十字会举办了一次针对成都市可能有志学医的高中生夏令营,我稀里糊涂被老师给推荐去了。
三天的夏令营生活,我仿佛在一夜之间对医学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强烈兴趣。参观解剖教研室、电子显微镜、病理标本室,趴在手术室的透明屋顶看了一台开胸手术……这点燃了我学医的巨大热情。回家我就告诉父母,我必须学医,而且就考华西,一年考不上,我再接着考!一年后我如愿以偿,考入了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班,开始了我的学医生涯。
吕粟
教授
放射科
我从中学开始就对医学比较感兴趣,那时妈妈的身体不太好,想着如果自己学医可能对家里有所帮助。
之后有幸通过努力走上学医的道路,还记得在刚进入临床时,在新生儿科负责的第一个患儿,是个肺脓肿的宝宝。当时他的病情是比较危重,大家都担心他会挺不过这个难关,但所有人都没有放弃。我作为“新手”医生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从第一次学习给新生儿抽血,随时关注他的身体各项指标,查资料、请教专家……看着孩子在大家的关爱和照顾下,身体指标逐渐正常,身体恢复了健康,尤其在他出院的那一天,我作为医者的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直接爆棚了,至今记忆犹新。
周宗科
主任医师
骨科
我3岁的时候生病住院,后来又多次到医院就医,医生们都和蔼可亲,能够做到药到病除,老百姓对他们都非常尊重和敬佩。在我眼里,医务工作者是神圣的,可以帮助人们远离或者减缓病痛,这是我选择学医的原因。
后来我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看到手术后患者能够恢复健康,回归社会、工作岗位和家庭,职业的自豪感激励我向一名好医生目标不断努力。
赁可
主任医师
心脏大血管外科
我是军人后代+医生子女,我们住部队营区,和住院楼在一个大院。
从我记事起,身为胸心血管外科医生的父亲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候随时往病房跑。他吃完饭碗一推的口头禅是“我去病房了”;偶尔周末进城后赶班车回医院,一进医院门他会提前跳下车“你们先回去吧,我去病房了,晚饭不等”;有时半夜还会被值班医生的拍门声惊醒,父亲披上衣服就赶去抢救病人。
长大后,我发誓要搞清楚父亲的工作是啥样的,搞清楚挂在他们口中的“法洛氏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心肺复苏”到底是什么,搞清楚对父亲有莫大魔力的“病房”里到底有什么,所以……我也踏上了这条路,一走就是一辈子。
他们说,
老师是照亮医学前路的那盏明灯
陈茂
主任医师
心脏内科
医学是一门进展很快的学科,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时了解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是掌握学科前沿的必要基本功,在这方面我的导师黄德嘉教授堪称楷模。
从我读研究生到工作后,至今每次和他探讨心脏学科的新进展时,他都能如数家珍般地聊起新近发表的重要研究和发现,并能准确剖析这些新进展的应用前景。开阔的视野、深厚的功底,与他长期保持每日至少1—2小时文献阅读的习惯密不可分,跟随他多年的学习经历也促使我养成了类似的阅读习惯。基础理论、临床实践以及先进知识,构成了我们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基石。
周东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记得在三十多年前,我的导师、时任神经内科主任胡昌恒教授带我去会诊。那是一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因出现了头痛、视物模糊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需要神经内科协助诊治。
到了床旁,胡教授指导我给患者进行眼底镜检查评估颅内病变。当时眼底镜检查是唯一能观察到患者眼底情况的操作,这项检查对患者配合度要求极高,患者必须尽量保持眼球固定不动。然而我刚通过眼底镜看到患者眼底,还未来得及调整焦距详细观察,患者就移动了眼球,又需要重新调整角度和姿势,反复多次,患者都无法有效配合。
我的耐心渐渐被怒气取代,语气中不免带了几分责备,患者既懊恼又无措。胡教授见状,轻轻接过我手里的眼底镜,安抚着患者情绪,又耐心地指导患者如何配合,并调整了室内光线和眼底镜亮度,弯腰给患者检查。经过接近一个小时的反复尝试,我们终于成功看到了患者的眼底情况,并排除了颅内问题。
昝昕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2018年的夏天,我从一位华西老校友那里得到了一份珍贵的手稿,记录了神经外科高立达教授如何精心钻研、发明新的手术器械,只为把颅骨钻孔——这一神经外科的“小手术”做得更好更精。
那个年代没有CT和MRI等诊断工具,也没有精细的止血工具,更没有高清手术显微镜。先辈们依靠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脑血管造影来间接判断病情,用电烙器止血,用昏暗的头灯来进行术区深部照明。
这泛黄纸张上的笔迹,最为真实地体现了前辈们如何去实践院训中“精业”二字的意义。老一辈专家身体力行地教导我们——-每一例患者身上获得的宝贵经验都值得被详细记录和总结。
以此为榜样,至今我也有了近30万字的学习心得。从正式入科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开始,我记录了从每一位患者、每一台手术中获得的知识、掌握的技能、遇到的挑战、走过的弯路、领悟的诀窍和发现的问题。这些记录也让我不断思考和总结,不断提高和精进。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他们说,
医学的魅力不仅是这些……
杨志明
华西医院终身教授
骨科
我以前是一个贪玩儿的小青年,没想到能考上了华西,能在这里工作。我这辈子最有意义的,不过三件事——
