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谭新华:因病致贫不认命 自创养鸡致富经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养鸡这一块领域,谭新华是严塘镇猷竹村的”养鸡状元“。他的养鸡技术,在当地广为传播。村里很多贫困户都是谭新华的学生,这些贫困户通过学习他的养鸡技术,发展养殖产业,得以顺利摆脱贫困。

穿着一身休闲的西装,顶着一头“时尚”的发型,迈着矫健的步伐,扛着一整袋玉米粒……这位便是鸡群的主人谭新华。每天,他都要在这条路上来回走上好几回。这可是一个体力活,对于谭新华来说完全不在话下,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曾经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病患。

1234.jpg

2000年,在广东打工的谭新华因腰酸背痛做不了事,去医院检查身体发现患上了肾积水,左肾比右肾大了一半,似乎是刹那间就丧失的劳动能力,而就在当年,他的父亲也去世了。沉重的打击让谭新华一度心灰意冷。

2003年,谭新华的女儿出生,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谭新华说,有了小孩,思维就不同了,生活一下子就有了盼头。

一定要找到摆脱贫穷的出路!谭新华和妻子苦苦思索,发展家禽养殖是最有把握的脱贫之路。说干就干,他们在老家门口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鸡棚,喂养了几百只家禽,到年底一算,收入才1万元。

工作苦累,收入也不尽如人意,但在妻子的鼓励下,谭新华决定通过扩大养殖规模,获得更多的效益,争取走出贫困。就这样,夫妇俩小心翼翼的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也在这深度贫困的14个年头苦苦拼搏。

2014年,对谭新华来说,是个幸运年,国家启动脱贫政策,他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一年,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谭新华的一家生活有了好转;这一年,经过多年的治疗,谭新华慢慢地也能做一些轻度的力气活。

战胜病魔才能战胜贫困,谭新华的身体逐渐好起来了,干劲也越来越足。他意识到,想真正彻底摆脱贫困,关键还是得靠自己。

Still1201_00007.jpg

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谭新华于2016年成立了合作社,争取了银行贷款,在本村承包了一片山地,开始潜心发展养殖产业。养殖规模扩大到了2万只,年收入达到6万元。当年,谭新华如愿脱贫。

谭新华说,感谢党,感谢政府,不说其他的,小孩子读书可以给我减免了一点,对于他来说,创业的时候,自己负担少一点,赚到了钱就可以更好的扩大规模。

经过几年的努力,谭新华的养鸡场可年出栏成年鸡3万只,年收入十多万元。同时,他还充分利用养殖场的空间,开始养鱼、养鸭、养鹅、养蜂蜜,在这个聚宝盆里,水中游的、地上跑的、空中飞的都有,连锁生态的养殖场也让谭新华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

做人不能忘本!富起来后的谭新华一直琢磨怎样帮助村里的贫困户一起脱贫,他觉得自己的成功是可以被复制的。在工作队和村里的支持下,谭新华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推介了出去。

就这样,养鸡一时成了猷竹村的风尚,谭新华几乎每天都会指导村民养鸡技术,还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培训。对养殖信心不足的10户深度贫困户,他采取认领鸡苗,年底参与分红方式,来帮助他们脱贫。

2019年4月,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介绍下,谭新华引入了一批特殊鸡种进行养殖。在猷竹村后背组一片面水的山林里,每当日落时分,就会有一群群“大鸟”栖居在高高的树梢上。初看这些“大鸟”,外形像鸡,却远比普通的鸡能飞得更高,让人见到后都会啧啧称奇。但村里人早已见怪不怪,他们知道,这些“大鸟”便是谭新华养的“太空鸡”。这玄乎的名字的确名副其实。2002年,数枚种蛋随 “神州三号”飞船历经七天的太空遨游,再返回地球。而这些“太空鸡”就是种蛋孵化出来的。

据了解,太空鸡都是晚上栖息在树上,习性好斗。它的皮是黑的,肉是黄色的,肉质特别细嫩鲜美。

谭新华说,“以前大家都说猪上树是不可能的,现在鸡都上太空了,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我脱贫成了现实,我带动贫困户脱贫也成为了现实。事在人为,要想过上好日子,除了好政策的帮助,最主要的还是得靠自己的双手。”

微信图片_20200227153524.jpg

微信图片_20200329101123.jpg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