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谢谢主持人的介绍,谢谢主办方的邀请,谢谢在座的各位。
我利用今天,时间不太长,把我的一些想法跟理解,一些经验,跟大家做个交流,纯粹是个人的一些东西,可能不太成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这个地方大家知道,河南南阳张仲景的故乡,医圣祠,这大概是五六年前我拍的照,这是大门,这是仲景的塑像,当时我们在搞一个祭奠仪式,北京的钱超尘老师读祭文。这是仲景的墓,这是室内仲景的雕像。
张仲景确实伟大,我三十多年一直和张仲景打交道,教书主要教《金匮要略》,教了三十多年书,前十年糊里糊涂,自己也不懂,照章宣读,那时候的工作不太忙,20世纪80年代,教书的人也比较多,一年也就百来节课。到了20世纪90年代,比较忙,工作压力大,什么课都要去上。
我刚才在交谈中跟年轻人讲,我们过来的人很有体会,工作是最好的学习,因为工作中有压力,你看不好病压力大,你教不好书压力大。人家说我日语好,问我你怎么学的,我说在工作中学的,那时候就是交流会,哪来了一批医生,外带一通电话打过来,你带他们去,还不会讲啊,明天到什么科啊,什么地方,时间多少,就这样几年下来,我现在可以用日语教《伤寒论》跟《金匮》。
2006年,日本的东阳医学会,会员10000多名,他们开一个年会,宾馆要包几层楼,会场有8个,他们要求我去用日语做个《金匮要略》的介绍,那次的反响也是蛮好的。他们说到《伤寒论》,我说张仲景的东西你只看《伤寒》还不行,还要看一下《金匮》。
我今天的话题跟发言人的课表不一样,课表上是《金匮》方,我今天主要是讲经方,我对经方的理解先谈一下。
我始终认为,张仲景的东西是一个体系,经方是一个系,当然经方有一张方一个法的具体运用,比方辛温,比方苦寒,比方甘温,比方辛开苦降,都是在经方的一个整体框架中间的某一部分。我给研究生也讲过一个题目,叫经方地图,经方就像临床上的一张地图,东南西北你知道怎么走,经方是一个框架性的东西。据我理解,经方有一个高层次,一个是低层次,就这两个你现在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就可以学得比较轻松顺畅一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要读经典,要讲经方。否则我们读经典干吗,我掌握几个方就可以了,我知道麻黄汤、白虎汤怎么用,你还不了解它的地位,整体的框架,有时你会走错方向。
高层次的对经方整体的理解,要我们从临床思维去体悟,去慢慢认识,临床上每一个方的具体运用,我们要在临床上不断地积累。
所以我今天的汇报大概就分这两个提纲。
一个从理论上去认识经方中间的诊疗体系,
第二个是临床中积累的经方应用经验,
给大家做一些介绍。
经方,比较权威的经方应该是《汉书艺文志》的方剂学,所谓经方是讲药物治疗,方药的应用,怎么用法。我们在临床上比较清楚,中医的治疗不限于药,在经方之前,或者说在药物治疗之前还有针灸,应该说针灸比药物治疗要出现的早,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经络的记载,针灸的治疗在那个年代可能是占主流,后来药物治疗才慢慢上去。我感觉现在我们临床上有些颠倒,我们现在以药物为主,药物效果不好才针灸。我的同事到了海外,其实海外认可的是针药并施,这就回到了中医的本源,叫返璞归真。
我们现在分太细不好,中医药分开也不好。我带的一个研究生,山东中医药过来的,他是跟父亲学的,他现在在上海针药并施,病人多得不得了,每天都有看七八十个,有时候还忙不过来,也是这才是中医的临床治疗。我们现在不做,像我就只开药方,针灸很长时间都搞不好。我看现在很多开诊所的大多都是针药并施。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保持了中医的一个特色。