首先就是我当了一个医生,创造了一个骨科的亚专业——手外科显微外科,挽救了不少人的肢体。这辈子我缝的血管不知道有多少,解决了很多人的手的功能问题、肢体残缺问题,能治病救人,这应该是作为医生最值得骄傲的。
第二,在当好医生的同时,我做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不光是组织工程、还有一些临床研究。比如说腕月骨的缺血坏死,以前这种手术都是把腕月骨拿掉,空了一块骨头,影响手部功能。后来我们在国内首创了一个叫带血管蒂的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还有一个就是重建功能,比如神经瘫痪怎么样减少患者的伤残,我通过解剖研究,做了尺侧腕屈肌倒转重建屈肘功能。
第三,在我们医院除了要当好医生、做好研究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就是要带好学生。最让我高兴的一点就是,我的一大批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得很不错,这也算是对我老师这个身份的认可吧。
张肇达
华西医院终身教授
普外科
这一生中我觉得最庆幸的一点,就是选择了博士研究生的课题,奠定了我后半生奋斗的基础。
我的导师是全国著名的外科专家教授吴和光教授,他建议我选一个真正解决最困难、对人们危害最深的一种疾病来做研究——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很常见的一个病,其中有一部分急性胰腺炎是坏死性胰腺炎,起病急、病理过程复杂、并发症多,即使做手术效果也不是很好,死亡率在60%左右。
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很多努力,发现以前手术时做的都是前引流,把一些感染的物质引流出来,减轻全身的毒性反应,但这样做无法完全达到我们的预期,原因是胰腺这个脏器它本身是位于腹部后,当它感染并产生脓肿的地方,75%以上都是在腹部后,因此做前引流是引流不通畅的。于是我们就改变手术方式,在我导师的指导下设计了新型引流,叫作经后上腰腹膜后引流术,这个病的死亡率就明显地降下来了,从60%降到了16%。后来我们又和中医结合起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把死亡率更进一步地降低了,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首肯,获得了很多奖项,到现在只有大概20%的病人才需要做手术。
做成这个事的过程非常艰苦,但把这些病人从死亡线上救回来,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崔凯军
主任医师
心脏内科
我是一个侦探小说迷,一直痴迷于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小说。他有一句名言“当你排除一切不可能的情况,剩下的不管多难以置信,那都是事实”。其实在医学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何尝又不是如此。
有天一位病人因晕厥来到医院,初步诊断是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需要尽快接受射频消融手术。但在过去的几年,他已经接受过两次射频消融,均未成功,而且术者也是两位业内的顶尖高手。难度可想而知,但我准备迎难而上。
手术操作果然异常艰辛,很快4个小时过去了,标测图也做了几十幅了,旁道(病灶)依然没有找到。放弃还是坚持?想想病人有猝死的风险,我还是决定坚持下来。我认真标测着旁道的逆传,并尝试消融。搜索范围逐渐缩小,逐渐从三尖瓣环移动到右房中部。突然电光火石般,旁道在消融时一瞬间断掉了,但大头阻抗明显升高。这时赶紧停下来,直觉告诉我大头导管一定遇到了特殊结构。于是赶紧通过大头导管进行了造影——一条神秘的血管显露出来,这是一条心小静脉,心小静脉回流到右房的概率只有10%,而伴随旁道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于是我调高水流量,降低阻抗后,继续放电。手术顺利结束,病人终于得救了。后来查文献显示,这是全球第二例病例,我把这个病例拿到国内外展示,全球资深电生理专家都表示这个病例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医学犹如破案,探索未知的领域,保持好奇心,是医学永恒的魅力。
他们说,学医不易,
但唯有热爱能抵岁月漫长
欧阳钦
华西医院终身教授
消化内科
1984年公派留学时,我就确立了一个学习研究的目标——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这个病指的是原因不清楚的肠道性疾病,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全世界的一个难题。当时我们国家在这个疾病的认识上才刚刚起步,有人把它叫现代病、城市病、工业化病,都指的是它。
留学两年回来以后,国内的这个方向还是很冷清,当时参加学术会的人都很少。我带的研究生有六十几个,大概有五十来个都是做这个方向的,后来在国内大家也比较认可,从2000年开始做了一些多中心的实验,就开始成立了IBD的学组,我是IBD学组第一任全国的组长。本来我到退休年龄就应该完全退下来了,但他们还找我,说“你在我们心里面有底”。
这个病教科书里面不太讲,好多半路出家的人心里没底,特别在临床的诊断治疗上。所以我感到比较自豪的就是,你认定的目标,你觉得有前途,你不要动摇,一直走下去,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跟我的学生也是这么说的。到现在很多我的学生都是这个亚专业的骨干了,希望他们能够把这个工作继续下去,以后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黄伟嘉
医师
肺癌中心
我高考志愿前四个均填的医学,可惜大学本科并未如愿,考入了四川大学其他专业。随着《人间世》等医学纪录片热播,我不由反思,自己跨越两千公里来到川大求学,到底想学的是什么?
