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三年来在全国各地调查辅导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收集的材料,整理和撰写“文明实践为什么能”系列文章。近日,发出第一批《龙里为什么能》、《荣成为什么能》、《海淀为什么能》、《博罗为什么能》等四篇文章之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尤其是试点县区关注和重视。各种反馈的意见,都是希望我进一步在各地区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一些能够学习和掌握的经验。我感觉,文明实践的真谛就是要在新时代新思想引领下,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友爱互助、共创美好。为此,我在所见所闻的实施中归纳和提炼,简单概括出“10条经验”,并非普遍规律,只是一己之见,撰写出来提供各地区文明实践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交流分享。
一、紧扣主线,广泛覆盖
大家都知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最重要的任务,或者最突出的主线就是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就是要通过志愿者的广泛参与,通过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乡村社区、深入千家万户,引导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这就是文明实践不同于一般的文明倡导、文明习俗等活动;就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不同于一般的走访慰问、清洁卫生等服务。然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思想传播、风尚引领又是结合志愿服务所推进、所开展的,绝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表层的宣讲、宣传、展示、表演。具体说就是要在旗帜鲜明传播新思想理论的过程中,结合关爱和服务群众利益、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让广大干部群众感受新时代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乐意为建设伟大国家、实现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从龙里县的“山歌伴飞新思想”、荣成市的“红五星”宣讲团、海淀区的“劳模闪光”宣讲队、博罗县的“红乐乡村行”等品牌项目看,都不是“一时兴起”、“一阵风”的活动,而是在三年来伴随文明实践不断推进而持续开展的宣讲与服务。与此同时,内容日趋丰富、形式日趋多样、影响日趋广泛。如“山歌伴飞新思想”,最初是将新思想新理论编写成为通俗易懂的少数民族山歌传唱;后来,根据群众的需要将扶贫政策、惠民措施编成山歌传唱;再后来,发挥山村群众、少数民族的优势,激励他们编写和传唱“赛擂台”乡村治理、“庭院经济”自力更生、刺绣蜡染民族工艺等山歌内容,不仅吸引县里的干部群众传唱,也吸引省内外的关注和热议。特别是结合新时代网络发达、视频传播的特点,引导和激励乡村群众创作、表演山歌风格、斗唱风格的抖音,成为传遍全省的网红“段子”,对于宣传和推广龙里县的文明实践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因此,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紧扣主线”不是机械呆板、不是枯燥单调,而是不断丰富内容与活跃形式,覆盖更广泛、活力更突出,就能够真正让广大干部群众“入心入脑”、“融会贯通”。这样,真正能够做好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激励广大群众振奋精神、干事创业。
二、围绕大局,服务群众
我们从各试点县区调查和了解的情况看,凡是取得成功经验的文明实践工作,虽然各有特色、各有招数,但是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围绕发展大局、配合中心工作、介入重点任务、服务群众需求”。各地区的党政工作任务各不相同,但是基本围绕党领导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基层治理创新、民生福利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此,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一方面促进基层党建引领,另一方面促进社会民生改善,从而不断激发社会活力、推动文明进步。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的同志说道,“我们每次讨论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都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先讨论县委书记、县长主要考虑的工作,文明实践如何结合与促进,让新思想新政策真正推动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这样就解决文明实践与发展治理“两张皮”,即有些人认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来虚的,只是宣讲宣传,脱离社会经济、基层治理等问题。从龙里县的“山歌伴飞”到“大比武”乡村治理、“擂台赛”乡村振兴,充分体现为大局服务、为群众服务的重要价值。荣成市在“土地流转”、“产业开发”等领域,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推广“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硬道理,吸引乡村群众以“志愿+信用”的形式投身乡村振兴,踊跃做出奉献,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海淀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参与 “中关村北园”的宣传推广,博罗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参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宣传推广,都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获得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也让群众感觉文明实践“来实的”、“有意思”。特别是在传播思想理论、推广文明风尚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乡村社区群众的需求、困难,发动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专业志愿者结对帮扶、关爱服务,送温暖、送关怀、解决困难、帮助发展,就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三、四梁八柱,有序有力
