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为规范、高效、有序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关于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省积极响应和落实心理援助工作。本期简报分享疫情期间各省心理援助工作经验,供大家交流借鉴。

同时,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也将该简报以文字形式印发至了各省精神卫生项目办,供大家学习使用。

一、

常规做法

(一)制定方案,组建队伍。

各地第一时间组织制定工作方案,组建队伍,开展培训,为做好心理援助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力储备。

北京市组建了市级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市级心理救援医疗队和区级工作组,设立会商制度、联络员制度和简报制度,为市、区两级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专业支撑。

山东潍坊市制定应对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组建了3支专业心理队伍,分片包干指导各区县的工作,组建了1支由中级及以上职称精神科执业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心理救援预备队,进行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院感防控、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按需在当地或湖北开展工作。

湖北武汉市在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对护士开展心理援助培训,填补专业人员缺口。

浙江湖州市结合疫情期间心理干预服务需求和疫情防控现状,组织专家录制心理援助服务基本知识、要点及技巧视频,对基层人员开展线上培训,提升其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二)线上线下,密切结合。

各地综合考虑疫情防控的需要和心理救援服务的便利性,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如全国多地开通心理援助热线,通过增设接听线路、坐席、人员和延长服务时间等方式确保服务可及,国家层面通过在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广而告之。

浙江绍兴市开启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依托专科医院微信问诊平台,开展线上心理咨询,为一线执勤人员录播心理健康知识;同时编制疫情心理保健问答、心理自助手册和心理危机干预要点等宣传资料,广泛分发给市民和工作人员。

山东青岛、潍坊、济宁、聊城等市结合当地心理援助热线的接线情况,梳理市民在不同场合下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当地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平台开设心理防疫专栏,围绕应对疫情主题开展大众心理调适等健康宣教。

湖北省研发应用“强肺心理支持系统”,兼具评估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健康心理资讯、开展心理干预训练和干预技术培训的功能;持续向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隔离点发放心理自助与求助相关书籍、宣传折页、海报等;每天三次定时播放“方舱广播”,为方舱医院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灵抚慰。

(三)重点人群,重点服务。

各地重点围绕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集中和居家隔离人员、一线医务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人群开展心理援助服务,及时提供有效心理支持和安抚。国家层面主要通过组织编写心理调适书籍、制作心理防疫视频等,以科普宣传的形式向各类人群开展服务。

河北、新疆、福建厦门市、山东烟台市等多地为援鄂医护人员开通心理援助专线,提供7*24小时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和一对一的个体心理治疗。

浙江温州市为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增开专线和组建微信群,开展线上心理测评,对结果有异常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及干预。

广西自治区着力加强民营精神专科医院的疫情防护和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疏导工作,缓解患者情绪波动和恐慌。

广东大部分地市结合联防联控为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随访服务,随访中大力普及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知识,针对高危人群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上海杨浦区在长白街道试点开展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沉”社区服务,针对儿童青少年、独居老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社区重点人群的不同特点,制作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心理科普系列短视频、宣传册,依托长白社区自我管理小组平台,将心理健康科普资料送到居民手中;闵行区针对阳光心园、阳光之家的学员在疫情期间无法上课的情况,积极在沟通群中宣传新冠疫情知识,消除学员紧张情绪。

(四)部门协作,社会参与。

部分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积极与多部门协作,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提升心理援助服务效力。

宁夏自治区卫健委与民政、公安系统联合,积极吸纳社会志愿服务力量,按照分片包干形式,组建了5支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分别对全区5个市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河北保定市与公安局合作,通过开设24小时身心健康服务专线、面对面咨询、微课堂等方式,为公安民警、辅警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干预和保护。

浙江衢州市与工会合作,面向复工复产企业开展点对点、订餐式、个性化心理援助服务。

山东多地部门间通力协作:

聊城市与教体局合作,为中小学生录制空中心理健康课程,为中高考考生家长专门编制心理调适“三字经”,与团委联合为当地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家庭结对帮扶,提供心理援助与心理疏导;

威海市与司法局合作,派专业人员到司法局隔离点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潍坊市与工会、司法局开展热线合作;

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近30家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推出“百家机构送安心”行动,为各类人群提供心理援助专业服务。

二、

特色做法

北京市紧密结合热线素材制作并传播心理健康宣教资料和视频;借助“首知心”APP打造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平台,疫情期间由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咨询团队全员入驻,免费为市民和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市民还可通过APP实现心理测评、自我筛查,在线获取健康科普知识,实时掌握自己的心理状态等。

上海市及时出台疫情期间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重建工作相关政策,强化心理援助热线和线上心理咨询两个平台,分三阶段对五类人群精准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服务。一是充实人员和设备保障,应用网络通信技术扩容本市心理援助热线,实现市、区心理援助热线号码、接听人员调度、管理规范、督导技术要求和质控标准“五个统一”,并增设“战疫心理专线”为武汉的医务人员及市民提供7*24小时心理援助服务。二是启用上海健康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增设“战疫前线医务人员专用”心理咨询入口,提供7*24小时专业咨询服务。三是结合疫情态势将社会心理状况划分为恐慌期、平台期、恢复期,针对患者、患者家属和隔离点对象、一线工作人员、支持性人员、社区特定人群(精神病人、老人、儿童、孕产妇等)等五类重点人群,分期分类施策,精准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浙江衢州市江山市全力打造六个“一”全覆盖心理防护网:一支队伍强支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小组),一根热线解忧愁(24小时疫情心理援助热线),一个平台送温暖(“心之守护”微信在线咨询平台),一封书信寄关怀(《致各乡镇、街道、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一个视频扫阴霾(《如何做好心理防护》讲座视频),一本手册缓焦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心理保健知识》手册)。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