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和数据哪个重要_经验数据分析_大数据优质经验

·学术专访·

文化反抗运动与人类的未来

戴锦华

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教授是电影理论和文化批评领域的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杂志编辑王志强围绕电影工业、现代主义文化反抗运动、身份政治与多元主义、科技革命与人类未来等问题对戴锦华教授做了一次学术专访,采访内容经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学术争鸣·

唯物史观是政治哲学吗——与王新生教授商榷

摘要:当前主张建构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学者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唯物史观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关系。对此,南开大学王新生教授提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即政治哲学,他的政治哲学即唯物史观”。然而,这种看法难以成立,因为无论这一看法本身,还是王新生提供的例证——唯物史观既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也从规范的角度阐释了共产主义的道义合理性,都不但没有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任何文本依据,而且与他们的看法明显相悖。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论述,唯物史观只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实证性科学理论,唯物史观讲的共产主义只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产物。当然,从唯物史观是一种实证性的科学理论既得不出它与规范性观念无涉的结论,也得不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问题上没有自己的规范性观念的结论,但是,鉴于他们从未提出和使用过政治哲学概念,更无专门论述政治哲学问题的文章或著作,建构“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想法应为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提法所取代。

关键词:唯物史观 马克思政治哲学 共产主义 实证科学 规范理论

作者段忠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100872)。

为何有些社会政策失去效果——基于试验区农贷下乡的调研观察

摘要:对一个地方试验区的调研发现,金融惠农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源于一系列制度环境障碍。具体表现在:合作金融的制度成本高,竞争优势低;农户的房地资产交易难,他们手中真正可以使用的贷款抵押物贫乏;人际担保的抵押方式有悖社会伦理,而基于个人信用获得贷款又有赖于信息系统的全面建设。这些制度条件的系统性作用,“激励”了各方规避风险的反应,结果造就了银行有钱不敢贷和农户缺钱难贷并存的现象。任由一个正确的政策无效,还是改进制度,增强相融性激励,降低农业产业的活动成本,让金融惠农政策发挥出作用,我们面临着行动选择。

关键词:农贷下乡 金融惠农 社会政策 政策效果

作者张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前沿论坛·因果研究

编者按:因果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和把握,是理性之基石。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始,西方哲学对因果问题的思考从未止歇。近20年,因果模型研究奇峰突起,渐成燎原之势。“潜在结果模型”和“结构因果模型”均高调地以革命者自居,扰动着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公共健康、政治科学、社会学、流行病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近年来人工智能迅速崛起,但究其本质依然是从大数据中粗暴地计算相关性,如何数理化地表达因果关系,以致机器可区别因果与相关性,才是机器真正实现智能的法门所在。

本专题组织了国内从事因果哲学研究的三位青年学者,聚焦于因果模型的研究在他们各自研究领域中的推进,试图在因果研究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呈现因果研究的经纬脉络以及这些理论的直觉和理路,展现它们较之于原先研究方法论上的差异。吴小安和张瑜的文章,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了因果概念、反事实概念,以及因果与反事实关系理解的变迁与发展,探讨了当代三种颇为流行的因果反事实模型。陆俏颖讨论了生物学中的因果问题,提出因果模型的发展可以为先天与后天之争提供一个形式的语义系统,以及为生命的目的给出一个彻底的自然主义诠释。吴东颖的文章讨论了决策论中的因果关系,说明了因果信息在理性决策中的地位,以及因果模型如何深刻影响和推进决策理论的相关研究。

因果的革命与革命的因果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作为因果理论的肇始,界定了之后两千年因果讨论的范式,而休谟的因果理论和穆勒五法蕴含着现代因果推断的思想雏形:用反事实来分析因果。随着后牛顿物理学的兴起,因果概念本身的合法性与重要性遭到质疑。20世纪末,用反事实分析因果的径路兴起了“因果的革命”,逐步建立起了当代三个因果的反事实模型:以可能世界的反事实模型为基础的因果理论,以及数据科学的结构因果模型与潜在结果模型,尽管它们有共同理论直觉,却选择了不同的刻画方式。这一“因果的革命”也对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构成革命性影响。