我最早是在山东省荣成市,看到介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四梁八柱”的结构图,从统筹架构到执行机制,非常清晰、便于操作。一方面,按照中央要求和中宣部的部署,将县区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文明实践中心的负责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负责人;各部门、各单位作为成员。另一方面,结合本地特色与优势,融入社会化、活跃性的宣传力量、志愿队伍。后来,我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这种富有特色、富有活力的框架设计。如在北京市大兴区的一个街道,既有实践所直属志愿服务队的八个组织,也有“七色花”社会化特色文明传播和志愿服务的活跃队伍。我们发现,如何科学建立文明实践的“四梁八柱”,就是有效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关键。总结典型县区的经验,主要有几个做法:一是在县委书记、县长作为中心主任和志愿服务总队长的同时,设立常务副主任、常务副队长,由县委副书记担任,通过县委副书记召集和协调重要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经验。相比之下,很多县区虽然也是县委书记、县长担任主任、总队长,但是没有设立常务副主任、常务副总队长。由于县委书记非常忙,每年召集一两次中心工作会议之后,其他时间就是由兼任中心办公室主任、总队秘书长的宣传部长召集会议、讨论实施。这时候,其他许多部门,尤其是办公室、组织部、政法委、统战部、财政局、发改委等仍然认为文明实践只是宣传部工作的一部分,重视不足、参与不够。
龙里县、荣成市等典型县区,每个月都由县委副书记召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相关会议,讨论县区重点工作与文明实践工作推进的事项,建立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各个部门、机构就越来越重视发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作用,融入各个部门的本职工作之中。此外,海淀区等县区还发挥政府部门参与和支持文明实践的积极性,特别在实践所的实施机构中,设立“双主任”机制。即各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市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主任;实践所办公室主任分别为宣传部长、分管文教的街道副主任。这样,不仅仅街道、乡镇的宣传委员调动资源推进文明实践,分管文教的街道副主任也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解决了阵地、队伍等等问题。此外,广东博罗、乳源等县区,还在社区、街道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中,设立兼职副队长等职务,聘请特色社会化志愿组织的负责人担任兼职副队长,参与推动乡村社区的实践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科学的组织结构,决定文明实践发展的顺利和有效,在按照上级要求建立中心、所、站架构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本地工作需要,增加“四梁八柱”的要素和支撑,就让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有力有效,长期发展、发挥作用。
四、主动联系,部门协同
各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主任(所长、站长)、总队长(分队长、小队长)的组织结构以后,并非自然而然就形成灵活有效的协同机制。因为,近年来,从上到下建立了非常多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委员会”,都是要求主要领导担任组织、主任的。因此,很多试点县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及志愿服务发展,最初开了一次全体会议之后,日常的工作又都是交给宣传部、文明办落实,让其他部门、单位的领导认为,“这还是宣传部门的一项工作。”为此,宣传部、文明办的同志就要发挥“主动作为、积极有位”的心态,主动积极联系相关部门、走访相关部门。将文明实践与各部门的重点工作、发展任务相结合,寻找相互促进的路径。一是主动走访组织部、统战部、政法委等,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党员志愿者服务、新阶层志愿者服务、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相结合,促进基层党建引领,促进社会新阶层发展,促进基层治理创新。二是主动走访财政局、发改委、市场监督局、农业局等,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激发社会活力、推动产业转型相结合,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三是主动走访农业局、乡村振兴局等,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相结合,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创造美好生活做出贡献。四是走访文旅局、教体局、卫健局、科技局等,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专业资源有机结合,扩大各类专业人员的社会影响力。五是走访工青妇、民主党派、科协、文联、残联等,激励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共建共享美好社会。从取得成功经验的试点县区看,宣传部、文明办同志的主动走访各部门,真诚交流文明实践的合作契机,都受到各部门的欢迎和重视,逐渐洽谈出较多的合作项目,协同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拓展许多新领域、增添许多新内容。
