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名单及其实验任务的通知》,经县级申报、市级推荐、专家审核及现场答辩陈述,我市被评为全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
我市以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任务为目标,以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为主线,全面实施乡村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强镇筑基、乡村教师队伍提升、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特殊儿童关爱五大工程,进一步深化乡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强优秀教师队伍,为全省乡村教育振兴积累工作经验。
(一)实施乡村学校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一是强化党建统领。落实乡村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进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加强乡村学校党建带团建、队建,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二是推进环境育人。“一校一案”制定全环境立德树人方案,落实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六大途径,建立劳动实践场所,打造特色乡村学校。三是深化家校社共育。提升平度“同心共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品牌内涵,持续推进“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办好“家长节”。建好乡村学校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标准校、示范校、品牌校建设。
(二)实施教育强镇筑基工程。一是持续优化乡村学校布局规划。组建工作专班,启动修编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工作,统筹做好全市乡村中小学布局规划优化调整。通过建立乡村义务教育学校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逐步对乡村公办小学、初中进行整合优化。二是持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将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乡村幼儿园规范化建设纳入每年政府市办实事,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推动乡村学校(幼儿园)综合办学条件达到规定标准。三是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深入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教育强镇筑基和强校提质等行动,通过“优质学校+农村学校”等模式,全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立优质园+农村园、中心园+村办园+民办园等8种联盟办园模式,持续推进幼儿园镇域一体化管理。
(三)实施乡村教师队伍提升工程。一是选优培强乡村校长。实施头雁“领航”计划,推行“一长多校、一长多园”管理模式;实施新秀“起航”计划,遴选100名优秀青年干部纳入培养计划,重点充实乡村学校。二是优化乡村教师配置。实施“引才”行动,每年为乡村学校招聘教师不低于80名;实施乡村学校“支教”行动,每年安排不低于120名城区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实施乡村学校“走教”行动,每年安排不低于50名乡村单元中心校的骨干教师到学区小学巡回授课。三是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着力提高农村教师地位待遇,完善表彰奖励机制,建立教师荣誉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四)实施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程。一是发挥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实施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优势,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二是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双元制”内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提升我市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贡献度,打造形成山东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平度模式。三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市域(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形成校企合作紧密、培养模式先进、办学条件优良、质量效益显著的办学特色,打造新时代县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样板。
(五)实施乡村特殊儿童关爱工程。一是实现三个全覆盖:实施“社区小学堂”公益项目,2025年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室建设全覆盖;依托乡镇小学和初中到2024年实现乡镇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乡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二是健全乡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控辍保学常态监测机制,2025年实现农村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失学辍学保持“常态清零”。三是发挥省随班就读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实施幼小衔接、特职融合、师能提升、课程建设等特教内涵发展四大路径,打造全国随班就读的平度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