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景教学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通过对情景的分析与讲解,学生明白了需要掌握的知识及其具体应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结合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的提出、分析、操作指导、自主探究与总结评价等多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情景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2-0316-03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侧重营造良好信息技术学习情景、提高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以及关照全体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其提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确保学生能将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应用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这要求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必须开展培养学生的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使用特定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并实践这些知识及技能。情境教学完全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情景教学题材是在对社会和日常生活知识进行提炼而获取,学生在所熟悉的情境学习中进行学习,能够更好地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1 信息技术课程概述

信息技术课程在满足信息文化要求和实现自身功能过程中,以求获得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即贴近学生真实生活、不断发展的信息文化价值。

1.1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标已经由传统单纯技能训练上升到全面信息素养的培养,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要求学生的学习领域从学校内部拓展到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适应社会的信息能力,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1.2 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侧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与传统计算机课程相比,其不同点表现在:

1)课程目标由培养计算机技能转变为培养全面信息技术素养;

2)课程资源由计算机网络资源转变为各种数字化资源和非数字化资源,资源范围由校内扩展到校外的各个领域;

3)教学方式由传统的讲练结合法转变为新颖的任务驱动法、游戏教学、主题探究法、WebQuest教学法等;

4)课程内容由计算机课程(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知识、软件应用和程序设计)转变为致力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信息技术问题的能力;

5)教学评价由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由单一转向多元。

1.3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新标准发生了重大变革,比如:师生角色、课程目标、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等,这要求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也要相应进行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范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新型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WebQuest、任务驱动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且多种教学方法可以结合运用。

2 情境教学理论

2.1 情景教学概念

“情景教学”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该阶段的认知水平,利用情景材料(如:教材资源、文字、音像、图片等),设计出特定的教学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模式。

设计合适的学习情境已成为课堂教学一个关键环节,是决定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步骤,设计的学习情境必须是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且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情境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包含学生己有的学习与生活经验以及以后可能将经历或面对的实际问题。

2.2 情景教学模型

情景教学模型是以情景导入是学生形成新知识的启蒙阶段,情景操练是学生形成新知识的巩固阶段,是学生对新的信息技术的练习阶段,情景运用为能力迁移运用,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阶段,情景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情景教学模型

2.3 情景教学注意点

1)情景要与教学主题相符,不能与课文的中心要求脱节;

2)情景的创设应体现课堂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完成课程任务;

3)情景教学应遵循教学规律,使学生正确理解学习的内容。

2.4情景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

1)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强调学习目标的转变,这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并按计划让每个学生亲身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如进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

2)信息技术的特点(应用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等)决定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将现实生活作为教学题材,将所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实现回归生活世界的信息技术教学。

3)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结合实际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钻研的兴趣,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2.5 教学情景的设计要点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情境创设的关键是设计真实学习活动中的情境化内容,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的情境具有全面性,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而创设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内容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环境。

2)信息技术的应用性非常强,创设情境既具有全程性、多元化、多功能等,应结合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图书馆、银行、商场、社区等公共场所的应用),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感受、体验和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3)信息技术课程代表着前沿性科技发展的学科,创设的情境体现时代性,设计的情境可结合当前的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具有发展性作用,能够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利于信息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相互间的合作的能力。

3 情境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以《计算机配置方案》为例,说明情景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3.1 课前准备

1)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了解有关计算机硬件方面(CPU,主板,内存,硬盘灯)的知识,同时收集计算机配置方案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本及查找相关资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可以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将学生置身于实际应用的情境中,能够产生学习需求和愿望;通过课前准备不仅可以养成学生回顾旧知识的习惯,为新课做好知识准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能力,提高其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

3.2 知识导入

1)教师导入内容包括:目前个人计算机分类及其特点,常见的计算机的外观,计算机性能及结构总结;通过flash课件复习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主要配件有: 主板、CPU、内存、显卡、声卡、硬盘和显示器等;

2)学生听老师讲解,观看图片及动画,互相交流,回答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学生的身边(家长、同学、亲友)都有可能会遇到购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种类和结构,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通过知识导入,学生通过欣赏新型计算机,产生强烈学习兴趣和购机欲望。

3.3 操作指导

1)教师提供资料(如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网站,电脑卖家网站),引导学生了解主要配件的功能、性能、常见品牌及价格等信息;

2)学生通过听教师讲解分析,了解配件信息,在该过程中穿插互动环节;

学生通过与实际产品进行深入接触,加深了对计算机主要配电的了解,为后面的自主探索奠定基础。

3.4 自主探究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分主题探究,这些主题包括:价格为3000元以下的计算机选购,价格为3000元到5000元的计算机选购,价格为5000元以上的计算机选购,用于娱乐的家庭计算机选购,用于图像处理的专业计算机选购,用于文档处理的办公室计算机选购等;

2)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针对活动要求搜集到的有关计算机产品资料,根据实际市场供应以及计算机最低配置要求来选择类别,分组共同讨论交流;

该环节极其重要,通过设计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课堂上的探究扩展到社会应用。

3.5 质疑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发表疑问,组织讨论、发言;

2)学生将遇到的问题发表在BBS公告栏;

利用BBS交流探讨是一种有效的质疑探究手段,学生通过BBS交流学会了利用网络的情境交流知识的能力。

3.6 总结确定方案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方案比较;

2)学生确立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网络调查,制定配置方案。

该环节是总结提升阶段,通过让学生通过网络情境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决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提高。

3.7 评价交流

1)教师组织各小组展示和评论各自确定的购机方案,进行学生互评,教师适当点评;

2)学生首先阐述各自的购机及理由,各小组互评;

评价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一项教学手段,通过评价交流找出所设计的情景教学的优缺点,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了参考。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新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为己任中,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情境教学是将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通过实际参与整个实践过程而获得技能,设计的情景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将情境教学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实现新课程所提出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易小芸.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9).

[2] 鲁志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3] 周海燕.浅淡基于项目的信息技术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3).

[4] 王桂兰.让协作学习走进信息技术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0).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