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大卫

开栏的话企业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力量,是辽宁的稀缺资源、宝贵财富。

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关爱企业家、学习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增强市场主体应对困难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全省上下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与潜能,本报推出“聚焦辽宁企业家”专栏,通过讲述我省一批优秀企业家的奋斗历程、动人故事、经验感悟,观时代大潮、市场大势,看辽宁发展之“机”、转型之“道”、环境之“变”、振兴之“志”。

沈阳市浑南区新秀街上,一个“新秀”正吸引着全球资本的目光,2015年成立、刚刚完成首次融资的“潜在独角兽”东软睿驰,在中国智能汽车行业的多个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6月7日,一辆外形时尚的汽车从睿驰厂区平稳驶出,转弯一瞬,人们惊喜地发现,驾驶位上竟空无一人,“车主”正坐在后排悠闲地翻阅杂志。

相隔不远的创新路上,一场创新大戏正在上演。东软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展示室内,被检测者的心脏影像上传至云端,经过数学建模,立体还原在大屏幕上。只需手势操控,“病灶处”可以任意翻转、放大,同时,大数据则在整理最优的治疗方案。

走进东软,我们不由惊叹,这些曾经只能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画面,正逐渐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也因此而强烈地感受到什么是“未来已来”。

“软件正在并将继续带来无限可能。”缔造这一切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如是说。

谈起未来,面前这位精神矍铄的“掌门人”,依然兴奋得像个孩子,眼神坚定而执着,笑容真诚而单纯。也许这就是东软在中国软件史上留下若干“第一”的原因吧。

刘积仁是位企业家,但首先是位学者。至今,公司上下仍亲切地称他为“刘老师”。

“刘老师”的创业故事,还要从大洋彼岸的经历说起。

乘时代之船

将时钟回拨至1986年,那时的刘积仁还是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计算网络国家实验室中一名联合培养的博士。

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琼浆,也看到了中国软件与美国软件发展的差距。于是,一颗“种子”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并迅而疯长。

此刻,国内一则新闻,更是让刘积仁热血沸腾。

1986年,我国发布《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也被称为“863计划”,计划中提出中国要投入100亿元,发展生物、航天、信息等领域。

“中国信息产业的黄金时代来了。”刘积仁兴奋难眠。

翌年,刘积仁从美国回到母校东北大学。33岁的他,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教授。履新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在导师李华天教授的支持下成立课题组,建立“计算机网络工程研究室”。他要将所学尽快转化、应用。

然而,一盆冷水,随即泼下。

“那个年代,没有科研经费,也基本没有下游企业。果实很甜,却无人采摘。”

怎么办?苦恼之时,好消息传来:国家鼓励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凭技术创业。

东软,由此“呱呱坠地”。

1991年,三个年轻人,借学校的一间半办公室和三台286计算机,“5+2”“白加黑”,噼里啪啦地敲起了键盘。

那是个“软件英雄”辈出的年代,是他们苦苦追寻、艰难实践,为中国软件业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并初现繁荣之景。然而,他们也无不经历了创业的先“痛”后“快”。刘积仁亦是如此。

“那时候,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软件是什么,能干什么。”刘积仁说,“研”不易,“销”更难。

国内暂时找不到客户,那就先“向外”看。

一家日企最先找上门来。刘积仁拿出博士论文中的方法论,希望“变现”。“谈了一上午,最后对方问多少钱?我想先要个‘高价’,怎么也得够东软十年的研发经费,如果对方不同意再往下压。没想到,对方却一口答应了,搞得我都有点后悔,是不是要少了。”说起收获“第一桶金”的故事,刘积仁笑声不断。

事实证明,他还真的“要少了”。这笔钱刚到手,就被刘积仁用来采购先进设备,改善办公条件,很快就“见了底”。也正因这个举动,让再到东软的日本客户看到了刘积仁团队的创业决心和研发实力,很快就与东软展开深入合作,还联合创建公司,进入汽车电子领域,直到现在双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回首来时路,刘积仁始终认为,自己和东软是幸运的。因为东软买到了时代的“船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东软开拓了一片“蓝海”,是中国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为东软提供了成长空间,是辽宁和东北大学的科技土壤、产业基础,让东软这棵幼苗获得了不竭的养分。