关键词:潜在结果模型 结构因果模型 规则性理论 四因说

作者吴小安,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陕西省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安710072);张瑜,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生物学中的因果张力与因果模型

摘要: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为生命的目的提供了机械论解释,是当代生物学最为突出的因果特征。然而,这一特征却与发育视角下把基因和环境作为表型的共同原因的主张,貌似产生了冲突。先天/后天之争在当代生物学的持续讨论,揭示了基因在发育和演化两个维度的因果张力。梳理此争论的不同呈现形式及其发展,可以看到,更为细致的因果相关概念被逐渐澄清,但仍缺少一个基础的因果语义框架。鉴于因果建模领域的突出进展,因果模型可以为先天/后天之争的解决提供一个形式化的语义系统。此外,因果模型及其计算可以从形式上说明因果认知的规范性面向,因而有望为生命之目的给出一种彻底的自然主义诠释。

关键词:先天/后天之争 发育系统论 遗传分析 因果模型

作者陆俏颖,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北京100871)。

决策论与因果模型

摘要:决策论探讨行动者在面临决策问题时应如何理性选择与行动。面对不确定未来状态与行动结果的决策问题,决策论推荐行动者选择极大化期望效用的行动选项。行动者必须预测各行动选项会因果地导致何种结果,所以因果判断是决策论中的重要问题。在因果结构复杂的决策问题中,行为将因果地导致何种结果往往不易判断。因果模型是判断与发现因果关系的新兴研究。由于因果模型能协助行动者更精准地预测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因果模型为决策论提供了新的工具箱。此外也要对因果模型在决策论的运用做出反思,为可能产生的局限性提供不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因果决策论 因果贝叶斯网络 因果模型 决策论 因果性

作者吴东颖,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讲师(北京100049)。

·方法与范式·

避免“下不该下的结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识别与信度

摘要:识别(identification)是在理论假定基础上将实证信息与研究对象进行独一无二的映射,是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基本任务和核心工作。社会科学正经历着两大变革,即数据革命(the Data Revolution)和识别革命(the Identification Revolution)。在数据革命似乎变一切“不可能”为“可能”时,识别革命却怀疑这些“可能性”的信度(credibility),诘问研究“变为可能”的代价,强调理论假定的清晰度(cleanness)和透明度(transparency),要求建立严格信度标准下的“设计驱动型”实证研究范式。在识别革命尚待推进的一些领域,大数据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研究缺乏信度、理论与实证脱节、过度量化等问题的凸显。强化识别意识和识别策略设计,提高实证研究的信度、连接理论和实证并恰当适度地使用数据及技术,对于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科学发展具有迫切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识别革命 信度 设计驱动型研究 大数据经验主义

作者庞珣,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国际政治研究能不能“预测”未来

摘要:近些年来,国际政治学者对于“预测”的分析和讨论逐渐增多。学界对于国际政治研究的“预测”存在着较深刻的误解,或是批评国际政治学界方法单一,未能“预测”某一重大政治事件的走向,或是批评国际政治研究“忽视历史研究”,导致预测失败。国际政治研究学科主要关注“体系”层次的“解释”,而非某一具体事件的“预测”。尽管学者们也在尝试“预测”,但是“预测”可以分为形势评估、偏好归类和概率判断三种类型,应当根据不同类型运用“因果联系”和“相关性联系”展开分析。国际政治的“预测”研究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全面且准确地进行国际政治“预测”,仍然需要时间和耐心。

关键词:预测类型 国际体系 因果推导 相关性推导

作者王晋,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西安710069)。

从实践语境理解技术治理

摘要:对科学理性原则的强调使得现代技术治理不断被推向社会治理的前台。技术治理以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和增进社会福祉为目的,其科学理性原则强调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全面分析和把握技术治理,不应将科学理性局限于自然科学,更不能将其当作独立于实践的存在,而应回归于实践维度,将技术治理放入实践语境中考察,避免脱离实践进行抽象化的非此即彼式的理解。