顺利转专业后,适逢我的未来导师给本科生做讲座,讲座内容每一页都没有离开患者,都没有离开自己所为之骄傲的医术。导师所提出并创立的胸部肿瘤重建外科学,突破了侵犯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胸部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国际禁区,进一步坚定了我未来从事大外科手术的决心与信心。
学医八载,今年我入职医院成为了一名临床医师,目前接受博士后训练。我相信,只有仰望过广阔的星空,用脚丈量过天南地北,才会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并且愿意坚持的是什么;拥有选择的眼界,具备选择的能力,接受选择的结果,坚持选择的方向,终会找到自己愿意坚守的东西或者是人。
他们说,
“医”路行来那些难忘的瞬间/一天
陈正玉
主任医师
心脏内科
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值班,收治了一位14岁的女孩,入院初步诊断为风湿性心肌炎,完全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当即按急性风湿热治疗,并静滴氢化可的松和异丙肾素。然而,只要女孩的手臂稍微活动或是静滴稍慢就会引发阿斯综合征,遂决定采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那天下午,我在李惠和沈文雅两位医师的帮助下,局麻下我由右股静脉插入临床起搏导管,透视下电极到位,联接起搏器,手术成功,术后阿斯综合征未再发作,女孩顺利出院。
又过了四五年,一天早上上班途中,忽然一位中年妇女叫住了我,我认出来她是当初那位女孩的妈妈。她欣喜地告诉我,自从出院后女孩的身体一直都很好,考上了大学,感谢华西医生们的救命之恩。听到这个好消息我内心也非常激动,这不仅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是对医生这份职业的肯定。
肖杨
医师
整形外科/烧伤科
“女娃儿学外科啊,你怕不怕?”
在得知我选择了外科后,周围很多亲人朋友都问了类似的问题。其实选择外科,是源于我在临床实习时一次观摩肝移植手术的经历。
9年前,作为医学生的我被安排到外科实习,第一天就跟着肝脏外科吴泓教授参加了一台肝移植手术。站在手术台前,看到供肝的血管和受体的血管再通的时候,原本暗黄色的供肝瞬间变成了红色,那一刻,我热泪盈眶。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老师们从死神的手中抢了回来,于是后来毅然地选择了外科学。
孙崇恩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是我作为医学生在临床实习的工作之一。然而一个平常的周五,一通电话让我手足无措——
“你好,这里是……,想请问一下患者最近情况怎么样啊?”
“她去世了……. 她是我女儿……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打过来了……”
作为对女性健康威胁最大的生殖系统肿瘤,卵巢癌5年内生存率仅在30%左右,临床上出现症状大多已经是癌症晚期,在随访中会有一定的概率,患者已经去世。
母亲的哭腔和语气中克制的绝望一瞬间击中了我未经临床经验训练的共情心理,彷佛从一扇小窗口中看到了这对母女之间的无限依恋,看到了这个患者努力经营、刚刚起步的人生迅速失控,看到了患者离世时让旁人不忍直视的痛苦面容,看到了母亲在未来的日子里常常失神,活在健健康康的女儿突然得了卵巢癌继而离世的迷宫中难以走出。
随访电话打不下去了,头脑里已经掀起了无法控制的风暴,相关的知识、体验、经历联系到了一起。是的,我想要探索这个疾病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学习各个国家卵巢癌治疗的现状,想从每个角度思考,想找到角度切入了解更多,或者尽最大的努力作出一些些改变。
这是我在医学路上最难忘的一件事,发生在一个平常的周五下午,命运的蝴蝶扇动了它的翅膀。
他们说,
信任和理解让从医的脚步更坚定
高睿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去年的某一晚,作为一名实习医生的我在普外科值班,一线医生突然叫上我赶往急诊科。
一位高坠伤的患者,全身多处骨折,脾破裂,内脏大出血急需手术,我随即被委派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签署医疗文书。简单了解病情后,我带着一摞文书在门口找到了家属——一位目光呆滞的老爷爷。或许是由于年岁较大,也或许是因为听不懂普通话,他对于接受我传达的消息,显然有一些吃力。我向他陈述现有的病情和其他知情同意的内容,为了保证他能听懂,我特意在陈述之前向他提醒:“如果您有什么听不懂的话可以随时打断我。”遗憾的是,他并没有任何疑问,但是显然也没听懂,只是在说:“好,好,川医的嘛,川医的嘛。”