走无人之路

活下来不易,强起来更难。这让刘积仁始终处于“忧患”之中,“我们唯有布局明天、投资未来,以持续创新、不断突破方能赢得‘远’实力”。

“外包”二字,曾让东软一度受到质疑。一些人认为,外包是技术含量低的代名词。“是否低端,要取决于外包什么?而不是外包本身。”刘积仁认为,“能让行业国际巨头看中,本身就是对于企业能力的最好认可”。

“曾经有日方客户问我能做什么?我回答‘面向对象’,对方根本没听过,买了技术还要我去讲课,告诉他们如何应用。按现在的时髦说法这叫‘知识资产创造价值’,而东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做的。”在刘积仁看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才是衡量一个企业高端与否的标准。

“0”“1”是程序世界最常见的数字,而东软一直致力于从“0”到“1”。

CT机,是一个经典案例。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CT都是进口的,天价维修费用让医院不堪重负。听闻东北大学CT攻关项目组成功研制出了一台CT样机,却因高昂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停滞不前,刘积仁决定接手这个项目,制造中国自己的CT。

最大难点是此类产品所使用的高标准芯片中国还造不出来。怎么办?东软利用其在软件技术上的优势,决定用PC机的CPU来代替阵列处理器。就在外界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的时候,东软成功了。1997年夏天,中国第一台临床应用的国产CT机在东软医疗下线。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并且要走得精彩。

就在掌声刚刚想起来的时候,刘积仁已在沈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软件园,建立了第一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了第一家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紧接着,又在大连创建面向国际市场的软件园并创办一家软件大学。

质疑声又来了!

民营企业办大学能招来学生吗?不好好干主业,去建什么科技园?

但刘积仁思路清晰而坚定,软件产业要发展,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人才,二是生态。

当时国内软件产业刚刚起步,专业人才急缺,如果再没有其他企业参与以及浓厚的创业氛围,必将难以为继。

事实再次证明,刘积仁又选对了。

如今,围绕东软在大连的两个软件园和一所信息学院的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成熟的软件产业园区,数十家国际500强的IT企业入驻其中,这里成为众多毕业生和创业者实现梦想的摇篮。

“企业和园区,是相辅相成的。那些大企业之所以愿意在大连软件园里‘筑巢’,是因为旁边学校可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专业人才;而软件园也为毕业的学生带来又多又好的就业、创业机会。这就是生态。”刘积仁表示。

这种模式被东软不断在全国复制。目前,东软已在大连、成都、广东佛山创办了3所信息学院,在校生超5万人,就业率达90%以上。

就在一些人还在认为刘积仁“不务正业”的时候,1996年,东软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大批资金的注入,让东软再次腾飞。

采访中,刘积仁笑称自己是一个“斜杠青年”,不满足单一,偏爱多元。他表示:“企业要做大,得搞清楚‘变与不变’。不变的是自己的核心价值,变的是自己围绕核心业务的市场范围。无论发展什么,东软一直没有离开‘软件’这块阵地,一直在尝试为社会提供更多服务。”

顺发展之势

2021年,东软30岁,已经在全国30多个城市设有办事机构、全球110个地区拥有合作伙伴。除此之外,东软还成功孵化了多个创新业务公司:东软医疗成为全国高端医疗领域领军企业;东软睿驰被评为“潜在独角兽”;东软熙康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云医院网络建设者。

几年就“变个活法”似乎成了东软的“规定动作”。然而,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东软的每次成功突围,都离不开多年前的布局和投入。

“软件能做很多事,东软选什么去做?我们要看‘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刘积仁在回答东软如何转身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2021年,刘积仁辞去了东软CEO的职务。很多人不解,“刘老师”要“急流勇退”?而他却说:“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他的电脑里关于“数字城市”“智慧医疗”“元宇宙”的资料多了起来。就在接受采访的前一个周末,他还刚刚自己完成了100页的有关“数字经济和元宇宙”的PPT。

东软刚过“而立”。31年,时间不长,但对于飞速迭代的软件行业来说,能一直保持良好的“成长性”,实属不易。

那么,下一个30年,东软会是什么样?

刘积仁的回答让人充满期待,“中国数字经济大潮奔涌,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步伐坚定,软件将赋能一切、定义未来,对东软来说,前景广阔,机遇无限,我们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

采访刘积仁的那天,是6月1日。交谈即将结束时,他望向窗外,意味深长地说:“东软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从未来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来看,我们还是个孩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