关于秦汉医学,我上星期到西安去,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据记载,当时文献很多,可惜都失传了。我国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幅员辽阔,北方和南方不一样,我估计药物的治疗以南方为主,南方地理环境、气候、植被丰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大家都是没有疑问的。当时的医家,如张仲景、华佗、王叔和、陶弘景、葛洪这一批人,都是在汉末。文明的文化发源是在春秋战国,孔子、老子等,这时候一个文化铺垫已经形成,但医学真正的结果,我以为大概是在汉末,医学人才辈出,这些东西流传到我们现在都是真实可靠的,有一些如《史记》有一些文学色彩,很可惜张仲景没有传记,关于他的一些事情我们也搞不太清楚。那个年代不得了,我看西汉皇帝的陵从一头排到另一头,100公里,西汉11个皇帝,东汉还不算,就那个年代的皇陵到现在都还没有发掘完。这个文化的积淀就给医学一个支撑,中医也不是凭空未来,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我们中医,这些东西你了解了,心里会比较踏实。
我这里讲一句话“《伤寒杂病论》之前”,就是张仲景的东西是怎么来的。我最近看了一本书,日本几位医家写的,叫《伤寒论考》,他们对文献也有一些研究,把唐代文献做一些对比,就发现张仲景的书,我们现在讲是1800年前,汉末,就我们现在用的《伤寒》《金匮》你要明白是什么时候的。宋本,有点像我们现在的人民出版社,就组织了一批人来一起校订,校订完以后印刷,宋代可以印刷了。张仲景时代都要手抄,到唐代雕版印刷,宋代印刷的医学书籍开始流传,名医都出来了,当时有很多研究《伤寒》的大家。那时候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张仲景的东西我们把它拉一个下线,它至少是宋的,讲是讲汉末,但东汉末年的东西我们没有看到,弄不出来,是这样一个讲法。
我认为我们现在用的《伤寒论》的订本实际上集中了数千年我们中医临床的治疗。哪怕是1800年前张仲景还能提出一句“博采众方”,这个东西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敦煌发掘出来的,后来又流传的,叫《五行诀脏腑用药法·汤液经法》,有印刷出版的,这个应该是《伤寒杂病论》的前世,或者说是它的基础,然后才演变出了《伤寒杂病论》,后来分成《伤寒》《金匮》,这样一个来龙去脉。
陆九芝,可能大家有一些了解,清代医家,铁杆经方派,对温病贬的比较厉害,言辞有一些极端,他的这句话我很欣赏:“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则难,继则易。”一开始读《伤寒论》读不懂,很困惑,但你咬着牙齿坚持读下去,到后来就有了灵感,但如果你反过来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像我们现在的中医基础、中医诊断、汤头歌诀,这样一个做法叫“初则易,继则难”,刚开始上手容易,再往深走,有困难了。陆九芝那个年代还没有现代医学,西医还没有进来。
《伤寒论》作为中医基础,临床医生无论如何都要熟悉,晚了解不如早了解,当然也需要一个过程。张仲景的东西你了解了的话,你在临床上会比较方便,看书也比较方便,用方也比较方便。还有几句话,方有执,这是明代《伤寒论条辨》的作者,研究《伤寒论》,说“张仲景之前,有法无方,张仲景之后,有方无法。”张仲景之前应该是指《黄帝内经》,有法无方,以针灸盛行为主,方药比较少,但基本的临床处理原则是有的。仲景之前的方药我们一般公认《神农本草经》,药物有360种,但张仲景的书中没用到360种,大概200种都不到。张仲景之后,有方无法,比如唐代、宋代再到明代,方药及方剂以不得了的速度增加,从《新修本草》到《证类本草》,1000种多一点,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千八九,我们现在《中医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已经到8000种左右了。“方法具备者,为仲景之髓。”张仲景经方好在什么地方呢,文字大概六七万,方,《伤寒》112条,《金匮》262条,用的药200种不到,但其经方流传到现在成为临床方剂的基础,我们现在《方剂学》大概三分之一都是经方,它为什么好呢,就是方法具备。所以一定要去读张仲景的书。
“六经为百病之六经”,柯琴说的,我很喜欢看他的书,说话很中肯,这句话就是说《伤寒杂病论》是现在我们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清代医家早就讲过的话,我们换一个讲法。吴考槃,搞临床的可能比较陌生,他是文献大家,临床也可以,他讲的金元四大家,我们讲的流派就是从经方出来的,他把张仲景的某一点扩展一下,强调一下,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变成了自己的一些临床经验。经方是源,后来的都是流,就这样一个源流关系。
