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静妈妈,专注分享育儿领域的内容。很荣幸您可以在众多的文章中点击进入我的话题。相信我们都是关心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同道之人。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教育孩子不要太心急,就像是牵着蜗牛去散步。”曾经有位教育学家写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深受启发,是这样写的:“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了,为何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喊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想拉它,想踹他,蜗牛受伤了留着汗,还是坚持在爬着,因为它怕我伤心.......”
其实孩子就是这只“蜗牛”,想想孩子出生后到蹒跚学步,再到上小学、中学、大学、以后的工作成家,我们父母都是在焦虑、紧张、催促中度过。我觉得真的是这样,就像现在我儿子有时候确实生活上动作很慢,我就不停的催促,不停的给他说快一点快一点。这不是刚刚放寒假,我没有给他报什么补习班,可是他周围的同学,已经开始上不同的补习班了,我也很焦虑,常在他耳边说:“你看看嘛,谁谁谁都在学什么什么补习班了,你在做什么呢?”特别是早上起床的时候,我感觉真的像喊“渡船”一样,孩子就是磨磨蹭蹭不想起来,大冬天的肯定床上比较暖和嘛,就在家里赖床。
我们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不同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只有走一次,没有重复的机会没有再来的机会,虽然这个阶段有时候会把我气得冒火或者失去耐心的时候,但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展示了身命中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天真无邪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那么我们作为父母是不是应该放慢脚步,把自己的主观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慢慢的长大,慢慢的体会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有时候感觉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做,就大发雷霆,事后大家都在很压抑的环境中生活,或许有时候又有点后悔,可是有时候确实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发泄想让孩子进步。可是反过来想想,孩子是不是就是那个蜗牛,我们不停的让他快一点,快一点,而他已经很努力在爬了,可是永远达不到我们走路的速度,因为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在给孩子说快一点,而没有想过孩子背着重重的壳,他是爬不快的。
我们为何不放下自己的脚步,走得慢一点,和他一起看看这个世界的美好,因为很多风景都会因为我们走得太快而看不到,走过了后就没有机会再来看,因为已经错过这个时间节点,错过了就不能再来,岁月不再重来,就算同样的风景,年龄不一样了,我们的感触都会不一样。
我们想改变孩子,需要从倾听开始,从他内心入手,放下我们的急促的脚步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好了,今天的话题就与大家分享到这里,大家有好的想法可以在留言区留言,和我们一起交流。如果喜欢我的文章,也欢迎点赞、转发。
我是静妈妈,孩子就像一颗种子,需要我们父母的呵护和培育,关于育儿的话题内容,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