五、激励吸引,群众参与
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形式,就是不能“坐等群众上门”,也不是“到群众中做做样子走过场”,而是要真正深入群众、吸引群众,鼓励群众组织志愿服务队伍,为振奋新时代的精神面貌,建设乡村社区新面貌等做出奉献。一是要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宣讲、宣传启发群众,吸引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有一次,广东省某山区市邀请我到一个村委会下属的村民小组讲授《文明实践志愿者如何“学党史、办实事”》,听众都是农村的老头老太太,带着孙子孙女围坐在小广场。我发现这种场合不能用原有的授课PPT,不能再论证一二三,分析一二三那般讲述。为此,我临时概括“儿童争当小红星、青年争当活雷锋、妇女争当新红嫂、老人争当夕阳红”等四句话,添加鲜活的革命故事、典型案例。尤其是详细讲诉沂蒙山“红嫂故事”的时候,农村老太太最感兴趣,特别投入。这样,就通过演讲吸引农村群众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参与文明传播和邻里互助的服务活动。二是要发掘乡村社区的“能人”作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骨干,而不是单纯依靠居委会、村委会干部组织和管理。例如,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樵华社区的退休老人黄伍根大叔,在群众中有宣传和号召能力,也是爱心热情乐于助人的典型,就牵头组建“红根大叔”志愿服务队,“红”字的解释就是“入了党、当过兵、一颗红心为人民”,特别受乡村社区群众的欢迎和拥戴。这样,“红根大叔”志愿服务队开展的文明实践和关爱互助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群众的参与,成为基层社区传播新时代新思想、弘扬新文明新风尚的活跃力量。三是要充分发挥乡村社区群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自主性、能动性。调查发现,有些试点县区的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名义上由群众参与,实际上仅仅是配合上级部门、镇村机构应付式开展服务活动,搞形式、走过场,这样就缺乏生机活力。龙里县、荣成市、海淀区、博罗县的乡村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之所以广泛多样、生动活泼,最重要就是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和支持下,由社区“能人”、农村“能人”带领群众志愿者自主根据开发项目、做好服务、弘扬文明、共建家园。与此同时,荣成市采取“志愿+信用”的激励机制,龙里县采取“竞赛+奖励”的激励机制,都是推动乡村社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发展繁荣的有效手段,值得参考借鉴。
六、中心所站,特色活跃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建设,既是县区、镇街、村居组织结构的搭建,也是实践阵地的建设。从近几年探索的情况看,经历了从“攀比”到“特色”的转变。最初,很多试点县区和乡镇,在实践阵地的建设上,主要是在规模、布置、氛围等方面进行攀比。如建设实践中心的场所越来越大,布置内容的调子越来越高,营造的氛围越来越宏伟。但是,却发现这样攀比的趋势既不利于吸引群众参与,也不利益志愿服务的活跃,出现“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倾向。后来,许多试点县区和乡镇逐渐在按照基本要求建设阵地的基础上,切合实际、突出特色,有利于吸引群众、有利于传播和服务。如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楼大厅既在显眼位置突出文明实践“14536”的要求,以及实践中心组织架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组织结构;但是就在这些内容的旁边增加本地文化习俗特色内容、富有魅力的志愿服务文化内容,特别吸引人和激励人。这样,就能够将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与展现时代魅力、增强亲和氛围有机结合,让所有前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党员干部、城乡群众都印象深刻、特别喜欢。又如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时候,文明办的同志参考学习其他地区经验之后,也认真琢磨如何体现本地特色、吸引群众参与。
因此,他们将“长安红”与“绿客厅”的元素糅合在实践中心,取得新奇的效果。实践中心进门大厅的上方是“14536”等要求以及各种新思想、新政策的宣传;同时,从进门的走廊到大厅的下裙沿边,就布置为“茅洲河的奇妙变迁”为背景。茅洲河是连贯深圳市和东莞市,流经长安镇的河流,上个世纪末以来污染日趋严重,成为“黑水河”、“臭水河”,也成为国家环保重点督办的河流。近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的政策下,深圳市和东莞市共同努力,不仅仅发挥政府治理的作用,而且充分发挥志愿者“河小二”参与治理的积极作用,重新将茅洲河建设成为“清水河”、“美丽河”,真正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长安镇文明实践中心布置的背景,沿着茅洲河两岸呈现生态美丽、人民宜居的景色,真正体现新时代新思想引领下的发展成果,为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这种“长安红、绿客厅”交相辉映的文明实践中心,既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建设实践阵地学习的典型,也成为本地群众和外来人员网红打卡、网络传播的亮点。所以,文明实践的阵地建设要各具特色、富有活力,有利于吸引群众参与和享受,有利于志愿者开展服务与活动。
七、务虚务实,各有兼顾