经方中存在的一个诊疗系统,从辨证论治的角度,我有一个提法供大家参考,叫三三六九法。横看一二三,竖看也是一二三,横向你可以理解为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初期、中期、晚期),竖的是一个层次(三焦、脏腑经络辨证),中间有一个六经,九是九块,九张方。如果你细细推敲会有些问题,但大体框架给你了,这里我要做个说明。这是我自说自话的,太阳热、太阳寒、太阳中,就是说在上面的是热、是表,是初期的病,后来我们搞了温病以后,温病有卫有热,就会反过来说张仲景,说他怎么都是辛温的。你仔细看一下,太阳寒那里都是麻黄、桂枝,麻桂合一起辛温、发汗,力量比较强,这应该没有疑问。有疑问的是,我对桂枝汤的理解,我把它拿到中间来。因为桂枝辛温、往外往上,芍药苦寒、往里往下,这所谓调和营卫,我觉得正恰如其分,营卫表浅,所以把桂枝汤拿到中间。
太阳热,这一头应该考虑麻黄、石膏类方,《金匮》治风水,越婢汤、大青龙麻桂用量比较重,但已经有那么一点意思。我不大同意说张仲景只有辛温法,当然发汗要辛温是对的,疾病一开始的处理,辛温到什么程度,古代医家会想,一开始处理要把握好,后来把握不好就会对张仲景有看法,古方不能治今病。有一些病一开始确实不能用麻桂,如用则为误治,应用辛凉药。我们站在今天的立场,有了现代医学的知识,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会这样,那时候不明白,但临床上已经在这么考虑,我觉得经方伟大就在这个地方。但后人不知道发展,不懂得变通,后来发展到温病,温病体系把张仲景的不足之处都填充了,使六经框架里的内容更加丰满。所以说《伤寒》《温病》是一家,《温病》是《伤寒》的补充和发展。原来是一家,现在我们把它分成两个,教书也分开教,讲《伤寒》的不敢讲《温病》,讲《温病》的不敢讲《伤寒》。这同时也说明,我们中医是在数千年中逐渐摸索成熟起来的东西,并不是说中医在张仲景时代就已经完了,只是现在在用,不是这样的,后来有很多很多精彩的发展,但是根是在经方。
第二层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一个太阴一个阳明,中间一个少阳。下面一层也容易理解,一个少阴,少阴在《伤寒》原文中寒化证比较多,这里一个少阴热化,这也容易理解,中间厥阴,厥阴讲起来话就比较多了,不大容易讲清楚,《伤寒论》有缺漏,我们现在在临床上比较明白的可以补充进去。我把它换一个角度就是这样,也是三三六九,上中下,箭头是往上升的,要用温药,在中焦,比方甘温,麻黄汤、理中汤、四逆汤都是向上升的。它针对的是寒象,简约一点,就是上中下,上是表太阳,中是中焦,下到肾。
《伤寒》除了四逆、理中,还有附子汤,都要用附子,附子是用在下面回阳的,可以用到上面去,我一开始用附子可以吧,《伤寒论》也告诉你可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间还有理中汤啊,早用附子不可以吗?相反,其对立面,要用寒凉药。寒凉药一开始就用很重吗?温病学家告诉我们不行,要透要升,但用得太轻也不行,光用一点柴胡、葛根,就误解了。在中间问题不大,阳明你用白虎、泻心,气血往上涌的,是可以的,你就用。到了下面,要用黄连、阿胶,到后期要养阴清热安神,还没有完全体现,但大体框架已经形成。这一部分,包括中间的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这是温病的发展与补充,温病也是在六经中间,这可能很多温病专家要反对了,只不过我们还要把它细化。甘草干姜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风水仲景不用麻桂,就用麻黄石膏,你现在用西医观点看更加明白。
《金匮》治疗百合病的百合地黄汤,就是现在的情志病,阴液亏耗,要用养阴药,甘温补中,理中,藿香正气应该在这中间,寒湿大黄附子汤,路是仲景走出来的。麻杏石甘汤、白虎汤,把它拉到上面去也可以,实际讲的都是寒凉药的用法。少阳,你不要小看达原饮,后世医家认为他寒凉药用的重了些。湿和热在一起,仲景有一个提示,用泻心汤,有5个,其中半夏泻心汤又是和小柴胡汤有关联的,柴胡黄芩换成了黄连黄芩,半夏生姜换成了半夏甘草,苦寒力量加强,辛温力量也要加强,其辛开苦降之力更强。我们在临床上用的时候调节比较大,一开始舌苔较腻、食欲较差的时候,心胸痞满时,不应该用人参大枣,缓一步用,先用辛开苦降,湿热的治疗也是走在中间的,是温病的补充。
