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育桃李 弦歌不辍

——金昌奋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综述

记者 刘伟业

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从砖瓦房、泥土地,到高标准教学楼、塑胶操场;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迈向均衡发展、特色发展新台阶,学生逐渐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

春风化雨润桃李。一路走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聚焦“向国内一流看齐,创省内一流教育”的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实施“五好工程”,教育工作整体呈现向上向好态势。目前,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57%、99.84%、99.78%。今年,全市高考质量高位求进,进中趋优,一本上线人数、600分以上特优生人数、特优学生全省竞争力等核心指标再创新高。

如今,全市教育呈现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内蕴巨大活力,外显独特亮色,在我市教育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教育事业驶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启教育现代化新征程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今年6月,市委书记王钧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全市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更好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还不够合理,县区、城乡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还不同程度存在;教育投入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一直是金昌教育亟待解决的“沉疴顽疾”。

面对难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听取工作汇报,深入进行调研,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和师生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各项工作提速提质增效,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制定《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落实措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改革方案,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同时,出台《关于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任务清单,制定《金昌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课题,系统谋划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路举措,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教育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推动各学段教学设施改造提升,2022年全市教育支出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0.92亿元,实施了金川高级中学、市幼儿园、市理工中专、市六中、市九小、永昌一中、永昌职专等一批教育领域强基础、补短板重点项目,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不断健全。扎实开展“德润校园·学在金昌”八项行动,探索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推选出五好学生、优秀高中生、新时代好少年、优秀少先队员等一批先进典型,有效推动了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治理成效显著。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分层分类制定10个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配齐建强督学队伍,完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对政府教育履职评价、督学管理、评估监测、督导问责等机制,督促保障更加有力,“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完善学校管理,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科学、民主、自主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金昌锚定目标,变“短板”为“跳板”,用创新赋能,用改革破局,源源不断为教育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为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

——教育品质不断突破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

为进一步发挥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金川区成立了市第三小学、双湾镇中心小学城乡学校共同体,将市第三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到双湾镇中心小学,激发双湾镇中心小学办学活力,提升学校师资、管理、质量、文化等整体水平,着力破解义务教育在均衡、优质方面“乡村弱”的突出问题,努力打造区域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方案。

市第三小学、双湾镇中心小学城乡学校共同体,是我市试点成立的首个城乡学校共同体,标志着我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具体实践中,我市将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努力打造教育理念超前、教育科研领先、教育手段现代、校园环境优美、办学特色突出、教育质量一流的城乡学校共同体。

为加快破解制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问题,金昌按照布局好、标准高、机制活、资源配置公平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努力办好一批示范性学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我市制定《金昌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回头看”,不断完善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

稳步推进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深入开展省级卓越高中、市级优质高中和特色高中建设,教育普及程度继续位于全省前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考成绩整体上止滑回稳、稳中有升,中职高考取得较大突破。县区中小学成绩稳中有进,特别是小学间差距呈逐年缩小趋势。

为不断夯实职业教育发展基础,我市成立市职业和成人教育发展中心,设立市级职教专项经费,增加职业院校编制68个。建立金昌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出台“2+X”系列改革配套文件19个。推进“双高”“双优”建设,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永昌职中优质学校建设中期达标率均超过90%。同时,围绕打造“2+4”现代化产业集群,优化专业设置,成立“厂中校”5个,建立实习实训基地4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绩喜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今年5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联合发文,公布了2022年“‘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优秀单位名单,金昌市第三中学榜上有名。市三中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联动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在科技馆里近距离学习科学知识、博物馆里探索宝藏的“前世今生”……暑假期间,市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等地成为中小学生的好去处,学生在其中参观体验、阅读名著、游泳健身,度过了一个有参与、有意义、有收获的快乐暑假。

金昌全面落实“双减”“五项管理”要求,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合理安排考试,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通过设立学科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尝试多元评价等,全力打造“双减”课程建设新样态。稳步推进课后服务,出台《金昌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专项督导检查“双减”“五项管理”及课后服务工作。

如今,我市各学校将“双减”政策延伸到假期,使作业切实做到减负、增效、丰富、有趣,让学生们更多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双减’政策下,我们家长既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放任不管,而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让孩子在家庭氛围中受到有益的熏陶,还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让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做到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得到适当的锻炼。”谈起“双减”,市第七小学一学生家长感慨地说。

金昌在教育事业上乘势而上、唯实励新,聚焦补齐短板、提升内涵、增强品质,变化之巨、提升之快前所未有。“优质均衡”已成为金昌教育事业发展新阶段的主题词。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师资力量全面加强

今年7月29日至30日,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比武”教学展示暨精品思政课评选展示活动现场决赛在兰州大学举行,我市共有4名教师参加。经过决赛,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郭文老师荣获高职高专组一等奖,河西堡第一小学贺楠老师荣获初中小学组一等奖,金昌市龙门学校王娜老师荣获初中小学组三等奖,金昌市理工中专学校姜宏伟老师荣获中职组优秀奖。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深入实施“好老师”培育工程,全力构建荣誉表彰、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轮岗交流、人才引进、专业成长、关心爱护、负面惩戒等长效机制,努力为教师想办法、做实事、办好事,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支肩负建设教育强国重任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除让广大教师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外,我市还从小事着手、从细节推进,营造关爱教师、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通过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我市投入“真金白银”,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地方性教师岗位政策,解决职称评聘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不断优化人才服务保障,设立特设岗位,及时兑现引进人才职称待遇,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优化教师荣誉制度,每年表扬奖励一批先进教师,评选命名出首批金昌名师和教学专业型人才;建立绩效工资增量机制和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关爱,增强广大教师的幸福感。

市委市政府出台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及28项配套措施,建立金昌名师和教育教学专业性人才评选认定机制,制定教育系统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完善配套政策,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共引进优秀毕业生428名。同时,通过推进“县管校聘”改革,调配839名教师进行轮岗交流,建立校长队伍和中层干部队伍后备库,储备年轻后备干部335人,盘活教师队伍。

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优秀作业设计评比、“双减”和“五项管理”教育科学微课题研究、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等系列活动,通过教师队伍中长期培训计划、名师工作室建设、“青蓝工程”,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教育的本质,从来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更是德行的涵养,品格的培育。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将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