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8月18日电(记者 胡哲斐)20世纪60年代,浙江诸暨枫桥镇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也是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55载光阴,见证着“枫桥经验”从“盆景”变“风景”,在浙江大地开花结果;见证着“枫桥经验”不断开拓创新与升级,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样本;更见证着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不变初心,在浙江实践“八八战略”,建设“法治浙江”“平安浙江”过程中不断贡献力量。

嘉兴桐乡“三治融合馆”。胡哲斐 摄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浙江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表示,这些年来,正是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浙江坚持把平安浙江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等,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为了群众、发动群众:基层智慧彰显为民初心

走出枫桥公安派出所,陈荣周和周梅吉两人总算松了口气――前不久,枫桥镇洄村两位村民因借钱而动手打架,被当地民警扣留。陈荣周和周梅吉前往派出所,苦口婆心劝说两个多小时后,村民自愿达成和解,将大事化小。

陈荣周和周梅吉是当地平安公益类社会组织“红枫义警”的成员。在枫桥镇,共有119名“红枫义警”,每天分散活跃在枫桥镇的大街小巷,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爱心救助等志愿活动。

在浙江,像“红枫义警”这样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已是常态。据统计,浙江的社会组织从2007年的2.4万个增加到2017年的5.1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9.2个。

“枫桥经验”在浙江的重要实践之一,就是凝聚社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等多方主体协同、平等参与,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化解民间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在社会流动不断加快、群众诉求日趋多元的当下,除了发动各方力量做好调解工作,浙江各地亦在思索如何做到关口前移,从源头预防矛盾产生,这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要义之一。其中,发端于浙江嘉兴桐乡高桥街道越丰村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模式,便是浙江基层干部群众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代表性成果。

2013年,越丰村成立了第一个村级道德评判团,专门评判村里事情的对与错、村民德行的好与坏,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规范自己、管理自己。此后还创新了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道德评判团等载体。

今年6月,越丰村百姓议事会针对“越丰新社区污水零直排”问题开展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会议前,百姓议事会成员挨门逐户走访230余户农家,广泛听取了村民意见建议。最终方案的制定,有群众的全程参与,保障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一系列基层实践表明,“枫桥经验”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浙江省社科院相关课题组专家认为,群众始终是“枫桥经验”砥砺前行的主力军,基层始终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阵地。

“互联网+社会治理”:增添新时代“枫桥经验”新动力

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在基层焕发着新活力,而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时代“枫桥经验”也增添着诸多“互联网+”新元素,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动力。

不久前,浙江省召开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六大工程部署会,在六大工程中,“互联网+”社会治理深化提升工程就是其一,具体包括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雪亮工程”建设,以及“一体化办案系统”应用推广。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邻里纠纷调解会”。枫桥镇供图 摄

以“雪亮工程”为例,通过实施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雪亮工程”,浙江构建起“互联网+公共安全”体系。据介绍,浙江省目前已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探头146.8万个,联网85.6万个。基于“雪亮工程”,一张社会治安防控的“天罗地网”正在浙江铺开。

今年3月,浙江衢州发生一起电瓶车被盗案,线索仅一张模糊背面照。在利用监控探头及网络设施的基础上,当地民警通过引进的“城市大脑”视频AI分析平台和新型互联网平台应用,跟踪捕获嫌犯,最终锁定嫌犯身份信息。

根据规划,浙江将在今年9月底前实现重点公共领域监控覆盖率、联网率达100%,重点行业、领域的涉及公共领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联网率提高到90%以上,新建、改建摄像机完全高清化配置。

除加强“互联网+社会治理”的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浙江还将互联网融进网格化管理之中。

枫桥镇杜黄新村的专职网格员阮建均如今每天都会用到“平安通”APP。不久前,他在巡查时发现有当地村民在双秧地上焚烧杆桔,便立即用手机拍照,通过“平安通”上报到枫桥镇社会治安综合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即将信息转给当地环保执法人员进行处理。

在去年该省召开的深化平安浙江建设工作会议上,车俊要求,要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打破数据壁垒,实现社会治理线上线下融合。从该省实践不难看出,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浙江将网络化、智能化、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与传统社会治理要素结合起来,构建起“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

“枫桥经验”应时而动: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智慧的结晶,自诞生伊始,“枫桥经验”就应时而动,创造性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回顾历史,“枫桥经验”起初是改造“四类分子”的经验;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枫桥创造了依靠群众改造流窜犯和帮教失足青少年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后,枫桥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预防化解矛盾、维护社会治安,成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典型;如今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过程中续写着新篇章。

浙江省社科院院长何显明认为,从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到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民主恳谈、村务监督、村规民约等做法,浙江坚持在法治轨道内有序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去年,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有个“大动作”,将“禁售禁放烟花爆竹”写入了村规民约。千百年延续下来的习俗如何说禁就禁?

余村村委会主任俞小平说,这背后的“法宝”是通过民主协商、民主决策,实现民主自治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村委提前介入、发放倡议书、设立“双禁”警示牌、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等一系列民主举措后,“禁售禁放烟花爆竹”最后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

浙江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牛太升认为,“枫桥经验”是浙江省法治建设的一张“金名片”,也是法治民本性的集中体现,“浙江法治建设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不止靠国家强制性的法治措施解决问题,更多依靠的是群众,通过道德、行政等多种渠道来化解矛盾,如今也形成了一个平安的治理机制。”

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昌荣表示,55年来,“枫桥经验”之所以长盛不衰、历久弥新,就是因为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不变”的是,为了群众、发动群众这一核心灵魂。“变”的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

55年的实践,证明着“枫桥经验”的旺盛生机和活力。跨越55载,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继续熠熠生辉。(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