再往下走就是温阳散寒利水的,如真武汤之类,回阳救逆,四逆、通脉四逆一类。息风开窍,这是《温病》的补充,这方面《伤寒论》论述较少,《温病》把它补充了。厥阴用乌梅丸,你也可以考虑用四逆,你可以把它拉过来,温病家不敢用。太阳、少阳、阳明,大概一半左右,温病的东西可以装进去。这就是六经的框架,是临床的基础。
此外,六经还有个传变的问题。所以传变可以从《伤寒论》的走法,也可以越经传,没有一个固定模式。这很好,因为临床都是动态的,今天的病不代表明天的病,所以热病开药都开一两天。西医的感染病归类可有四五十种,你用中医一个模式去看它的传变是你的问题,应该因病而异。另一个合并病的问题,也是六经的精髓。九张方是代表性的方,但不典型的你怎么看。三三六九都是一根线,这是一个模糊的地方,典型的方你可以记,但变化的方无穷无尽,它告诉你一个方法,你可以自己去大胆实践,但要有一个基本原则。传变是一个动态,合并病是非典型的东西。
以前我们读《伤寒》都能看病,现在我们读了《内科学》反而不会看病了。还有很多方都统一在六经的框架中间,它把中医基本的东西都奠定了。所以我们对六经方有个了解,临床的东西大体你都能把握。 在三三六九之后,我还要做一个补充。仲景的东西不仅仅是个辨证的问题,还有辨病。辨病要对称。我们现在讲六经辨证,《金匮》主要把重点移到病,与前面六经病也有相似的地方。这就是病的问题。但并不是说辨病就不用辨证了,你要从病的角度切入,然后把它展开,病证要结合起来。《金匮》的辨证也是六经的,它也强调辨证,它也有辨证的一个框架。我们一开始批判西医对症治疗,但临床上我们也是需要的,如果病人的疼痛危及生命,我们还是要先止痛。《金匮》对对症治疗的描述的特别多,大乌头煎有止痛作用,小半夏汤治呕吐等。我们用药应该也要考虑什么药能让病人的某些症状有所缓解。《伤寒》《金匮》实际上就是教我们怎么看病、怎么用药。
综上,经方的诊疗体系:六经,病症,方证,六个字。 下面我想说一下我在临床上用的一些方。我这样讲,三三六九。现在我的门诊看慢性病多,《伤寒》中急性热病多,或用温或用寒,时间短,用对了立竿见影。我们现在很少遇到急性热病,都看西医挂盐水去了。所以我第一个是桂枝汤,走上面的中间,第二个是泻心汤,走中间的中间,第三个是肾气丸,走下面的中间,都是走中间,我用得比较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归纳一下桂枝汤的加减用法。我这里举了23张方,都是桂枝方,清代医家讲“外证得治,解肌和营卫”。外证是外感热病,“内证得治”,杂病你用桂枝方,“补虚调阴阳”。这话有一定道理,桂枝方在《金匮》中不是用的很多吗?我这里举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虚劳、失精,它这里讲的比较严重,主要是最后两句:“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我的病人失精的不多,找我看的都是出汗的病人。
用此方的问题在于,病人没有明显的热象或寒象,这种情况我首先用这张方,我原方加黄芪桂枝五物汤,用点五味子、防风、浮小麦,必要时加少量附子,5g,除非寒象较明显用大量。我在日本遇到一个护士,手心出汗,我给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后来加附子,效果还可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跟刚才有些关联。在《金匮》中治疗肢体麻木,其描述很有意思,其实和现在的末梢神经炎、糖尿病有关。现在一般用于养阴清热,其实这个方也可以用在糖尿病的治疗上,它是后来补阳还五、益气活血的最初的模型。
我接触过一个日本男性,他是打针后造成的尺神经损伤,我首先想到用针灸,治疗3个月没改善,我当时给他开这个方,3个月后有比较满意的改善,但没有根除,尺神经损伤比较难根治。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治疗历节、尪痹,是在三附子汤的基础上套过来的,加麻黄、防风、芍药之类的,这就是焦树德补肾祛寒治尪汤,是经方的一个延伸。这张方还可用在痹证急性发病时。