近年来,很多试点县区的干部询问,“文明实践到底是务虚,还是务实。”因为,既要传播思想理论,又要服务群众利益。一些地方处理不好,就变成“两张皮”。搞文明实践的时候停留在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宣讲活动;做志愿服务的时候停留在“献爱心、帮助人”。调查发现,取得成功经验的县区,都在积极探索务虚务实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一方面,坚持将新时代新思想传播到千家万户、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从而激发乡村社区群众的热情,一起努力奋斗改变生活状况。如吉林省九台区编写“农民文明实践三字经”,提出“知民情、懂民意、入农户、坐炕沿”等,朴素直白的宣传,让社区、农村群众很快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志愿者在田间地头、店前户内,与群众沟通交流,了解需求,提供帮助,从而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弘扬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如龙里县党员争当“萤火虫”志愿者,深入贫困户家中关爱和帮扶,并且宣传党的政策、激励群众发展;随后建立“联户长”制度,每个党员志愿者与四、五户群众结对,既做到精准关爱、精准帮扶,也吸引和激励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体现新的人生价值。海淀区文明实践志愿者在连续几次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一方面深入社区、农村群众宣传防疫政策措施,引导群众遵守防疫制度要求;另一方面深入社区做“路口服务”、“村口服务”、“门口服务”、“敲门服务”,虽然由于防疫不能入户,但是将群众迫切需要的生活物资、医疗物资送到“家门口”,为群众“着想”、替群众“跑腿”,真正受到城乡群众的欢迎。党员志愿者就是用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服务,让群众看到模仿遵守防疫政策的榜样,看到“暖心人”、“热心人”就在身边,树立战胜疫情、恢复生活的信心。文明实践的务虚务实结合、志愿服务的宣传关爱结合,就在乡村社区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喜欢,也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八、项目创新,服务深化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要有生机活力,要赢得群众喜欢,要产生良好社会效果,就必须做好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我国志愿服务经历从“活动”向“项目”的发展变化。“活动”常常是一次性、短期性的;“项目”是有需求调查、有科学设计、有实施推进、有专业提升的。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试点县区注重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项目化。如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等,以及许多市县专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示(大赛)”,鼓励乡村社区志愿组织围绕宣讲、宣传、关爱、服务等设计项目、申报展示,获得社会关注和资源支持。如广东省博罗县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会支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选拔优秀项目进行资助,并且鼓励优秀项目向社区、农村延伸,不断壮大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力量。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博艾中医志愿者协会、方向公益协会、博青志愿服务队、博农志愿服务队等都获得基金会资助,将优秀项目根植在文明实践试点的社区、村庄,不断吸引群众参与、不断营造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提供支持和帮助。荣成市通过文明实践基金的支持,推动“红五星”、“红马扎”等志愿服务项目落地乡村社区,产生浓厚的“学理论、干实事、做好人、创美好”等氛围;也推动“暖心食堂”、“金饺子”等志愿服务项目遍布城乡,让关爱特殊群众、“献爱心、送温暖”成为社会热潮。目前,伴随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发展,试点县区的干部群众都逐渐了解志愿服务项目、喜爱志愿服务项目。记得在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县委宣传部的领导说,“原来我们真的不知道有志愿服务项目,只知道有志愿服务活动。听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课程之后,才有了项目设计和实施的理念。”如今,大多数干部群众对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经历了“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正在力求适应乡村社区需求,努力设计和实施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志愿服务项目。这些优秀项目不断涌现、遍地开花,就能够促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做实做好,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九、培训督导,专业支持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发展中,理论培训、专业督导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央文明办先后举办多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训班,文化与旅游部、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科协也陆续举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训班。