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学区活动的载体,材料是引发幼儿数学探究和自主体验的重要物质基础。理解幼儿数学发展核心经验,掌握数学区材料投放策略,是教师必备的能力。
我在一次观摩活动中发现,幼儿在数学区的操作水平整体浅层化,持续操作材料的情况较少,且极少在操作中进行表征与记录。通过访谈发现,教师对数学领域核心经验认识比较浅,在投放数学区材料时比较随意,没有洞察到幼儿操作材料时的实际问题。
于是,我希望通过分阶段教研,赋予教师投放材料的技巧,帮助教师建立幼儿视角,也帮助幼儿在操作中建构数学经验。
我们先将教研目标聚焦,分别为掌握数学领域核心经验,学会根据数学核心经验投放材料;学会设计材料记录单,引导幼儿在操作材料时使用记录单记录;主动观察幼儿操作,学会根据幼儿的操作实况调整数学区材料。教研目标确定后,我带教师们开展了分阶段教研。
引导教师学习数学核心经验
通过进各班级查看数学区材料,并根据数学核心经验梳理班级材料清单,我发现班级存在数学区材料零散、缺失部分核心经验的问题。全园普遍缺乏量概念类和空间类材料,而数概念类和图形类材料重复较多,材料随意投放,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基于以上情况,我带着教师梳理了小中大班幼儿数学发展核心经验。并以“感知集合”数学核心经验为抓手,讲解数学核心经验与材料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全体教师开始研讨数学核心经验与区域材料的关系。
我抛出“大家觉得核心经验需要对应材料来实现吗”这一问题。教师认为,核心经验与材料并不能一一对应,许多核心经验更适宜在一日生活或随机教育中渗透。
“那数学核心经验对材料投放的意义在哪里?”教师认为,可以对照核心经验检核数学区材料,判断缺少的核心经验是否适合通过材料来实现。
通过第一阶段的启发问答式教研,教师们学会了系统、整体认识数学领域核心经验,并参考核心经验投放材料,从而克服了无意识投放材料的问题。
学习、设计并投放材料记录单
两周时间,全园教师学会了根据数学核心经验查漏补缺。但我发现,幼儿对新材料只有短暂兴趣,缺乏持续性操作。如何让教师发现这些问题并改善呢?
通过观察幼儿操作材料的情况,我发现幼儿在有记录单的情况下操作时间相对较长。于是,我选择了同一份材料,一份有记录单,一份没有,对比幼儿操作的视频,并准备了记录单设计技巧培训。
在教研会上,我请教师观看对比视频,寻找差异。大家发现了记录单的差异,直观感受到记录单对幼儿操作材料的影响:“有记录单的幼儿操作时间更久。幼儿可以自主记录,探究的内容可视化,他们更专注。”教师意识到需要为主体材料设计适宜的记录单,帮助幼儿自主记录与表征,让幼儿的学习留痕。
于是,我开展了记录单设计培训,解决幼儿记录缺失的问题。
如给“日历”设计记录单,可渗透包括星期、节气、休息日、节庆等内容。以节气为例,可渗透二十四节气与日期的对应关系。在操作方式上,可将不同节气粘贴到相应日期上,或将节气与日期一一对应连线,或对应不同节气圈出相应日期等。在设计技巧上,将日期与节气重合、对应,或统计一个月内的节气数,或将节气按日期排序。以此类推,设计多种记录单。
运用评比挖掘优质材料的特点
4周内,教师陆续投放了材料记录单,很多教师设计出了有创意的材料。如何实现经验共享,成了该阶段的重点任务。
于是我组织了数学区材料评比,以班级为单位准备10份材料(全园10个班,共100份材料)。教师通过观察材料、自主投票,选出30份票数最多的材料,并围绕“优质材料的特点”展开研讨。
小班组认为,票数多的材料往往有3种以上不同层次记录单,而且用星号表示难度级别;材料来自幼儿的真实生活,如粘贴电话号码,小班幼儿很喜欢。中班组认为,材料渗透数学核心经验,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大班组认为,材料将数学经验与生活结合起来,幼儿操作兴趣浓厚。
我发现,教师心中的好材料具有操作性、层次性、趣味性,且能结合幼儿生活经验。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教师关注幼儿的想法。
幼儿是怎么认为的呢?于是,我将材料由易到难投放到小中大班试点班。通过和班级教师共看视频录像、实地观察等方式,了解幼儿真实的操作状态。
观察分析幼儿的操作并完善材料
经过4周的观察,我发现,部分材料引起幼儿持续性学习,但部分材料无人问津或幼儿只是简单摆弄。也就是说,教师眼中的好材料和幼儿眼中的好材料出现了偏差。
为了让教师学会观察与分析幼儿的操作情况,将目光转移到幼儿身上,我整理了观察记录与视频记录,组织全体教师研讨。
我抛出问题:“中班10份材料,幼儿操作10分钟以上的有5份,有3份他们只是摆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试点班教师也发现了类似情况:“我认为好的材料幼儿却不喜欢。”“能让幼儿持续操作的材料几乎都与生活相关,如电话号码。”
教师已经意识到成人与幼儿对“好材料”的理解存在差异。教师的讲解、评价、材料与幼儿生活经验的连接等都会影响幼儿的操作效果。当教师明白数学核心经验,会设计记录单后,还要将眼光放到幼儿真实的操作上。
为夯实教师对材料投放的理解,将理念化为具体行动,我要求每个班级从提交的10份材料中聚焦2份,通过分析观察幼儿的操作状态,改进材料。
经过3周的观察与改进,教师充分感受到了幼儿的智慧。如提及“电话号码”,幼儿还会说出其他号码,如火警等,材料就从父母的电话号码过渡到生活中更广的范围了。
教师也意识到,关注点要从核心经验转移到幼儿身上。核心经验只是抓手,幼儿的发展才是目的。
经过分阶段园本教研,教师明晰了数学材料投放的路径:第一步,理解核心经验,知道数学是什么;第二步,将抽象的数学通过材料和记录单显性表达;第三步,观察幼儿操作,回到材料投放本质,即让幼儿先玩起来,再通过教师的支持解决怎么玩得更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