签完字后我准备离开,刚走几步他叫住我:“小伙子,他活不活得成?”经验不足的我脑子飞速运转,回复了他一句:“您放心,我们会尽力的。”没想到他说:“他的妈妈就在川医去世的,这里的医生把她照顾得好。”他哽咽了一下,“死在川医我也不遗憾。”
我心中一惊,来不及询问太多,只说了一句:“放心、放心。”随即跑回急诊开始忙碌。所幸经过多位老师的辛苦忙碌,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转入ICU进行后续治疗。
作为一名刚刚走进临床岗位的实习医生,我第一次拥有了被无条件信任的感觉,这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成就感和动力,也促使我承担起微不足道的责任和使命。
向镛兆
技师
核医学科
一听到核医学科,很多人对我们就有两个印象:第一是觉得有很多这样那样的辐射;第二就是觉得我们这儿很!冷!不仅空调的温度冷,医务人员也有点“高冷”。
辐射这个事情毕竟短时间内说不完,反正大家不要虚就是了!至于冷这个事,就很想跟大家啰嗦两句。温度冷,这是因为这些大坨坨设备长时间运转,需要保持较低的温度以维持它们的运行;而我们医务人员可能看起来有点“高冷”,其实内心一点都不冷——
比如,常常患者做完检查后,身上还带有辐射,我们怕他们冷,会走到面前去给他们盖上被子;
没有家属陪同的患者,我们会搀扶着上下床;
无法行走的患者,我们协助将其转运至检查床;
年幼的孩子,我们细致地进行防护和引导;
年长的患者,我们耐心协助他们缓慢地取掉身上的金属;
“深吸气-屏气-呼气”,我们“高冷”地重复这句话,只为了让检查的朋友能完美配合,获得最佳影像结果……
唐雨柔
技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对语言听力有障碍的小朋友来说,定期到华西医院的语言训练室来玩玩具、玩游戏是他们的“任务”。作为带着他们玩儿的“医生阿姨”,跟翘首期盼的家长们一样,希望孩子们能多说一个字,多发一个音节都是好事。
一节语训课时间很短,但点滴的进步都值得所有人高兴——从最开始的听到声音反应迟钝、到不愿意不知道怎么发音,到后来敲鼓他们听见后能转头,看到心爱的玩具能说“我要”,甚至就是一声“爸爸、妈妈”“谢谢!”都能让一个家庭欢欣鼓舞……这些都是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成就感,更让我明白了作为语训老师的重要性,作为一位“医者”的责任。
基鹏
副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
4天前的下午,我们讨论了一例刚刚去世的爷爷。80多岁的高龄,肺炎很严重,最终不治。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虽然结局不好,可我们已经做了所有该做的事情,照理应该不遗憾了。可是医生就是这样,有病人走了,多多少少都会有遗憾。我们纠结是不是忽略了潜在的病情变化,是不是应该用这个药比那个药更好,是不是应该更早做这个,是不是应该避免做那个,好像永远没有哪一次可以轻轻松松的跟一个人的离开和解。这就好像西西弗斯的巨石里说的那个故事,得罪了天神,就只能一遍又一遍把山脚下的巨石推上山顶,却不可避免巨石会再度滚落,于是再推再落,周而复始。那么医生这个职业,是不是也是这样许多的无奈,因为不断有病人像是那个滚落的巨石,在你的职业生涯里提醒你打击你,让你质疑你自己,你的努力是不是没有意义。
可是我也在想,那些推石头的日子里,自己不是也在变化吗。肌肉难道没有更发达吗?意志难道没有更坚定吗?沿途的花花草草不是越来越少的干扰到了自己吗?不是也找到了一条更为快捷的登山之路吗?而且,推石头的时候,看过的日出东方、夕阳西下、斗转星移,又何尝不是意义。正因为人间的“人”和那些牵绊,以及不知道是不是啥时候天神就被感化了不再让我们的石头滚下来的那份希望,让这个不值得的人间,像极了小王子里说的,沙漠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在某个地方藏着一口井呀……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如果负重前行的路上只有微光,那我们就去成为光本身,照亮自己和他人人生的旷野。
认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拥有不多时,依然给予很多,这就是我们对世界更深沉的爱。
想说今天的云和你们,都十分可爱……节日快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