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丹桂遍地香,赣鄱沃野粮满仓。暮秋时节,赣鄱大地的稻田里,沉甸甸的金黄稻穗在阳光的映射下闪闪发光,到处呈现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中央媒体高度关注江西农业。10月11日至12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央视七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日报、农村杂志社等组成的中央媒体“秋粮探行”采访团,深入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泗溪镇曾家村、上饶市鄱阳县鸦鹊湖乡大牛湖畈村,“走基层、下田间、访农户、贴民心”,实地采访、了解江西秋粮生产及抗旱夺丰收的情况并与当地干部、农户座谈。

采访团记者们日行千里,不辞辛劳地到田间地头,通过看、问、访、谈的多种形式,亲眼目睹了丰收的壮丽景象,倾心聆听了农户的喜悦之声,感慨万分。对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省农业厅多措并举,在今年遭遇历史罕见高温干旱不利天气形势下,江西的秋粮生产仍取得了增产夺丰收的喜人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上高县泗溪镇曾家村作为全县整建制高产创建和粮食增产模式攻核心示范基地,农田基础设施完善、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双季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农药、新肥料等五新技术试验示范展示和多个项目的试验示范。有效引导农民运用稻作新技术,辐射带动全县农民争创高产的积极性,促进水稻均衡增产。

走进曾家村,万亩示范片的晚稻田里,高产架势映入眼帘。记者们争先恐后地采访当地农技干部和种粮大户,忙着问这问那。“我种了35亩地,由于今年政府加大了农技推广力度,帮助我们统一品种、统一集中育秧、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措施得力,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产量,从目前来看,晚稻每亩都有1100斤没问题,增产又增收,我们很高兴。” 曾家村种粮大户聂序流满怀喜悦地告诉记者。

鄱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江西省首个突破20亿斤大关的国家级产粮大县,素有“鱼米之乡”、“江西第一粮仓”的美誉。鄱阳县鸦鹊湖乡是鄱阳县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粮种植推广试验基地,全乡优质粮种植达96.6%,同时又是全国粮食高产创建基地,集成了高产优良品种、集中育秧、工厂化育秧、平衡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示范的高产栽培技术,促进了全乡水稻平衡增产。

今年自7月份以来,秋粮生产遭受了伏秋连旱的不利天气威胁,鄱阳县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实施晚稻增施肥促早熟增产行动,对晚稻生长量小、分蘖不足的田块,指导农户增施配方肥或复合肥;在抽穗扬花期,普遍喷施磷酸二氢钾、喷施宝等叶面肥,加快生长发育,促进穗大粒饱,提高晚稻抗寒能力,确保晚稻安全齐穗,目前秋粮生产形势总体好于去年,有望再丰收,总产预计可达58.1万吨。

记者们风尘仆仆地来到鸦鹊湖乡大牛湖畈,远远地就听见了稻田里收割机忙碌的欢笑声,5000多亩的晚稻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记者们群情激奋,纷纷拿出长枪短炮(摄影机、摄像机)将这喜人的丰收场面定格在画面中。大牛湖畈种粮大户范干才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说:“今年遭受了伏秋连旱的灾情,我们很是担心,但乡里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及时动用五台套大型机组从西河二级提水灌溉,确保了晚稻的用水,同时通过农业生产全程跟踪服务;水稻种植良种良法广泛推广应用;推进全面农业机械化;依托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组织采用动力伞、飞机、自走式喷雾器等现代植保机械作业开展水稻病虫害公益性统防统治,指导农户开展群防群控,对晚稻田间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重大病虫害进行防控,所以今年的晚稻特别好,产量很高,这是我们没想到的。”“我种了一百多亩田,今年选用了国家杂交水稻中心袁隆平种业杂交水稻广两优1128水稻品种种植,加上由于农技人员的精心指导,采用了平衡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等高产栽培技术,虽然遭遇了伏秋连旱,但乡里采取措施,保障了粮食生产用水,确保了粮食丰收,预计亩产达850公斤以上,比去年增产200公斤左右。” 大牛湖畈种粮大户范建华如是说。

省粮油作物局、厅宣传处有关负责同志等陪同采访。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