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州公司工作期间,引入了TWI一线主管技能训练,效果良好。我们从日企、台企招聘过来的制造经理、设备经理都能给员工讲解TWI课程,可以说,TWI是生产管理领域的通用语言。
TWI的英文是TRAINING WITHIN INDUSTRY,是美国在二战中为提高军工产品质量和效率而发展出的一套方法,日本二战后从美国学来,并推广到台湾。大陆改革开放后,从中外合资企业开始,逐步扩散到其它企业。TWI是一套针对基层班组长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包括工作教导、工作改善、工作关系和工作安全。
不过,我发现,很多公司HR要么没有听说过TWI,要么仅仅把TWI作为基层培训项目,没有让非生产管理领域的同事参与学习,更没有达到形成公司通用管理方法论的高度,导致很多公司推行TWI做成了夹生饭,半生不熟,没有发挥TWI最大效果。我在后期任职的各家公司都推行TWI,有很多感悟, 拿TWI工作教导举例,就有如下通用管理方法论,可以突破生产管理领域,推广到全公司日常工作。
1,讲演练评,教与学的闭环。TWI认为学员学不会,是指导者的问题。指导者在教学时,要求“讲给他听,做给他看;让他做,试试看;做的好,表扬他;做不好,再改善。”学员在练习时,要边做边说。我把这套做法总结成“讲演练评”方法论,在培训中,以学员为中心,讲师的口头讲解、动作示范,是上半场,最多占一半时间;学员反复练习并复述,讲师及时给反馈,是下半场,占另一半时间。
推广到全公司日常工作,单向无效沟通、上下目标不对齐等现象在公司可以说无处不在。因此,上级布置任务、下级汇报任务、员工述职评估、绩效面谈辅导,都可以利用“讲演练评”方法论,充分运用语言、肢体、画面多种信息形式,双向传递信息,多阶段传递信息,传递信息的同时传递情感(表扬认可),形成沟通闭环,产生积极效果。
2,步骤要点理由,标准化执行的核心。TWI要求一线主管做分步教学,把任务动作拆分为步骤,每个步骤讲清楚做成和做败的关键要点,同时给出为何这样做的理由。
推广到全公司日常工作,中国同事擅长整体论,讲求直觉判断。当欧美同事讲PDCA时,有些中国员工就觉得太简单,如同“把大象装进冰箱分三步,第一步打开冰箱,第二部装进大象,第三步关上冰箱”,是个笑话。却不知,把事物细分的还原论,对解决难题是有巨大帮助的。步骤清晰后,要点就便于分析:如何做个比大象大的冰做成的箱子?如果马谡接到任务后,诸葛亮或者马谡,只要有一方把完成任务的“步骤要点理由”给对方说清楚,执行就不会有大的偏差,历史或许就会改写。
“步骤要点理由”方法论,把任务在空间维度做细分,在时间维度做刻度,销售定出线索、商机、谈判的进度条,研发定出里程碑,都有利于掌握进展,协调资源;区分出关键节点,在关键节点加强判断,有利于风险防控;在做判断时,追问理由,理由背后的理由,也许就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3,不同视角,不同观点。TWI在教学演示时,要求主管和学员做位置确认,不可以面对面站立,而是站在同一侧。这样,教和学看到同样的东西,做同样的动作,学员做完全模仿即可,减少因转换视角而出错的可能。这提醒我们,有些复杂度是人为自己增加的,而当事人却不自知。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要想简洁,减少无意增加的多余动作,需要有意识努力,才可能达到。
推广到全公司日常管理,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员工,无可避免就有不同立场,产生不同观点,这是常见现象。对公司而言,视角不同,有利有弊,所以视角需要进行管理。公司有时需要不同视角,为风险防范就要有财务与审计、生产与质量等视角,为开拓创新就要有战略与执行、研发与销售等视角,为激发智慧就要让团队成员有不同风格、不同关注点的视角。公司有时也需要员工有共同视角而减少内耗,为形成大局观就需要通过轮岗让员工在不同视角做思考决策,为让员工意识到集体作战就要引导员工眼睛向外看,服务客户,打败假想敌。
TWI是这样,其他的管理工具、推行活动也都是这样,就推行谈推行,就工具谈使用,不容易长期有效的推行和使用,而需要提取出通用的方法论,在更多人群、更广范围、更高频次的推广和使用。
丰田生产方式、惠普之道、联想复盘、华为铁三角等等,都是从实践中提取并推广的方法论。公司成熟高效,就需要有通用的管理语言,有从上到下通用的方法论。
附:TWI-JI工作教导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