我们在参与授课,与学员交流的时候,感受到各地区党员干部、志愿者骨干对于专业提升、做好服务的强烈渴望。为此,各地区也积极主动探索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督导。一是集中培训。试点县区将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人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骨干进行集中培训,邀请专家讲授理论知识和服务技巧,并且通过骨干带回乡村社区,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志愿者进行传播推广。二是考察学习。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真正到了龙里县、荣成市、海淀区、博罗县、诸暨市、贾汪区等地实地考察,就可以看到党员志愿者关心帮助群众,乡村志愿者热情干事创业,体现新思想引领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振奋精神、共创美好的社会效应。三是专业督导。即邀请专家学者、专业人才对社区与农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的活动进行跟踪了解,发掘亮点、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改进提升。广东省乳源县开展“金种子”和“金点子”专业督导项目。“金种子”是文明实践专家长期陪伴社区、农村的志愿者骨干,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挥创意、做好服务。“金点子”是文明实践专业人才深入社区、农村,对于实施的服务项目不断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对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民生改善、生态环保发挥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专业督导,乳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实现“金句闪光”、“金鸪鸪”、“金钥匙”三步曲的发展变化。“金句闪光”是文明实践初期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思想理论。“金鸪鸪”是吸引和激励乡村群众,特别受少数民族群众创造文艺作品,唱歌跳舞过程中传播新思想、感受新时代。“金钥匙”是把握乡村振兴的大趋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激励社区、农村群众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建设美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这样,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一步步深化,一点点成熟,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十、网上网下,灵活传播
面临新时代、创造新方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不仅仅要通过深入乡村社区的宣讲、演出、活动发挥作用;也要开拓网络宣传和服务的阵地,为网络文明、网络正能量提供支持。一是吸引信息人才、网络爱好者加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发挥特长和优势,创造新颖的传播和服务方式。海淀区文明实践中心主动联系小米、滴滴等具有网络优势的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志愿者的力量,合作开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网络传播项目、网络服务项目。二是实现“理论上网”、“政策上网”、“措施上网”、“服务上网”。如夕阳再晨志愿服务团队,发挥大量邮电大学专业博士志愿者、硕士志愿者的优势,设计便捷的信息系统,将“学习金句”、“习语润心”等理论知识,还有各类惠民政策、便民措施都做成网络传播的时尚特色,让老中青都能够通过手机便捷查收、便捷学习、便捷使用。三是发挥网路志愿者的特长,为社区、农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联合会发起网络营销,帮助农民售出大量滞销的苹果,保障了农民的收入和利益。潮州市发挥大学生的网络技术优势,开展疫情期间网络销售农民蔬果的活动,也取得很好的效果。四是培养社区、农村的志愿者“网红”,为文明实践代言、为乡村振兴代言。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平坡村打朗寨的苗族群众,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治理脏乱差、建设美丽村寨美丽家园,就唱歌跳舞、欢庆祝贺。文明实践中心引导苗寨群众将这些唱歌、跳舞、说唱、逗趣的内容拍摄抖音,面向全省、全国播放引起轰动,大量网友不仅仅欣赏他们的文明环境宣传节目,还关注和喜爱苗寨的蜡染、刺绣以及甜酒、腊肉等,“抖音”售货、“主播”带货也成为这些苗寨群众的新业务。调查发现,网络时代,降低了“专业人士”、“技术权威”、“网络大咖”的门槛,消除了隔阂与距离,普通群众、山乡村民也能够成为“网络高手”、“时尚网红”。这样,文明实践的网上传播,乡村振兴的网络推广,民生改善的网上展示,生态环保的网络宣传,都可以获得实现,都可以产生良好效果。
各试点县区创造的文明实践“10条经验”,有些具有普遍性,有些具有特殊性,但是都可以带给我们启迪,可以举一反三,可以参考借鉴。总之,每个地区都应该在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把握主线和重点的前提下,结合本地特色、切合群众需求,探索创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方式,不断丰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内容,就一定能够做出成绩、具有实效。真正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真正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作者系谭建光教授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