我用的这个人就有点像《金匮》中的尊荣人,用后很满意,症状改善很明显,我把它归纳为痹痛方。桂枝汤引申过来的几张方,有的变化比较大,有的比较小,如建中汤都是那条路过来的。 下面我讲一下半夏泻心汤,《金匮》用于呕吐下痢,中痞满,升降失司。我用其治疗慢性胃炎比较多。体质差的,怕太苦寒,黄连我一般小量用3g,黄芪换为蒲公英,适当加健脾消导的,加四逆散之类的,用的效果还可以。我体会到辛开苦降的好处,慢性胃炎时间长了,必须这么考虑,完全用温不行,多用苦寒也不行,要混在一起用才行,一般效果比较好。中焦药中有一个枳术汤,治疗心下坚苦。痰饮病中有个外台茯苓饮,是枳术汤的扩展,里面有四君子。这张方我印象很深,好多年前,一个老师寄给我一封信,说外台茯苓饮就是中医的吗丁啉,原文也有一句话叫“令能食”,对胃口不好的人很有帮助,效果很好。
后来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三黄枳术丸、黄连消痞丸都是这个方的延伸,经方的扩展。半夏泻心汤的我把它引申一下,《金匮》中有张方,半夏厚朴汤,治梅核气,咽喉异物感,这张方我用得非常多,心虚火旺的相对比较少些,痰凝气滞的多些。痰凝气滞、胸膈痞闷、咽喉堵的厉害的,我一般考虑这个方。有个病人27岁,用药的时间不长,好了之后她把她爸爸介绍来,是慢性胃炎,他说他女儿已经好了,效果非常好。我罗列了一下,在《伤寒》《金匮》中治疗咽喉胸膈部气机不利的大概有这几张方可以参考。最上咽喉部,半夏厚朴汤,往下一点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再往下,结胸,小陷胸汤,三味药,《金匮》的方偏温一点,小陷胸稍微靠向热,再往下走就到承气,腹满者,小承气汤。
很有意思,从上到下,这样一个布局,行气为主。下面的肾气丸、薯蓣丸,薯蓣丸大家相对陌生一点,是一个慢性的调理的方药,有点像现在膏方的做法,一张方30~40味药,每味100g左右,药房加工后可以服用一月到一个半月,口感也比较好。上海膏方很火爆,现在白领也来加入。有对病的,有消导行气的,我用十子在膏方中,效果都蛮好。膏方原来在江浙一带较盛行,广州是煲汤,也是调理的方法。
《金匮》有一张方,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去芍药就偏辛温,治疗水气病。我用过一例,一个日本女性,晚上睡觉要穿两条裤子,穿厚袜子。我一张方附子、细辛用到30g,细辛用的少一点,还有干姜、红参。从这角度,我能理解为什么我们要扶阳,扶阳很重要。通阳利水,这在临床很常用,多用于女性,四五十岁,早上脸肿,风湿风水用防己黄芪汤。养阴清热的方,仲景的方相对少些。
最后强调一下,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我喜欢和这张方合在一起用,用于妇女的盆腔炎、卵巢囊肿、尿路感染,下腹部,适当加温肾活血清利的药,三张方合用效果比较好。当归芍药散是很好的方,调补肝脾,我用得非常多,妇科方面的,以这张方加减,效果很好。温经汤治闭经,大学生高考后月经不来,用此法加减效果蛮好,其特点也是合方,桂枝汤、吴茱萸汤、四物汤,调理月经蛮好。
最后强调补中益气汤,很多女同志来找我,便秘,也有老年人,我用补中益气汤。有这张方,重点在重用,白术、枳壳,用到30g,如无效,枳壳改枳实,用80g,服两三个礼拜,不用泻药,就用这张方,百分之七八十都能解决。一个病人心脏手术后,大便解不下来,我给他用,开了一个礼拜,用量比较小,后来又来了,他告诉我吃了一个礼拜好了。现在都看慢性病,吃不下、拉肚子、出汗、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来找你,就这样一个情况。
这是自己的一个体会,我觉得对经方的理解是基础,作为临床医生不要忽略了这一点,将来要发展要重视经方,然后再看其他书会比较方便,中医的临床是个整体,经方是它的根。倒不是因为我在讲《伤寒》,讲经方,我才强调这个问题,这个甜头是我后来在若干年间慢慢体会到的,所以我临床第一步是用经方,再考虑时方,再考虑后世的一些方,考虑自己的一些见解。谢谢大家!
张再良,男,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冠心病、中风后遗症、慢支、肺气肿等,以及肿瘤康复,虚症调理。
小编按:本文摘自《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现场实录一》,版权所有归原著作者所有。经方学堂推广经方使用经方,分享经方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