关键词:技术治理 科学理性 价值判断 实践语境

作者程海东,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副教授(沈阳110169);陈凡,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沈阳110819)。

工程风险治理的系统性、经验性与过程性

摘要:随着工程活动对人类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工程风险治理问题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工程风险治理应注重系统性,从科学、技术、工程三位一体维度进行治理;注重经验性,面向工程风险事实本身进行有差异的治理;注重过程性,坚持全生命周期的治理。

关键词:工程风险治理 系统性 经验性 过程性 全生命周期

作者傅畅梅,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阳110136)。

越过他者的肩头——论田野工作局面中的三种状态

摘要:田野应当被看作一种埃利亚斯所谓的“局”,而非简单的“知识—权力”关系。从实际的田野经历出发,以他者的肩头为坐标,田野工作者的状态可以分为“窥视他者”“并肩而立”和“身先他者”三种,不同的参与观察模式有着不同的涉入、参与和共情,但都有机会成就优秀的民族志作品,提出有价值的观点,也都面临着失败的风险。有鉴于此,人类学界近年来泛滥的“田野反思”本身便值得我们反思,其中概化的“知识—权力”模式并不能概括实地研究中复杂的主客关系。田野工作和民族志书写依然拥有丰富的可能性,值得学者们认真对待并投入其中。

关键词:肩头 局 田野工作 民族志 方法论

作者杨春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081)。

·学科反思·

大数据赋能政府统计现代化

摘要:统计现代化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推进统计科学发展的伟大使命。在互联网技术浪潮影响下,我国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除了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的统计设施手段现代化,还要构建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持续提升政府统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数字化 数字经济 统计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政府统计

作者赵彦云,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构建一种美好社会的人类学——从费孝通“四美句”思想的世界性谈起

摘要:费孝通的思想有着一种世界性。它可分为内生的与外铄的世界性两种。前一种包括中国世界的天下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合共存的生命观以及推己及人的他者观诸方面;后一种则包括西方冲击下中国的应对、工业化所引发的乡土中国之变、全球一体下世界共同体的趋势发展、文明冲突下世界多样多极的和而不同。在国际关系秩序的变动中,重新追问费孝通“四美句”:何以为各美其美?即一种主体性的意识的成长,表现为个体自觉、群体自觉或文化自觉;何以为美人之美?这是一种包容性的他者关怀;何以为美美与共?这是一种真正世界性共同体的营造;何以为天下大同?其在乎有彼此、不分离以及“在一起”,这便是一种最为基本的大同了。由此,一种费孝通眼中的“美好社会的人类学”呼之欲出,它要求文化自觉、包容之心、融通和合以及共同福祉。

关键词:费孝通 美好社会 人类学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

作者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872)。

国际规范研究的演进逻辑及其未来面向

摘要:国际规范是国际关系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自建构主义兴起之后,规范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通过考察规范生命周期模式,重点梳理了规范研究的发展脉络,勾勒了规范研究从结构层次的扩散、行为体层次的本地化到过程层面的话语争论的变化轨迹,认为这种变化既是国际规范研究自身逻辑演进之结果,也是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推动使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重塑世界的力量格局,它们不只是规范的接受者,更是规范的创新者。网络领域的规范发展正是这种现实变化的写照。未来的规范研究将更多地关注非西方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的作用,聚焦于有待认识的新领域和新规则。

关键词:规范周期 扩散 本地化 争论 网络规范

作者袁正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肖莹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编审(北京100005)。

·评价视角·

我国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研究——基于“十三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分析

摘要:以“十三五”期间我国西部12个省区市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情况为研究对象,统计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情况(包括年度趋势、项目类别、系统、机构和学科分布情况),并对基金论文产出及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稳步增长,民族学和宗教学是西部地区的优势学科,陕川渝是12个西部省区市中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较强的省份,其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和基金论文数量接近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将西部地区与我国东中部地区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我国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 西部项目 期刊论文产出 科研竞争力

作者余倩,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北京100732)。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